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密探財經(ID:Spy Finance)
近期以來,金融機構開始密集地瘋狂甩賣個人不良貸款資產,而另一端是相關部門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個人消費貸的投放力度。
毫無疑問,這是一塊千載難逢的“萬億級”大蛋糕。要想吃到蛋糕,就必必須盡快解決掉個人貸款壞賬,消費金融公司作為重要角色,也非常積極。
其中,背靠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的“招聯消費金融公司”(以下簡稱招聯金融)就是其中非常活躍的一家。
今年2月12日,銀登網曾對外披露了招聯金融2025年1至5期個人不良貸款(個人消費貸)轉讓項目公告,這5期合計未償本息總額約38億元,逾期天數均超過了3年,債務人近20萬人(次)。
具體看,招聯金融2025年第1期個人消費貸不良資產包未償總本息12.58億元,起始價只要4050萬元,折價率僅約0.32折。
招聯金融2025年第2期個人消費貸不良資產包未償總本息1.1億元,其中本金約5950萬元,起拍價只要360萬元,折價率0.3折。
招聯金融2025年第3期個人消費貸不良資產包未償總本息約1.07億元,其中本金約5717.6萬元,起拍價只要318萬元,折價率近0.3折。
招聯金融2025年第4期個人消費貸不良資產包第4期未償總本息約7.44億元,其中本金約3.94億元,起拍價2262萬元,折價率近0.3折。
招聯金融2025年第5期個人消費貸不良資產未償總本息約15.88億元,其中本金約8.58億元,起拍價5486萬元,折價率近0.345折。
另據悉,招聯金融上述這5期個人消費貸不良資產包全部“已核銷”,也就是說,就算以超低折價率轉讓,能收回來的現金也都是純利潤。
截至2023年底,招聯金融的不良貸款率2.45%,已較2022年底不良率2.22%、2021年底不良率1.83%持續上升,撥備覆蓋率364.05%,已較2022年底375.09%、2021年底443.27%持續下滑。
就目前看,招聯金融的經營業績也“很不理想”。據中國聯通披露2024年財報提到合營公司招聯金融相關經營數據,外界可窺一斑。
2024年,招聯金融實現營收173.18億元,同比下降11.65%;凈利潤30.16億元,同比下降16.22%。從歷年數據看,招聯消金首次遭遇成立于2015年3月成立以來營收、利潤“雙降”。
2015年營收1.31億元,總利潤和凈利潤均虧損8457.85萬元;
2016年營收11.91億元,總利潤和凈利潤分別是4.22億元、3.36億元;
2017年營收41.63億元,總利潤和凈利潤分別是15.72億元、11.9億元;
2018年營收69.56億元,總利潤和凈利潤分別是16.44億元、12.52億元;
2019年營收107.4億元,總利潤、凈利潤分別是18.92億元、14.66億元;
2020年營收128.16億元,總利潤和凈利潤分別是近24億元、16.68億元。
2021年營收159.33億元,總利潤和凈利潤分別是35.4億元、30.6億元
2022年營收175億元,總利潤和凈利潤分別是38.29億元、33.29億元
2023年營收196億元,總利潤和凈利潤分別是41.33億元、36億元。
從以上可看出,2023年招聯金融營收接近觸及200億元大關,各項利潤指標也處于歷史高點,但2024年就掉頭下滑。
就資產端看,截至2024年底,招聯金融總資產1637.5億元,較上年底減少126.7億元,降幅達到7.18%。要知道,招聯金融總資產“破千億”是在2020年,該年末1083.1億元,此后三年分別達到約1497億元、1643.5億元、1764.2億元。
2023年,難道真的會是招聯金融的一個“大頂”嗎?
從高層人事角度來看,2024年4月,中國聯通董事長陳忠岳同時擔任招聯金融董事長一職獲得了監管核準,而被核準前已于2023年底就任。
2025年初,招聯金融首席風險官蔡學聰任職資格獲得監管核準。這跟今年以來,很多多大型銀行設立“首席風險官”一個思路,就是要加強全面風險系統化管理。
2月以來,招聯金融密集轉讓、規模“甩賣”個人不良消費貸資產,通過超低價變現,就是為了加快不良資產出表,以優化資產結構,扭轉業績頹勢的重大動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