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關注
1
西倫敦變電所大爆炸 希思羅全天關閉
歐洲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希思羅機場今早突然宣布,將在今天全天關閉,原因是機場附近供電變電站發生火災,導致嚴重的電力供應問題。不僅是今天,未來幾天預計航班也將出現嚴重中斷,機場方面告知乘客在機場重新開放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出行。
僅僅是今天一天,就至少有1,351個往返希思羅機場的航班受到影響。機場宣布關閉時,約有120架受影響的飛機已經在空中。希思羅平均每天處理約1,300架次起降。根據最新數據,去年這里接待了創紀錄的8390萬人次乘客。
昨天夜里,倫敦西部海耶斯(Hayes)的變電站發生兩次爆炸和一次嚴重的火災,近5,000戶家庭仍處于斷電狀態,150人已從周邊房屋撤離。目擊者稱第一次爆炸約在23:20分左右,當時一聲巨響震驚了周邊的住戶,在許多人離開家避難的時候,又發生了第二次爆炸。變電站頓時火光沖天,濃煙滾滾。
倫敦消防局表示,當天晚上接到近200個報告火災的電話,并派出了10輛消防車和約70名消防員去滅火,目前火勢已經得到控制,但事故原因尚不清楚。整個區域內發生了大規模停電,影響了一萬多戶家庭。
許多航空公司證實,一些飛往希思羅的航班已經改道或取消。美聯航稱,7架客機均返航或改道至其他機場,澳大利亞航空則證實其兩架航班已從倫敦改道飛往巴黎。英國航空和維珍航空將航班改道飛往附近的蓋特威克機場,后者表示其航班正常運行。目前來往機場的部分軌道交通也暫停運行,官方建議出行時避開事故發生的區域。
2
英國的幸福指數排名再度下跌
最新發表的全球幸福指數排名榜上,英國再次下滑,目前已經下跌至第23位,創下自2017年以來的最低排名,而且還落后于阿聯酋、立陶宛和瑞士等國家。在這一排名榜上名列前茅的再度是北歐國家,其中芬蘭連續第八年榮登榜首,緊隨其后的是丹麥、冰島和瑞典/哥斯達黎加和墨西哥也意外進入前十。英國的排名則從去年的第20位下滑至第23位,美國緊隨其后。
榜單創始人認為,英國年輕人滿意度的下降可能是一個關鍵因素:最近年輕人面臨的問題尤其嚴重,其中之一就是住房危機,尤其難以買房上車。由于生活成本高昂,越來越多的20多歲年輕人不得不和父母住在家里。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在新冠疫情后也對年輕人產生了影響。
《世界幸福報告》是與蓋洛普、牛津健康研究中心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合作編寫的,該報告已進入第13個年頭,通過跨學科專家團隊分析數據,考慮人均GDP、健康預期壽命、社會支持、慷慨等關鍵因素。中國大陸排名第68位,比2024年下降了8個名次。中國香港位列第88位,比去年上升了兩位,中國臺灣則排名第27位。
阿富汗被列為世界上最不幸福的國家,緊隨其后的是塞拉利昂和黎巴嫩。還有一些處于動蕩中的國家則因不安全的條件阻礙了數據收集而被排除在調查之外。
3
倫敦超級豪宅市場仍炙手可熱
工黨政府上臺后,對居住在英國的富裕人群進行了一系列加稅政策,導致大量高凈值人群出走。然而面對這些問題,倫敦超級豪宅市場——價值超過1000萬英鎊的房產——表現卻好于預期,豪宅購買量明顯增加。根據一線代理商數據,去年最后一個季度的超級豪宅交易數量是2023年同期的兩倍。 倫敦超級豪宅市場的表現通常比英國其他地區更好,因為超高凈值人士往往不受更高利率和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但他們對稅收政策則更為敏感。
去年的一市場表現將標志著倫敦豪宅九年下行周期的結束。自本世紀初以來,倫敦一直是世界豪宅市場的亮點,但英國脫歐之后,市場長期走低。目前市場剛剛恢復到英國脫歐前的水平,這意味著在多年通脹之后,其實際價格還縮水了。
房產專家認為在其他地區動蕩的情況下,英國“乏味但穩固”的政治環境可能會讓倫敦超級豪宅市場受益。市場普遍擔心,最近美國上市股票的暴跌以及白宮掀起的世界關稅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美國房地產的高端市場,股票和豪宅在美國已經經歷了多年的牛市。盡管與意大利、葡萄牙或瑞士等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英國的稅收負擔相對較高,但英國剛剛嶄露頭角的“穩健”經濟聲譽將吸引更多國際超級豪宅買家。
4
倫敦與紐約的差距縮小
最新研究顯示,倫敦已逐漸成為世界頂級金融中心,但倫敦未來的競爭力存在不少隱患。城市研究智庫Z/Yen Group發布的第 37 版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GFCI 37) 顯示,倫敦在全球頂級金融中心中保持第二名,比去年9月份的上次評級上升了12分。紐約再次名列榜首,但其對倫敦的領先優勢已經縮小。倫敦在歐洲排名中占據主導地位,領先法蘭克福19分,法蘭克福沒有進入前十名,在全球排名第十一。
倫敦在該榜單中列出的所有八個主要行業中均位居前三,并在銀行業中排名第一。在金融科技方面,倫敦緊隨紐約之后,將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的差距縮小到1分。然而,由于工黨政府的加稅政策,商業信心受到打擊,人們對倫敦未來地位的風險存在擔憂。
在關注未來前景的調查中,倫敦僅僅排名第12位。而占據前15名的主要是中東和亞洲的城市,其中7個城市位于亞太地區,6個位于中東和非洲,迪拜和首爾分居第一二名。
5
學校和醫院獲得1.8億英鎊太陽能投資
工黨政府上臺后新成立的國有能源公司英國能源公司 (Great British Energy) 今天宣布了其首筆重大投資,英國各地數百所學校和醫院將從該公司獲得1.8 億英鎊的太陽能電池板投資。此舉受到學校領導工會和 NHS 供應商的歡迎,他們表示,此舉不僅有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將幫助這些機構緩解能源賬單帶來的巨大財務壓力。 該項目將為200所學校和200所醫院提供太陽能電池板,以減少公共建筑中化石燃料的使用,實現其長期氣候目標。
雖然該項目只能覆蓋全英國不到1%的學校,但學校普遍認為新能源投資會帶來巨大的成本節約。2022年,全國校長協會 (NAHT) 曾表示,三分之一的校長預測能源成本飆升后將出現預算赤字。 這也不是英國第一次出現類似的項目,比如上一屆保守黨政府發起的公共部門脫碳計劃就運行了四年多,為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撥款近30億英鎊。
圖文來源:BBC/Telegraph/Sky News/Financial Times/Daily Mai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