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這張牌桌上,有一張牌叫作“沖突”。
絕大部分人看到這張牌,第一反應是逃避、退縮。
他們以為這樣可以明哲保身,殊不知,也從此失去了上牌桌的機會。
《天道》中,丁元英費心做局,為格律詩公司的葉、馮、劉三人創造了一次躋身上層的機會。
但前提是,三人要扛下敗訴的風險,與龍頭企業樂圣公司去打一場官司。
可葉、馮、劉卻害怕與龍頭企業發生沖突,導致自己利益受損,當即提出了退股。
肖亞文卻做出了與他們截然相反的選擇,她絲毫不懼,在最危險的時候入股格律詩。
之后,她憑借著專業的素養,打贏了官司,成為最后的贏家。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逃避沖突,并不能幫我們避免失敗。
只有敢于正視沖突,與他人博弈,你我才有機會走上社會的牌桌。
1
你知道“鴕鳥定律”嗎?
鴕鳥在面對沖突時,總是喜歡將頭鉆進沙子里,對危機采取回避的策略。
生活中很多人也是一樣,遇到危險,遇到挑釁,他們總是第一時間逃避、讓步。
他們覺得,這樣就可以安全地渡過危機。
殊不知,危險從來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越是逃避,它的回擊越是無情。
心理學家勞倫斯·豪威爾斯,曾講過一個叫梅茜的故事。
梅茜本是公司骨干,可多年來都沒有升過職。
有一次,公司剛好有一個晉升名額空缺,梅茜以為自己終于有機會了。
沒想到,領導轉手把這個名額給了一個資歷遠不如她的年輕人。
梅茜心里很不服氣,可是卻不敢和領導當面對峙,只能把委屈都咽回肚子里。
她以為自己的忍讓,能換來領導對她的愧疚和重視。
可同事們都覺得她太過軟弱,從而瞧不起她,背地里也給她暗暗使絆子。
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下,她上班的態度變得越來越消極,工作也屢屢出錯,最后她竟然直接提出了離職申請。
《鴕鳥心理:為何我們總是害怕與逃避》一書中就曾指出:“直面問題,是成長的開始。”
在這個世界上,誰都會下意識地逃避問題。
就連最低等的草履蟲,也會從高濃度的鹽水中逃走,游向含鹽量更低的水域。
但每一次逃避,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輕則讓別人覺得你軟弱可欺,重則讓自己從此失去成長的機會,陷入不幸的漩渦。
在很多情況下,退一步未必是海闊天空,正面問題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2
股權講師陶矜,講過一件很奇葩的事。
當時,他們在深圳會場的課程賣得很火,別的平臺想搞不正當的手段競爭。
于是這些平臺便派了三個人到他們的課堂上,以1980元的價格報了課,進入到他們各個小組。
接著,這三個人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把所有小組同學的資源,全部加到了自己手里。
目的達到后,他們就開始故意鬧事,要求全額退款,否則就要報警。
陶矜絲毫沒有怯場,當即就放下了這么一句話:
“你聽好了,今天你敢鬧我場,我可以拿出100萬做律師費,告你告到底。
我必須讓你付出10萬以上的代價,我從來不息事寧人。”
見陶矜這么果決,那些鬧事者也瞬間沒了囂張的氣焰,灰溜溜地逃離了會場。
這世上,多的是欺軟怕硬的人。
很多時候,不管你怎么做,總會有人想找你麻煩,你躲也躲不過去。
因此,做人可以不惹事,但絕對不能怕事,遇到事情,一定要敢于為自己爭取利益。
只有這樣,你才能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
《滄浪之水》中,池大為為了維持表面的好人緣,任勞任怨,從不跟同事領導鬧矛盾。
于是,管理員便處處委屈他,給他家分配了最差的房間。
池大為忍無可忍,他一改往日脾性,拿來榔頭敲掉門鎖,直接讓母親帶著行李搬進了一間還沒分配的空房。
意外的是,管理員沒說什么,因為他害怕事情鬧大,反倒默許了這種行為。
后來池大為才聽說,那個空房本該分配給他,只是管理員想留作自用。
所以你看,忍讓并非解決問題的良策。
過度退讓看似大度,實則會讓你淪為有心人眼中的軟柿子,最終被狠狠擠出局。
只有你變得兇狠了,懂得為自己爭取利益了,你才能在沖突博弈中,贏得別人的尊重。
3
自媒體博主惟喬有句話說得很透徹:
“這個世界的本質是,要么你去爭,要么被人爭走。除此之外,沒有第三條路。”
在生活的海洋里,沖突就像是一場場不期而至的風暴。
有的人慌忙回避,永遠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
有的人卻享受其中,在風暴里迅速生長、強大自己。
最終,往往是后者搶占了更多的資源,獲得更多的機會,成為誰也無法撼動的強者。
電視劇《風吹半夏》里的許半夏,便是一個享受沖突,并且野蠻生長的典型。
她原本是一個廢品站老板,卻想在男人扎堆的鋼鐵行業分一杯羹。
當時,行業里的人都不看好她,嘲諷她趕快找個好男人嫁了。
許半夏直接回嗆:“好男人都結婚了,我這么年輕,我不想賺錢,我想什么?”
于是她偏偏要往鋼鐵行業里擠。
她迅速借錢建了堆場和車隊,跟著4個人一起去俄羅斯買廢鋼。
在俄羅斯,她克服了重重阻礙,才從那里帶回了5萬噸廢鋼。
結果回國后,正巧碰上了鋼價下跌,那些之前借錢給她的人,都怕她破產,紛紛到這個時候來逼債。
許半夏被圍困,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這個時候,鋼鐵行業的一個老板,還企圖以遠低于許半夏進貨價的價格,收購她千辛萬苦從北邊運回來的五萬噸廢鋼。
許半夏一口回絕,哪怕破產清算廢鋼被拍賣,也決定跟他硬剛到底,
就這樣,許半夏熬到了鋼價回暖,賺得盆滿缽滿,活成了令人羨艷的“鋼鐵女俠”。
作家劉同曾說:“逃避,就一直是輸家。唯有面對,才是贏的第一步。”
而真正的智慧,不只會面對沖突,還會享受沖突,并從中提取養分。
在他們看來,沖突不僅是挑戰,也是自我成長的契機。
每一次的碰撞,我們都應該做好擼起袖子大干一場的準備。
若此時膽小退縮,機會便會如流沙般從指尖溜走。
只有勇敢面對沖突,不斷突破自己,我們才能真正站在社會的牌桌上,與他人平等對話。
簡而言之,就是享受沖突的人,才能在社會中占據一席之地。
曾聽過一種斗爭精神,叫: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
有生物存在的地方,就充滿了無限的爭斗、沖突。
就像獅子要吃羚羊,羚羊要吃草,草要爭陽光,人要爭奪利益……這種沖突,永遠不會停歇。
如果你不去爭,自然有人會去爭;如果你害怕沖突,自然有人不怕沖突。
只不過到最后,你會在逃避、退讓中淪為一個人人可欺的弱者。
而那些敢于正視沖突、享受沖突的人,早已成為這個社會最大的贏家。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