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接觸到的一種家禽,在很多地方還養殖這一些特色的雞品種,比如靈山香雞、烏骨雞、清遠雞、文昌雞等等。
在云南的無量山和哀牢山山區中生活著一種長相的怪異的雞,一眼看上去人們就能十分清楚的將其糞便出來,因為它沒有“屁股”,準確來說是沒有尾巴。
公雞母雞都是如此,相比其他品種的公雞有高高的或者花里胡哨的尾羽,這種雞似乎顯得十分怪異。
而當地人也認為這種沒有尾巴的雞不吉利,于是就將其稱為“鬼雞”,一旦家里孵出了這樣的小雞,當地的農戶就會把它扔進山里,讓它自生自滅。
這究竟是一種什么雞呢?它為什么會沒有尾巴呢?
?—【·僅剩201羽·】—?
2006年,在全國進行第二次畜禽遺傳資源普查的時候,調查人員也來到了“鬼雞”的家鄉,云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通過調查發現,在“鬼雞”的原產地,它的存欄數量僅有201羽,瀕臨滅絕,急需要人們的保護。
“鬼雞”的學名叫做瓢雞,因為它沒有尾椎骨,也沒有尾羽和鐮羽,看起來就像是沒有尾巴,形狀像一個喝水的瓢,于是人們就稱呼它為瓢雞。
但是當時人們對瓢雞的形成原因并不清楚,只知道它們和正常的雞不一樣,于是才會認為它們不吉利,一經發現后就會棄養。
這也是導致云南省瓢雞數量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但實際上“無尾”只是瓢雞形態特征上的一個有別于普通雞的特別之處,無關于吉利不吉利。
普通雞的尾部有發達的尾椎骨,又稱尾綜骨,并且長有一簇尾羽,而瓢雞的尾椎骨較短或退化,使其尾羽幾乎看不見,外觀上呈現出“無尾”或“短尾”的特征。
除此之外,其他因素也影響了瓢雞的生存,現代養殖業更傾向于選擇生長快、飼料轉化率高的肉雞品種,如白羽肉雞,而像瓢雞這樣的地方雞的生長速度較慢,導致其市場競爭力下降。
地方雞大多采用散養或半散養模式,相比工業化養殖,它們的飼養周期更長、成本更高,導致許多養殖戶放棄傳統品種。
由于商業雞種的廣泛推廣,許多地方雞品種與現代雞種雜交,導致原始品種的基因庫受到破壞,純種資源逐漸減少。
一些地方雞品種依賴于特定的自然生態環境,像是瓢雞,它們生活在山區,需要散養,但隨著農業開發、森林砍伐等人類活動的增加,它們的生存空間逐漸縮小。
在種種因素的作用下,瓢雞的數量逐漸下降,出現了瀕危的狀態。
2009年,它又被列入了云南省的瀕危畜禽保護品種名錄當中,2010年,成為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新品種,人們對“鬼雞”的保護力度逐漸加大。
?【·云南農民繁育成功·】?
云南鎮沅的田壩是瓢雞的發源地,村子里有一個叫李鳳鳴的村民,他只聽村里人說過“不吉利”的瓢雞,但是卻沒有真的見到過。
在瓢雞被列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之后,當地就在鼓勵村民養殖瓢雞,希望能夠保住這一珍稀雞品種。
李鳳鳴在聽聞消息之后,也想嘗試養殖。
他第一次見到瓢雞是在市場上,當時恰好有人在賣雞,里面就混雜著幾只瓢雞,于是他就花了大價錢買下了幾只瓢雞。
之后他將這些瓢雞和其他的雞養殖在一起,在山林中散養,不久就傳來了好消息,很多小雞被孵化,但是孵出瓢雞的概率卻很低,只有20%左右。
瓢雞不僅孵化概率低,成活率也很低,孵化的瓢雞只有七成左右能夠順利成活,要知道普通雞的成活率幾乎是百分百的。
但即便是這樣,李鳳鳴也沒有放棄,一直都在堅持養殖瓢雞,偶爾還會從市場上發現正在售賣的瓢雞,他也會將其買下。
李鳳鳴還跟著專業的飼養員學習了技術,將瓢雞的養得更好。
2019年,當地一家企業研究出了瓢雞的人工繁育技術,李鳳鳴開始從這家企業購買雞苗,瓢雞的養殖逐漸走上正軌。
從2017年到2023年,李鳳鳴已經養殖瓢雞6年,目前的存欄量超過500羽,在田壩鄉,還有很多像李鳳鳴一樣的瓢雞養殖戶,存欄量超過500羽的就有近50戶,全鄉的瓢雞存欄數量有近5萬羽。
這些養殖戶養殖瓢雞,不僅幫助瓢雞這一地方優質品種脫離了瀕危的險境,還給自己增加了收入。
瓢雞的肉質細嫩,比土雞還要美味,因為生還環境的原因,可以羽山雞一較高下,它們的售價也不低,比普通的肉食雞每公斤要貴10元左右。
出欄的瓢雞除了在當地的餐廳銷售之外,還會被運到上海等地,深受人們的喜愛。
當地政府也在積極幫助養殖戶們銷售瓢雞,建立了專門的加工場,將瓢雞打造成了當地的特色品牌。
當地還舉辦了專門的“瓢雞王、瓢雞后”評選,很多地方的人在來旅游的同時也知道了瓢雞這一長相奇特的雞品種,當地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也越來越高。
瓢雞在人們的努力下,逐漸脫離了瀕危的險境,但是在中國的其他地方還有很多像瓢雞一樣的地方品種,它們有些也還在面臨著瀕危。
這些地方品種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具有重要價值的畜禽遺傳資源,有很重要的保護價值,瓢雞的保護經驗也值得借鑒和學習,讓更多的珍稀品種資源得到應有的保護,豐富我國的遺傳資源品種多樣性。
參考:
人民網《從瀕臨滅絕到產業“名片” 瓢雞重生記》,2023-5-7
普洱發布《新春走基層丨田壩鄉:壯大瓢雞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2022-1-18
上觀新聞《坐飛機來金山的“瓢雞”長大了,沒想到它們的任務是...》,2021-1-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