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外客貨運輸總量持續增加,2025年我國航煤消費量將穩健增長。
文 ‖李明江 孔勁媛
近期,隨著3000噸航煤順利配送至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中國石油東北銷售和哈爾濱石化在黑龍江地區首次保稅航煤業務全面啟動,航煤營銷實現新突破。
無獨有偶。2024年,中國石油西北銷售航煤銷量同比提升10.7%,創歷史新高。
在全球經濟格局持續演變、航空運輸業逐步回暖的大背景下,航煤消費市場的發展動態備受矚目。航煤作為航空運輸的核心能源,其消費量與航空業的興衰緊密相連。2024年,我國航空運輸業展現出蓬勃的復蘇活力,有力地推動了航煤消費的增長。展望2025年,盡管面臨諸多挑戰,航煤消費市場依然具備穩健增長的潛力。
01
航煤消費潛力全面釋放
回顧2024年,我國航空運輸總周轉量達到1485.2億噸公里,同比增長25%,這一亮眼的數據充分彰顯了航空運輸業的強勁發展勢頭,也直接促使航煤消費呈現出兩位數的增長。2024年我國航煤消費量達到0.39億噸,同比增長13%,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長7%,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恢復增長。在汽油、柴油和航煤這三大成品油中,汽油和柴油均在2023年恢復增長,消費量超過疫情前,而航煤受疫情的沖擊最為嚴重,恢復所需的時間也最長。直至2024年,隨著社會生活全部回歸正常節奏,航煤的消費潛力才全面釋放。
從航班數量的維度來看,我國航空運輸的恢復程度領跑全球。“飛常準”大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民航呈現出顯著的復蘇態勢。全球機場實際出港航班量約3476萬班次,與2023年相比增長了5.9%,已恢復至2019年的94%。而我國民航業的復蘇更為迅猛,2024年民航每日執行總航班數量達到1.48萬架次,同比提高10.3%,相較于疫情前的2019年也提高了7.1%,全年航班數量接近550萬次,在全球范圍內穩居第二。
從客貨運輸量變化維度分析,我國航空運輸業發展潛力巨大。國家民航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民航旅客運輸量達到7.3億人次,同比增長17.9%,較2019年增長10.6%。貨郵運輸量同比增長22.1%,較2019年增長19.2%。航空客運和貨運雙雙快速增長,顯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下,社會消費意愿和能力都在提升。
從出行目的維度分析,可以看到2024年旅游度假群體占比有明顯增長,航空乘客的年輕客群占比上升,18歲至25歲年輕群體占比11.3%,較2023年同期增長約3.4%;游戲《黑悟空》帶動文旅熱潮,大同機場的旅客量同比提升57.2%。乘客年輕化顯示了航空客群的擴大趨勢,我國航煤消費的后勁較足。
02
國際航線刺激航煤消費
展望2025年,全球經濟雖然整體上處于穩步復蘇的進程,但貿易爭端升級帶來的壓力不容小覷。特朗普政府對多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的政策,加劇了國際貿易的緊張局勢,擾亂了全球供應鏈,無疑給航空運輸業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即便如此,世界銀行仍然預計2025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2.7%,整體的復蘇趨勢依舊向好。在這樣的全球經濟環境下,全球航空運輸需求有望持續上升,這為我國航煤消費市場營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深入分析2025年國內航空運輸市場,國際航線展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2024年,國內航線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為475萬班次,同比增長5%,與2019年相比增長10%。國際及港澳臺地區航線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72萬班次,同比大幅增長82%,已恢復至2019年的74%。雖然中美航班的恢復速度相對較慢,航班數量僅為2019年水平的24%,但中國與中東、東南亞之間的航班數量卻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中東、東南亞等國家陸續針對我國游客推出旅游免簽政策,極大地激發了我國民眾的出境游需求。與此同時,中國入境免簽國家增加至38個,過境旅客數量顯著增多。2024年,中國與沙特、西班牙、意大利、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阿聯酋之間的航班恢復情況超過2019年同期,其中與沙特之間的航班增長最為顯著,同比2019年增長97%。
展望2025年,中美航班數量有望進一步增長,例如美聯航計劃于2025年5月1日起執行洛杉磯—北京首都的航班。從春節期間的航班數據來看,中國赴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傳統熱門旅游地區的航班數量增速較高。綜合這些因素,預計2025年國際客運量將超越疫情前的水平。國際航線的快速發展,必然會進一步刺激航煤的消費。
國際航空貨運受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在2019—2024年期間,國際航線貨郵運輸量年均增長8.3%,2024年的增速更是達到了59%。隨著客運的持續回升以及貨運的穩步增長,2025年國際航線航空總運輸量預計增長20%,國內航線總運輸量預計增長10%。國內外航線協同發展,民航總周轉量預計將增長至1700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4%。
03
中長期航煤消費逐漸放緩
值得關注的是,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試點推廣對航煤市場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歐盟通過“Fit for 55”計劃,要求到2030年航空燃料中SAF占比達到5%,2050年達到63%。具體到2025年,所有從歐盟起飛的航班必須使用一定比例的SAF,中國航空公司飛往歐盟的航班也需遵守這一規定。國際民航組織(ICAO)則推出CORSIA計劃,旨在推動航空業碳減排,鼓勵SAF使用。
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市場需求,中國民航局在《“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中明確提出,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可持續航空燃料消費量達到5萬噸。2024年9月19日起,SAF在我國開啟應用試點,國航、東航、南航等12個航班正式加注SAF,共計飛行100架次,SAF總加注量接近0.4萬噸。2025年,SAF試點將貫穿全年,原試點航班的SAF加注量將提升至萬噸級別。若試點航班的范圍進一步擴大,SAF對航煤的替代量也會相應增加,有望達成5萬噸的規劃目標。雖然SAF的推廣會逐漸壓縮航煤消費的增長空間,但在短期內,由于SAF產量和使用范圍仍較為有限,SAF的使用對于航煤消費的影響較小,航空運輸業整體規模的不斷擴大將拉動航煤消費量持續增長。
綜合考慮我國民航周轉量的增長情況以及SAF的試點進展,預計2025年我國航煤消費量為4250萬噸,同比增長8.2%。中長期看,隨著我國航煤市場規模的擴大、航空飛行器節能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SAF供應的逐步增加,航煤消費增速將逐漸放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