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向來是“火藥桶”級別的存在,很多爭端都在中東埋下了伏筆,實際上,不管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曾介入中東,如果在世界范圍內來看,中東可以說得上是兵家必爭之地。
眾多“棋手”都在這里落子,短時間內或許看不出什么,但時間一久自然就見分曉。而且中東各國之間的關系更是復雜難辨,今天是朋友,明天可能就是敵人。
像之前在中東地區,伊朗和沙特之間可謂是水深火熱,雙方都曾對對方進行武力威懾,可現在雙方之間的關系卻相當不錯。
——但在中東國家當中,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以色列。
按理來說,以色列作為外來者,侵占巴勒斯坦的土地,是整個阿拉伯世界國家的“頭號大敵”,這些年,伊朗沒少和以色列找麻煩,而且還搞“抵抗之弧”對抗。
更重要的是,伊朗和俄羅斯以及中國的關系相當不錯,中俄伊三角似乎堅不可摧,如果能夠一直維持這種關系,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將會得到全面的提升。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俄羅斯卻突然釋放出了一個令人錯愕的消息,那就是俄羅斯已經決定邀請以色列參加一年一度的5.9勝利大閱兵。
這種信號釋放的有些過于突然,讓很多巴勒斯坦人以及伊朗人都目瞪口呆。
要知道,俄羅斯向來支持阿拉伯國家,而以色列作為美國安插在中東的一枚棋子,自然也成為了俄羅斯所針對的對象。
就俄羅斯介入中東局勢這么多年以來,基本上都沒有給過以色列好臉色,可現在居然公開邀請以色列參加自己的大閱兵活動,這就讓人不得不想到,目前,美俄關系持續解凍的大背景了。
自從特朗普上臺后,和普京之間的交流愈發密切,雙方的談判也是持續向好,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有可能出現俄羅斯向以色列釋放善意的場面。
伊朗這個時候依然是徹底懵圈了,沒想到俄羅斯突然轉變了立場,這讓伊朗大使館此前所提到的“中俄伊三大角已經成立”之言論,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實際上,這種大三角理論,還是基于霸權主義視角下的產物,本質上還是搞結盟那一套。
但所有人都知道,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和一個或者兩個國家結盟去對抗另一個國家,和我們的立場不符。
而對于俄羅斯而言,或許有可能默認了這一理論的存在,但是從一開始,伊朗就并不在俄羅斯的結盟名單之上,因為伊朗真的是太過于弱小,很難帶給俄羅斯戰略利益。
所以這種理論本身就是不合邏輯的,因為真正的受益方只有伊朗自己,伊朗準備拉著中俄兩國來幫自己“打工”,可沒想到,最后被俄羅斯用現實打臉。
這和伊朗的弱小脫不開關系,事實上,中國人在兩千年就看清了伊朗的這個本質——當初張騫出使西域,就和伊朗產生了接觸,而當時我們把伊朗稱之為“安息”。
在提到安溪時,張騫有一個非常準確的評價,那就是:安息雖然是大國,可是安息的兵力非常弱,它對中國的財物非常感興趣;和大月氏等國相比,安息并不值得交往。
可以這樣說,伊朗確實是大國,歷史也是相當的久遠,可是從古至今一直都在不斷的被外來民族所征服,即便占據廣闊疆域也難以稱之為強國,“兵弱”似乎已經刻在了伊朗的骨子里,總是缺乏一種悍勇之氣。
就像兩伊戰爭總感覺像是在過家家,要知道兩伊戰爭作為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這場戰爭整整持續了七年又11個月。
可真正對于這場戰爭感興趣的軍迷并沒有多少,要知道像德軍的閃電戰,直到現在都是被重點研究的軍事戰術之一。
很多經典戰役,基本上每年都要被復盤好多遍,從“上帝視角”來觀摩學習,可兩伊戰爭卻總讓人提不起興趣,因為這場戰爭總結起來就是“菜雞互啄”。
這場戰爭以伊拉克部隊侵略伊朗土地為開端,之后戰爭就開始全面鋪開,盡管戰爭規模不斷擴大,但是戰場的整體形勢,并沒有呈現一邊倒的態勢,反而呈現僵持狀態。
等到戰爭周期過半后,雙方開始通過攻擊對方的經濟目標,來消耗對方的戰爭底蘊。要知道,當時伊朗和伊拉克都不是窮的叮當響的國家,畢竟有石油作為支撐,雙方的經濟實力相當不錯。
也正因為如此,軍火商們樂開了花,因為兩國都在拼命花錢買武器裝備,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源源不斷的運往伊朗以及伊拉克。
諸如蘇制米格-25戰機、美制F-14戰機、法制飛魚導彈等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都曾在兩伊戰場上使用過,可基本上并沒有讓局勢有多大的改觀。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志愿軍的表現,在面對美國所擁有的先進軍事裝備以及良好的后勤物資保障條件下,就連過冬棉衣都缺乏的中國志愿軍頂著巨大壓力把局勢徹底扭轉,在這樣的背景代入下,伊朗的戰斗力自然沒有辦法直視。
尤其在之后,美國把伊拉克的百萬雄軍給打蔫了,更加凸顯伊朗“戰五渣”的屬性。畢竟自己都有些打不過伊拉克,可轉過頭來,伊拉克直接讓美國按在地上摩擦,這種戰略關系轉換一下就能明白,伊朗也扛不住美國一招。
而這些年,之所以伊朗能夠頂著美國壓力樹立鐵血的形象,和俄羅斯的關系很大 ,畢竟俄羅斯還是不愿意讓美國在中東繼續擴大影響。美國只要對伊朗出手,俄羅斯自然有理由去干預。
再者說,當時伊朗還是有點水平的,不斷的在給以色列制造麻煩,通過給錢給武器裝備的方式,進一步滲透包括敘利亞在內的多個國家,所謂“抵抗之弧”就這樣出現了,可基本上沒啥用。
因為伊朗自己的先進裝備就沒有多少,兩伊戰爭把伊朗的經濟底子徹底打沒了,而在美國的各種遏制政策的影響下,伊朗的經濟自然也再沒有發展起來,所以伊朗伊朗忙活半天,對以色列的影響基本上為零。
伊朗看似口頭強硬,實則并沒有辦法奈何以色列,反倒是一次又一次的吃啞巴虧,再加上現如今伊朗內部似乎也有與美談判想法,這本身就意味著伊朗對俄羅斯的作用越來越小,疏遠伊朗這是遲早的事情而已,更何況,當敘利亞政權大變天之時,普京恐怕就已經對伊朗失望了。
所以這次普京邀請以色列參加勝利日活動,本身就意味著“親以棄伊”將成定局。
事實上,哪怕這些年伊朗能夠拿出一件拿得出的正事,普京恐怕也需要好好考慮一下,可偏偏伊朗并沒有值得挽留的價值。
這下伊朗應該感覺到危機了,伊朗內部對美態度十分微妙,外部俄羅斯撤離意愿非常強烈,如果伊朗繼續向美釋放強硬態度,恐怕就真的會挨收拾。
沒有倚仗的伊朗就應該考慮一下如何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了,不行就學一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政治手法,看看土耳其是如何做到在大國環繞下輾轉騰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