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在一天的忙碌后
迫不及待地躍進床鋪
高高地舉起雙手
就像是向床鋪投降
享受那瞬間的輕松與自由
這種姿勢被網友們戲稱為
“投降式睡姿”
短時間內確實能帶來舒適感
但這樣睡真的好嗎?
為什么會喜歡“投降式睡姿”?
肩胛提肌綜合癥
肩胛提肌綜合癥是一種肌肉型疼痛。疼痛科醫生介紹,肩胛提肌是連接上位頸椎側邊和肩胛骨的肌肉, 在損傷、痙攣、筋膜炎或肌腱炎等情況下,會造成頸肩疼痛。
患有肩胛提肌綜合癥的人習慣睡覺時抬著手,可以松弛肩胛提肌,緩解疼痛。
有駝背趨勢
睡覺的時候上半身不老實,總抬胳膊,不管是單邊抬胳膊還是雙邊抬胳膊。其實就是身體在告訴你: 你的體態出現了一些問題。
正常情況下,人在呼吸時,身體前半面和后半面是平衡的。一旦你有駝背趨勢,身體前半扇筋膜會更加緊張,呼吸時胸部起伏下降,轉移到肩膀。所以身體必須把胳膊抬起來,讓肋骨掀起,才能讓你相對“喘氣痛快”。
頸椎出現問題
“投降姿勢”還可能提示頸椎已經出現問題,把手高舉過頭,這是由于頸肩部軟組織過于緊張,把手舉高才能緩解肌肉緊張、血液循環減慢造成的入睡困難。
專家介紹, 從頸椎健康來講,最佳睡眠姿勢是仰臥,能最好地維持頸椎自然弧度。
心肺出現問題
在有些情況下,下意識擺出“投降式姿勢”睡覺,可能是心肺系統問題。 因為一旦在睡眠中出現呼吸驟停,大腦會馬上指揮雙手打開胸腔,給肺部解解壓。
同樣道理,如果你覺得胸悶氣短,心慌乏力,必須舉起雙手緩解,也有可能是大腦對心臟部分的支援,如果同時存在呼吸不暢等癥狀,建議盡快咨詢專業醫生。
有心氣郁結或情緒壓抑
中醫理論認為,心的經脈是從腋下的極泉穴出來,沿著手臂,經過肘窩,到小指的指甲內側,即為手少陰心經。雙臂老是下垂的話,容易造成心氣的郁結,影響人的情緒, 舒張雙臂可以得到一定緩解, 但長時間高舉雙手睡覺,依舊是弊大于利的。
“投降式”睡姿 警惕這3種情況
當我們躺在床上雙手高舉過頭時
可能發生肩峰撞擊
岡上肌缺血損傷和四邊孔綜合征
這3種情況
1
肩峰撞擊
肩峰撞擊就是在我們的肩部某些結構在“肩峰下間隙”受到了壓迫。“肩峰下間隙”,是由肩胛骨的肩峰結構和肱骨大結節結構之間的空間形成的。當我們的手臂上抬時,肱骨大結節也向上移動,這個“山谷”就可能會變窄,肩部的某些結構,尤其是岡上肌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就可能會受到撞擊。
當我們采取“投降式”睡姿時,手臂會持續處于上抬狀態,這就可能導致肩峰撞擊。更有甚者,如果你的肩峰形態是彎曲型或鉤型,肩峰撞擊的風險可能會進一步增加。長期的肩峰撞擊可能會導致岡上肌受損,進而肩部疼痛,甚至影響手臂的正常活動。
0
2
岡上肌缺血損傷
岡上肌作為肩部的一塊重要肌肉,會在這種情況下受到明顯影響。如果手臂長時間處于上抬狀態,而恰巧此時你的肩峰結構不好,就可能會因此受到壓迫,進一步導致其血液供應受阻,發生岡上肌缺血損傷。
長此以往,最終可能會導致岡上肌功能損傷。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感到肩部疼痛,手臂活動受限,嚴重時可能影響日常生活。
3
四邊孔綜合征
高舉雙手不僅可能導致肩峰撞擊和岡上肌缺血損傷,還可能觸發一種被稱為“四邊孔綜合征”的情況。這個“四邊孔”,并不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那種洞,而是位于肩部的一個重要解剖結構,由小圓肌、大圓肌、肱三頭肌長頭的外側緣和肱骨的外科頸共同圍住的一個結構。
這個四邊孔內部有腋神經和旋肱后動脈穿行,如果我們長時間高舉手臂,就可能對它們產生壓迫,導致四邊孔綜合征。這個綜合征的表現可能包括肩部疼痛,肩部外展和外旋力量減弱,甚至肌肉麻木和感覺異常。
避免以上情況 你可以這樣做
了解到“投降式”睡姿可能帶來的問題后,該做些什么來預防這些問題呢?
對于肩峰撞擊和岡上肌缺血損傷,一個直觀的解決方法就是避免過長時間保持手臂上舉的姿勢。試著在睡覺時調整睡姿,將手臂放在身體兩側,或者用枕頭支撐手臂,減輕壓迫。
對于四邊孔綜合征,雖然它是肩部某些解剖結構的壓迫引起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增強肩部和上肢的肌肉力量來減少壓迫。有些簡單的拉伸和強化運動,如肩部圓周運動、聳肩運動和手臂旋轉運動等,可以幫助改善肩部肌肉的靈活性和力量。
這種睡姿也很危險
除了“投降式”睡姿
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
俯臥睡覺(也就是趴著睡)
也可能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人的頸椎包括 7 塊椎骨,通過復雜的關節和韌帶連接,使我們的頭部能夠在多個方向上移動。在俯臥位睡覺時,頭部需要偏向一側才能保持呼吸通暢,這將導致頸椎長時間處于旋轉狀態,會使頸椎的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產生過度拉伸和壓迫,從而導致頸部疼痛、酸脹,甚至可能導致慢性頸部疼痛。
另外,俯臥位睡眠也可能對呼吸產生影響。在俯臥位時,胸部緊貼在床墊上,限制了肺部的擴張空間。肺部的正常擴張和收縮是我們呼吸的基礎,若肺部擴張受限,可能導致呼吸不暢,長期下來可能加重呼吸困難的問題。
什么樣的睡姿是正確的?
0 1
仰臥式
仰臥睡時脊柱的壓力最小,且對于全身的肌肉和關節來說,不易偏離中立位,身體更容易放松和修復,是對脊柱最友好的睡姿。患有高血壓、頸腰椎疾病的人,可以選擇這種入睡姿勢。
仰臥睡時,枕頭的高度不宜過高或過低,并且枕頭需要放置到整個頸椎后側,完全承托頸椎,讓其更好地放松。枕頭壓實后,枕頭高度與我們的拳頭等高或略高為宜。
此外,很多人仰臥時可能出現腰和床的空隙過大,導致腰部無法放松。建議可以在大腿或膝關節下放置一個枕頭,幫助腰背放松,身體也會更舒適。
0 2
側臥式
側臥睡也是很多人喜歡的睡姿,但是許多人都沒有睡對。和仰臥一樣,側臥時,當枕頭過高時,頭部會被迫抬高,我們的頸椎就會出現向上的彎曲。同理,枕頭過低,頭部會帶動頸椎向下彎曲。
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頸椎的軟組織和小關節一側被拉長,一側被縮短,造成不平衡,通常被拉長的一側更容易出現癥狀。
此外,很多人習慣把上面的腿跨到身體前面,腿會帶著骨盆和腰向前扭轉,就好像脊柱在擰麻花。如長時間保持這樣的姿勢,腰背兩側軟組織被過度牽扯,就會引起腰痛,背痛甚至髖痛。
因此,側臥的枕頭高度需要完全支撐頸椎和支撐頭部,讓頸椎平行于地面。雙腿間也可以放置枕頭,讓上側的髖關節周圍的組織不過度牽扯,并且保證骨盆和腰椎保持中立位,保護腰背組織。
對于一般人群,左側或右側臥位,無明顯差異。對于孕晚期人群,建議以左側臥位為主。
看完這篇文章
睡覺這一人生大事
你學會了嗎
來源:人民日報、央視網、科普中國
編輯:李嚴
責編:李可芹
審核:鄧海建
本信息圖文及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