“今日俄羅斯(RT)”3月21日援引每日電訊報消息報道,英國海軍退役少將克里斯.佩里近日向俄羅斯發出核威脅,聲稱一艘英國核潛艇裝備的“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足以將俄羅斯40座城市夷為平地。
視頻下方有不少俄粉網友認為佩里言過其實,也有稱英國核潛艇作戰能力堪憂,裝備的“三叉戟”洲際彈道導彈兩次發射失敗……那么,英國將軍真的夸張了嗎?
英國海軍裝備的4艘“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每艘潛艇配備16枚三叉戟‖(D5)潛射型彈道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4~6枚分彈頭(可攻擊不同目標),每枚分彈頭當量100萬噸,相當于一艘核潛艇可釋放出8000萬噸的當量,毀滅廣島和長崎的兩枚初級原子彈“小男孩”“胖子”當量僅3萬噸,一艘三叉戟究竟能不能毀滅俄羅斯40座城市?結果不言而喻。
那么,俄羅斯核武庫現狀如何?是否真有吹噓的那么強大?
俄羅斯紙面數據上雖然擁有全世界最多的核彈頭(6316枚),但這一數量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到如今的總和。核武器是有保質期的,高能粒子始終處于衰變期……俄羅斯有4000多枚核彈過了保質期(已報廢)。服役的核彈頭實際只有1753枚,而在這1753枚核彈頭中,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數據70%由于缺少資金更換核燃料或維護不當效果堪憂,真正能夠飛到敵對國上空完成爆轟的不會超過500枚,與法國相當。數量不是問題,即便只有10枚核彈也夠進行核威懾。
關鍵是俄羅斯的核武器在實驗中成功率極低,威力最強大的“薩爾馬特(RS28)”紙面數據射程1.8萬公里,威力相當于廣島核爆的1600倍,但5次發射4次失敗,也就是說能不能發射出去都不一定。
反觀中美英法四常的核武庫,由于資金充足,能夠及時更換核燃料,核彈頭保養狀況非常好,可靠性遠超俄羅斯,因此能夠以質量抵消數量實現恐怖平衡。
俄羅斯境內的恩格斯2軍用機場彈藥庫遭到重創后,當地時間3月21日凌晨,庫爾斯克蘇甲地區通往歐洲的天然氣計量總站以及管道再次發生爆炸,流出的視頻顯示,爆炸威力驚人。
全俄國家廣播公司、俄羅斯Z頻道、“俄羅斯之春”以及俄國防部紛紛指責烏克蘭軍隊襲擊了這一重要能源設施,故意破壞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和平倡議以及“能源停火協議”……烏克蘭總參謀部駁斥了這一說法,稱此舉完全是俄方自導自演,是俄方自己的炮火在交戰中摧毀了該能源設施……”
根據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道,川普政府之所以極力向澤連斯基索要烏克蘭境內的核電廠,并不是為了盈利,而是擔心烏克蘭利用反應堆中的核燃料棒分離钚-239,從而制造核彈,特朗普的訴求來自于俄羅斯總統普京,屬于雙方談話中未曾公開的一部分……
- 戰況簡報
引用烏總參發布的數據,截至當地時間3月20日22:00,俄烏雙方共進行了156次交火。其中51次發生在波克羅夫斯克,24次發生在托列斯克,16次發生在庫爾斯克,烏克蘭武裝部隊共殲滅俄軍1330人,殲敵總數已超過90萬人,達到了900. 800人。在過去24小時里烏克蘭軍隊摧毀敵人重型裝備的數量創下了近來新高,達到149輛/門/套,其中坦克17輛,裝甲車28輛,火炮101門,防空系統一套,特種裝備兩套……
在俄本土戰場上,烏軍第47機械化旅和第22敢死隊等部今日又在別爾格羅德州邊境拿下了普里利希亞與德米夫卡兩個定居點,還摧毀了俄20集團軍第3摩步師指揮所,推進縱深目前已達10公里。
俄軍被迫從庫爾斯克地區緊急抽調兵力增援, 第177海步團目前已抵達別爾格羅德,與俄軍第40海步旅等部正在全力拒止烏軍推進。據悉,朝軍也將南下馳援,如此一來烏軍的圍魏救趙也就成功了……
其實仗就應該這樣打,攻其不備,聲東擊西,運動中予敵以殲滅。
在交火頻率最高的波克羅夫斯克(紅軍村),大家看以下最新的戰術地圖,俄軍是不是離紅軍村越來越遠?這就是烏軍連日來的反攻結果,
根據ISW的戰報以及美國衛星監控到的數據,在扎波羅熱州韋爾博維方向反攻的烏軍今日則擊穿了俄軍的第3道防線,收復了大片區域。
烏軍近來在烏東前線打得有聲有色,煥發出了強大戰斗力,已開始在戰場上掌握主動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