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我們與惡的距離》發(fā)人深省,重新論證“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
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扣人心弦,給廣大父母上了一課,也用特殊的方式撫平“孩子們”的創(chuàng)傷;
一部《她和她的她》振聾發(fā)聵,揭開了“偽善”的真面目,房思琪的故事重啟,血淋淋的真相刺痛了眾人的心。
還有《誰是被害者》、《華燈初上》……
中國·臺劇的尺度越來越大,瞄準的群體越來越特殊,也越來越敢拍,讓更多人看到被刻意隱藏或忽略的角落。
今天推薦的這部劇尺度再升級,扛住法律與“人權”兩座大山,深挖最敏感的,最怕被提及的群體,看完后讓人無法平靜——
《八尺門的辯護人》
目前豆瓣評分 8.7。
海報的設計很有沖擊力。
層層抓握的8只手,通過袖口、佩戴物以及皮膚可以看出這8人身處不同身份。
自下向上,有普通人、有富商、有打工族、也有司法系統(tǒng)的人,最高層是一只舉著法槌的手,象征著審判。
外籍勞工、人權、廢死、官商勾結、政治爭斗……
多種敏感元素匯集其中,院長一口氣刷完,只想說真的是太敢拍!
故事背景設置在八尺門,位于中國·臺灣省基隆港東北,和平島南。
這里是阿美族人的部落,他們是臺灣原住民,常年以出海捕魚為生。
1960年代臺灣漁業(yè)蓬勃發(fā)展,部分族人便就地取材搭建屋舍,形成違章聚落。
一直到1990年代,政府拆遷改建為海濱國宅,原本搖搖欲墜的自建房才終于有了點居民區(qū)的模樣。
就是在這里,駭人聽聞的「海濱命案」發(fā)生了…
深夜,一印尼外籍勞工闖入曾經的雇主船長家中,揮刀砍殺船長與其夫人,年僅兩歲的小女孩也被他活活溺死水中。
此案一出,全省嘩然,部落族人更是群情激奮,紛紛呼吁死刑。
由于案件性質惡劣,故意殺人成立,且兇手被抓后毫無悔意,被判處死刑似乎是板上釘釘?shù)氖隆?/p>
可是,事情的真相似乎并非如此,案件本身有很多蹊蹺之處。
首先,被告人阿布本身似乎就有精神問題,總是自顧自說些別人聽不懂的話,無法與人正常交流,目光躲閃,神情呆滯,合理懷疑是自閉癥;
其次,給他安排的通識翻譯與阿布曾經務工的漁業(yè)公司背后有利益關系,他的翻譯真實度存疑;
最后,關于阿布到底為什么要溺死小女孩,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會指認他,而且浴室沒有窗戶,也無需擔心她哭泣的聲音被發(fā)現(xiàn)。
如果是單純?yōu)榱藴缈冢膊恢劣跉⑷撕笤谥車问帲禳c逃跑似乎更符合常理。
海濱命案的公社辯護人是名人佟寶駒,之所以有名是因為他曾是原住民,好不容易考了出來,但為人特難搞,軟硬不吃,所以臨近退休也沒有混到高位。
一開始,他對于這樁案子持擺爛心態(tài)。
于公,證據(jù)確鑿,民心所向,死刑是板上釘釘?shù)氖拢恍枰谕ド戏笱芤幌拢却龑徟屑纯桑?/p>
于私,受害人是他表哥,他雖然常年不回部落,但畢竟出生在那里。
父親也一直在那邊生活,他沒有理由得罪族人,更何況他馬上退休,可以轉行做高薪律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然而,辦公室里殺進來一個“程咬金”,法院替代連晉平,他是著名法官的兒子,又是臺大碩士畢業(yè),出身背景和寶駒有著云泥之別。
晉平懷揣一腔熱血,是「廢死」的倡導者,論文有關精神鑒定,他主動找到寶駒想要為阿布重新申請精神鑒定,以期為他免除死刑。
他之所以選擇來到這個出力不討好的地方,也是年少時受到寶駒的影響,記住了那句“審判是為了被告人而存在”。
這一次,也是他率先發(fā)現(xiàn)海濱命案可能另有隱情。
于是兩個人攜手合作,又找到了印尼籍看護莉娜做通識翻譯,組成三人小組,重新調查這樁疑案。
這一換翻譯可不得了,原來之前的翻譯傳達的根本都是謊言!
阿布初次見到寶駒時說的那句話根本不是“你好”,而是“藏起來”…
被藏起來的是阿布的護照,或者說,是所有在那條船上勞工的護照。
基隆漁業(yè)發(fā)達,這里的捕魚人基本都仰仗遠洋漁業(yè)生活,這家公司也算得上臺灣漁業(yè)公司前三甲。
出海捕魚的過程中往往會聘用很多外籍勞工,也是最廉價的勞動力。
可他們根本不拿這些勞工當人,動輒打罵,美其名曰立規(guī)矩。
無辜的阿布因為體弱,不會捕魚,便是被船長和其他船員群毆的對象,他們甚至還殘忍的砍掉了阿布受傷的手指,只因怕他感染死在船上。
在長期的精神壓迫與身體摧殘下,這些勞工每天都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可是護照被扣,又沒有錢的他們根本哪也去不了。
走投無路的阿布才想到去找船長要護照和錢,豈料船長居然要給老板通風報信,害怕再次被抓的阿布徹底癲狂,犯下了殺人罪行。
至于小女孩,也是因為阿布哭泣時,船長為了不讓她哭,會把她摁在水里計算時間,兩分鐘就不會死。
他本意也只是不想讓女孩哭,算著兩分鐘的時間,卻不小心殺死了女孩。
得知真相的寶駒決定主張申請二次精神鑒定,試圖為阿布翻案。
可是,這注定是一場硬仗。
多方勢力向他施壓,部落族人、漁業(yè)公司、法院、政客還有社會民意……太多人想要阿布死,也太多人害怕真相曝光。
《八尺門的辯護人》聚焦了一個特殊敏感的群體「外籍勞工」,他們是最廉價的勞動力,平均時薪不足臺灣當?shù)厝说奈宸种唬I著最微薄的薪水卻要擔著最大的風險,承受著非人的折磨。
男人會去做捕魚工,像阿布一樣被虐待的不在少數(shù)。
女人們往往去做幫傭,面對雇主的性騷擾毫無還手之力,準確來說是她們壓根不敢反抗。
來到異國務工的他們本以為會邁向新世界,殊不知在這里的他們如同草芥,可以任人踐踏。
外籍勞工的處境很像早期的原住民,他們本是臺灣土生土長的人,可是卻逐步淪為“貧民”。
比他們發(fā)展更快的“新人們”對他們百般嫌棄,卻又瘋狂榨取他們的剩余價值。
正如劇中寶駒的父親佟老頭,年輕的時候冒死從鯊魚口中救下了老板,自己受傷沒錢醫(yī)治,老板非但不管他,借給他的錢還利滾利...
最后辛苦打工的錢全部用來還債還不夠,反倒還欠著老板的錢。
這種令人絕望的生活也讓他再也忍受不住,持刀砍死了老板,發(fā)出“我們難道不是人嗎”的哀鳴…
人人平等,在階級面前似乎是個偽命題,生命的價值,似乎又只為權貴獨享。
不得不說,這部劇真的很敢拍,除了這種“揭老底”的題材,劇中還有對法律體系的質疑,對人面獸心的政客們的諷刺,看得人既痛恨又絕望。
如果連法律的天平都向一方傾斜,那又有誰能夠保護弱勢群體?
「點擊卡片即可關注」
想看的劇迷不要錯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