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澳大利亞國防部于25日發布聲明稱發現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澳大利亞附近海域活動,還公布了他們拍攝的一組055型驅逐艦遵義艦編隊的照片。
而澳大利亞軍方表示,他們正和與新西蘭軍方協調,將會繼續追蹤監視我國這支海軍艦隊。
表面上看起來事情就這么簡單,然而這場繞行澳大利亞的演習活動卻引起了國際上多方關注,大量西方媒體借此渲染,抹黑我國侵犯他國主權。
對此,我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3日表示,中方艦艇編隊演訓海域遠離澳海岸線,完全是公海海域,我方行動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通行做法。
現在,我國這支055型驅逐艦編隊已經完成了一這次遠洋航行,根據澳大利亞國防部發布的消息,這支艦隊由055型驅逐艦遵義艦、054A型護衛艦衡陽艦和綜合補給艦微山湖艦組成。
按照澳大利亞公布的消息以及網絡各方消息整合,此次我國海軍編隊艦隊從南海出發,穿越巴士海峽進入了西太平洋,接著沿菲律賓以東海域南下,途徑所羅門海進入珊瑚海,而在抵達山火海區域后又進行了72個小時的無線電靜默訓練。
緊接著又沿著澳大利亞東海岸南下,中途經過了悉尼、墨爾本外海,其中距離悉尼最近的時候才不到150海里,而在這過程中我國這支艦隊又完成了實彈射擊演習。
然后經過塔斯曼海進入澳大利亞灣,從西海岸北上最終進入了印度洋,從印度洋經巽他海峽進入爪哇海,最后返回南海。
從這個路線不難看出相當于這一次我國這支艦隊一直繞著澳大利亞全境航行了一次,直接對外打破了中國海軍只能在近海領域航行的謠言,這種接近實戰化的姿態直接向全國展示了我國打造“海軍強國”的決心。
這次繞行澳大利亞有著極大的戰略意義,第一,此次航行破除了“島鏈枷鎖”,055艦隊通過繞行澳大利亞,而澳大利亞恰恰是第二島鏈的關鍵節點,這足以證明我國海軍已經有能力在美國軍隊的傳統勢力范圍內作出反制。
第二,此次航行直接回應了澳大利亞近年來在南海和臺海問題上的挑釁行為,對外展示了中國海軍在遠洋作戰中的強大實力,通過繞行澳大利亞并在其周邊海域進行實彈演習,我國向世界表明了“寇可往,我亦可往”的意思。
同時,也起到了威懾中等強國的作用,這次演習順利完成的同時,也掀起了不小的風波,比如面對各方的侵略他國主權的質疑,我國發言人否認后依舊還有媒體在惡意炒作,結果讓西方國家意外的是,澳大利亞官方出來回應了。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爾斯20日表示,中國軍艦“按照國際法行事,沒有侵入澳大利亞的領海,他們有權留在其所在的地方”。
對于我國海軍此次執行任務的目的馬爾斯卻不做任何猜測,他表示澳大利亞國防部現在正在仔細研究這個問題。
回過頭來看我國這支艦隊,主力艦艇055大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2萬噸,裝備了112單元通用垂直發射系統,能夠發射鷹擊-21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紅旗-9B防空導彈,以及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實現“一坑四彈”部署,火力密度全球領先。
在雷達系統方面,055型驅逐艦搭載了全球第一個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加上綜合射頻系統,它完全有能力同時追蹤數百個目標,主動引導導彈實施攔截,協調多平臺聯合作戰。
其一體化桅桿設計和復合材料應用極大幅度上降低了雷達的反射面積,增強了其隱身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航行途中,我國已經提前給澳大利亞做出了警示,但是澳大利亞卻在我國軍艦靠近后才意識到,由此可見055型驅逐艦的隱身能力有多強。
作為中國第四代驅逐艦,055型驅逐艦不僅是硬件飛躍,更代表著作戰理念的顛覆性創新,標志著我國海軍從“追趕者”向“規則制定者”轉變。
2022年時,我國就曾經只派出一艘南昌艦單刀赴會阿拉斯加直面美國海岸警衛隊巡邏艦,這充分展示了我國海軍對于自身武器的自信。
因此西方媒體猜測下一個像澳大利亞一樣被我國軍艦繞行的國家可能是美國,這個猜測是基于我國海軍實力整體上升的基礎而來,再加上我國之所以讓這支艦隊繞澳大利亞航行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示威。
我國目前最難解決的兩大問題一個是南海問題,一個是臺海問題,而這兩個問題都有美國的參與,如果沒有美國參加在其中,或許早就解決了,尤其是臺海問題,最近臺灣省臺積電大肆向美國投資,美國直接掌握臺灣省經濟命脈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大家在辱罵臺灣當局賴清德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美國這個罪魁禍首之一。
更何況中國和美國之間還有經濟領域的矛盾,美國不斷的壓制中國經濟發展,在人工智能以及芯片等重要領域進行遏制,所以憑借美國和中國現在的關系,如果中國想要開著軍艦在他們家門口晃一圈示威也在情理之中。
這就需要對比一下中美之間的海軍力量了。
美國如今有十一艘航母,七十艘核潛艇,從紙面數據上來看美國的海軍力量似乎比中國強的多,但請注意這只是紙面數據,美國看似擁有很多強大的武器,可是真正能夠使用的可不多,這主要跟他們武器的制造成本有關,制造成本太高,維護成本更高,大部分武器不是處于整修狀態就是處于維護狀態,真的要作戰的話可能最終比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
論建造軍艦的速度,美國絕對比不上中國,哪怕是美國的好盟友日本,也曾經直言不諱說美國的造船業已經落后于中國,我國建造軍艦的速度被世界稱為下餃子” ,幾乎是一艘接著一艘的建造。
反之來看美國,美國在造船業的發展可以說是一落千丈,設備老化,缺乏有經驗的技術工人,注重發展更高科技的軍艦,反而忽略了普通軍艦的作用。
從驅逐艦的數量上來比較,我國現役有055型驅逐艦八艘,052d型驅逐艦25艘,并且數量隨著建造流程的推進還在增長,而美國的伯克級雖說一共有68艘,但是其中絕大部分的驅逐艦都因為服役年齡超過了25年略顯老化,這幾年美國軍費緊張,恐怕也不會再花錢去繼續建造伯克級驅逐艦。
從戰斗機領域來說,我國現在手握殲20這個大殺器,再加上無人機,在海戰爆發后必然可以立刻奪取制空權,而且美國在海上作戰的方式是分布式作戰,這樣一來哪怕他們的火力很強大,分散后必然也沒有我國攻擊力強。
所以綜合來看我國如果真的要開著055型驅逐艦在美國附近航行,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是因為在海軍實力上沒有完全實現碾壓性的差距,另一方面則是美國和澳大利亞不同,澳大利亞說到底只是美國身邊的一個跟班兒,如果公然開著軍艦在美國附近這樣航行,說不定還會短暫的發生交火行為,這明顯不利于國際和平。
不過這并不影響我國艦隊繞澳大利亞給世界帶去震撼,但從這次演習當中也可以看出我國海軍的一些問題,例如遠洋航行演練過少。
這次航行之所以能夠讓世界感到震撼,絕大部分原因跟遠洋航行有關,我國的軍艦很少執行這種遠洋航行的任務,這也導致西方國家普遍認為我國軍艦只能在近海領域活動。
專家張軍社介紹說:“055導彈驅逐艦遵義艦編隊遠海訓練是中國海軍正常訓練活動的一部分,旨在提升遠海大洋行動能力,中國海軍應更多走向遠海,開展各種訓練活動,讓國際社會逐漸習慣,一些國家對于美國海軍長年累月在其附近海域航行習以為常,但對中國海軍在這些海域的正常航行仍然不太適應、不太習慣。”
這番話明顯就是實話,我國軍艦出去露面的次數實在太少,為了應對未來變化多端的國際局勢,我國海軍確實應該注重遠洋航行的能力。
當然歸根到底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和平和安全,無論我國今后在哪個地方進行演習,根本目的絕對不是挑起戰爭,而是彰顯大國實力,震懾他國,避免爆發戰爭。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澳國防部回應中國軍艦在南太航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