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在上海的客戶,發了個朋友圈。
說他剛接觸的一個客戶是通過DeepSeek找來的。
這位客戶想找個律師,就問了DeepSeek,讓它在商業秘密這一個領域上推薦個律師。
DeepSeek通過聯網搜索,就給客戶推薦了他。他通過DeepSeek關聯網頁里留下的律所前臺電話,一個電話就直接找了過來。
不只是他,我身邊已經有3個律師被DeepSeek推薦,而獲得案源線索了。其中,一個是買了7、8年互聯網案源流量的,一個是做抖音等視頻內容做的風生水起的,一個是寫公眾號文章寫的很勤快的……
這個事兒真的給了律師伙伴們一個醍醐灌頂的啟發啊。
在AI時代,要想被推薦,你就得讓AI工具認識你。
你要成為AI工具的“訓練語料”,讓它能在網上搜到你。
所以,律師朋友們,想明白了嗎?
別再悶在辦公室等客戶上門了,要大膽地在網上發聲。
多寫專業文章,多拍專業視頻,或者多買互聯網流量也行,在互聯網上留下各種痕跡,展示你的專業,別藏著掖著的。
不然在AI時代,你的案源可能真會被那些玩轉AI的同行給搶走的。
不過,最后我想深刻一個點啊,其實,客戶也可能會被DeepSeek給帶偏了,被推薦了個“莆田系”律師。
因為,DeepSeek的AI聯網搜索,靠的是信息概率權重邏輯,這不就是等著別有用心的人給DeepSeek“投毒”呀。
畢竟DeepSeek判斷不了律師的專業度,它只能基于自己被投喂的信息密度和權重,去判斷律師的專業度。
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呀。
你說呢?
文末掃碼加我微信,我送你我每日更新的《法律服務行業搞錢日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