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1日晚,第十五屆全運會乒乓球女子團體資格賽D組第二輪在河北隊與云南隊之間展開,女單世界排名第一的孫穎莎以3比0(11比5、11比1、11比2)橫掃云南隊小將王宣貽,幫助河北隊以總比分3比0鎖定小組賽兩連勝,整場比賽僅耗時50分鐘,展現了職業頂尖選手與青少年運動員之間的巨大實力差距,然而有意思的是,孫穎莎本場比賽的對陣王宣貽,年僅12歲,是一名讀六年級的小學生!
首盤雙打中,何卓佳和王添藝組合以11比7、11比5、11比3輕取隋笑然與羅可為河北隊先拔頭籌,次盤焦點戰中,孫穎莎的進攻節奏完全主導比賽:第一局孫穎莎開局4比1領先,通過長短球結合控制節奏,以11比5先聲奪人;第二局,在0比1落后的情況下,孫穎莎連得11分完成“清臺”,以11比1刷新單局懸殊比分紀錄;第三局,王宣貽雖嘗試調整發球策略,但仍被孫穎莎以11比2終結比賽,三局總得分僅8分,盡管遭遇慘敗,王宣貽賽后仍展露燦爛笑容,據現場觀察,孫穎莎在賽后主動擁抱對手并給予鼓勵,這一畫面引發社交媒體熱議,知情人士透露,王宣貽實為孫穎莎的忠實粉絲,賽前曾表示“與孫穎莎交手有點緊張,爭取比賽能拿3分!”看來是很好地實現了自己的賽前目標
咱們簡單介紹下六年級的乒乓小將王宣貽,王宣貽出生于2013年,今年才12歲,正在讀小學六年級,目前是云南省隊青少年梯隊成員,本場比賽三局共得8分,算是超額完成了她在賽前的預期目標!這位扎著馬尾辮的少女選手,在比賽中展現了與年齡不符的心理素質,面對世界第一的凌厲攻勢,她多次嘗試側身搶攻和反手快撕,雖因力量與經驗不足未能得分,但其戰術意識已初現雛形,云南省隊教練表示,此次參賽旨在“以賽代練”,讓青少年選手感受大賽氛圍;作為賽事焦點人物,孫穎莎賽后接受采訪聲稱:“王宣貽比我小一輪,確實很小,加油!
再來談談孫穎莎的全運會征戰史,自2017年首次亮相全運會以來,孫穎莎的征途更像是一部充滿突破與蛻變的傳奇史詩,從初出茅廬的青澀小將到如今的世界第一,她在全運賽場的每一步都鐫刻著技術與心智的雙重飛躍;2017年是她鋒芒初露的起點,彼時年僅17歲的孫穎莎以黑馬之姿闖入全運會舞臺,盡管尚未躋身國乒主力陣容,但她在女單賽場連克強敵闖入八強,其標志性的正手暴力弧圈球已初顯鋒芒,女團比賽中,她與河北隊隊友并肩作戰,最終摘得季軍,這次征程雖未問鼎最高領獎臺,卻讓全國觀眾記住了這位打法兇悍、眼神堅毅的少女,時任國乒教練劉國梁評價其“具備頂尖選手的潛質,未來可期”
2021年是孫穎莎突破瓶頸一年,經歷四年磨礪,在陜西全運會上迎來職業生涯的關鍵轉折,女單決賽中,她與王曼昱展開巔峰對決,最終以亞軍收官,這場被球迷稱為“神仙打架”的比賽,展現了孫穎莎技術體系的全面進化,反手相持能力顯著提升,前三板控制更趨細膩,戰術組合也從單一強攻轉向多元化布局,而在混雙賽場,她與搭檔王楚欽默契配合,為中國乒乓球隊奪得歷史性的全運會混雙首冠,此時的孫穎莎已從“潛力新星”蛻變為“團隊核心”,其心理抗壓能力在關鍵分處理中展露無遺,那么轉眼到了2025年,孫穎莎已成為全運會公認的王者
孫穎莎與王宣貽這場看似實力懸殊的比賽,實則蘊含著中國乒乓球長盛不衰的深層密碼,王宣貽的登場印證了“全運練兵”機制的有效性,通過讓青少年選手與頂尖運動員直接對話,既加速了新生代成長,也維持了人才金字塔基座的厚度,這種“傳幫帶”模式,正是中國乒壇持續領先的核心競爭力;而孫穎莎在比賽中展現的不僅是技術碾壓,更有冠軍胸懷,主動收斂攻勢避免11比0、賽后擁抱鼓勵等細節,體現了頂級運動員的社會責任感,這種體育精神的傳遞,比獎牌更具深遠意義
除此以外,小學生選手登上全國性賽場,是因為根據競賽規則,未滿18歲運動員可以報名參加全運會成人組比賽,但不得再參加青少組比賽,這一規則也打破了專業競技與大眾體育的壁壘,也算是體教功能結合的生動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