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集團的目標是五年內讓安踏品牌海外市場的業務占比達到15%。
文|馬蓮紅
體育大生意發自香港
3月19日,中國體育用品集團安踏(02020)公布2024年業績:集團總收入達到708億元,同比增長13.6%,首次突破700億大關。加上旗下亞瑪芬體育2024年實現的372.6億元收入,安踏體育和亞瑪芬體育雙輪驅動,總收入1085.78億元,相比2015年111億元實現近10倍的增長,領跑行業。
安踏集團早在2019年市值突破1700億港元時,就成為了全球第三大體育用品集團,但當時營收規模距離前兩個品牌依舊有不小差距。如今,“安踏+亞瑪芬”營收直追而上,維持多年的全球運動品牌競爭格局恐怕即將生變。
安踏集團多品牌矩陣全面開花
2024年,安踏集團股東應占溢利創新高,同比增長16.5%至119.27億元。亞瑪芬今年首次分回2億人民幣正利潤。
集團總體毛利率為62.2%,下降0.4個百分點,主要是安踏品牌毛利率下降0.4個百分點,FILA品牌毛利率下降1.2個百分點,主要因加大商品研發和創新投入。
安踏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賴世賢回顧了2024年行業市場和業務發展情況:2024年消費市場呈現三個特點:一是消費者分化持續,高端市場消費較好,大眾市場以走量為主;二是個別品類有發展機會,如跑步、戶外、網球、高爾夫球等品類增速超兩位數;三是渠道分化,線上線下都需重新布局,成熟品牌海外發展良好。
體育用品行業也有三個特點:全球市場前五大品牌市場份額集中度上升,安踏集團與亞瑪芬集團雙輪驅動使全球市場份額升至全球第三;中國市場集中度有所下降,安踏和FILA份額上升,部分國際品牌份額下降;好商品跑贏行業,安踏集團各品牌新品帶動集團成為中國市場份額第一,戶外垂類品牌也因好商品實現高增長。
分品牌來看,安踏品牌收入335.2億元,同比增長10.6%;FILA品牌收入266億元,同比增長6.1%;以迪桑特、可隆為首的其他品牌收入106.8億元,同比增長53.7%。
安踏單品牌在2024年經營利潤同比增長4.5%至70.35億元。從規模看,2024年安踏的營收,已經追上了2019年整個集團。
單位:億元,體育大生意制圖
筆者認為,在存量市場競爭下,安踏能夠有如此體量的增長,更多原因是CEO徐陽“品牌向上、價格向下、市場向外”跑贏了市場。
產品端,安踏創造了多個暢銷產品:安踏歐文一代(KAI 1)、安踏膜、風暴甲等。
更多消費者感知到了安踏——ARENA安踏競技場、SV安踏作品集、CAMPUS安踏校園、超級安踏以及安踏0碳使命店,這些不同版本的門店匹配了不同的貨品,滿足了更多消費群體的需求。
例如「安踏冠軍」店,最初主要是售賣奧運冠軍同款,之后將戶外越野融入其中,近年來安踏冠軍贊助了港百、高黎貢山徑賽等知名越野賽,簽約贊助了游培泉等知名越野選手,成為越野圈中的一股新勢力。據介紹,安踏冠軍店的店效已經超過50萬元,集團今年會大力發展安踏冠軍,因為其業務模式已經比較成熟。
「超級安踏」是安踏的新嘗試,因為種類豐富被網友稱為“迪卡踏”,主要是為消費者提供全品類、全季節和全年齡段的產品以及自助式購物體驗。「超級安踏」在上海、西安等城市已經試水一段時間,據介紹,「超級安踏」兒童及家庭客流占比達4成,女性進店客流比例亦超于5成,均顯著高于傳統門店。部分「超級安踏」門店的店效已達傳統門店的3倍。
2024年FILA的增長從服裝轉向鞋類為主導:鞋類商品增速超兩位數,2024年銷量達2300萬雙。FILA兒童心智產品保持健康增長,鞋子、書包等品類受市場歡迎,FILA FUSION在新戶外、配件等增量品類上取得突破。從營銷角度看,FILA的營銷重心依舊在高端運動和運動時尚兩方面,不久前還簽約了高爾夫一姐殷若寧。
單位:億元,體育大生意制圖
預計2025年FILA在高質量增長的大背景下,保持利潤率在25%左右。集團管理層透露,下個月FILA將會公布重要的變革舉措。
與此同時,迪桑特、可隆等其他品牌,也正式成為集團的第三個百億品牌,預計2025年兩個品牌增長會超過30%。
單位:億元,體育大生意制圖
2024年迪桑特收入增長超35%,活躍會員超140萬,店效超5000萬元的有21家門店,超1億的有5家。子品牌和品類穩健發展,迪桑特高爾夫在高端市場地位穩固,品牌力位列第一,兒童高端模式初步建立,2024年底迪桑特兒童店達16家,單店月均電銷超50萬元。
可隆是2024年增速最快的品牌,增長超60%。2024年可隆簽約了醉心戶外運動的胡歌,提升品牌認知度,其鞋類流水翻倍增長,防水夾克等爆品流水增速超百分百。過去可隆的重心在北方,2024年可隆加大了市場拓展,2024年南方店鋪同比增加27家,達90家。
在這次財報會,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亞瑪芬集團董事會主席丁世忠談到了對兩大品牌的長期規劃,表示不會盲目開店,而是堅持高端小眾的定位,為了保證品牌價值,未來不計劃將利潤率提得過高,而是會加大產品研發投入,讓這兩個品牌更有價值。
“我非常珍惜兩家集團擁有這么多的好品牌,我們也會根據消費者差異化的需求,照顧好每個領域的消費者,通過差異化應對、好產品,滿足消費者不斷細分的需求。”
“不是每個品牌都做安踏,也不是每個品牌都做迪桑特,做始祖鳥。不同品牌,我們不同細分定位很清晰,我們要用準確定位、超級好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
將千元價格打下來,安踏20億砸研發制造好產品
2024年是安踏正式推行全球化戰略的第一年。在財報中,安踏并未單獨列出海外營收情況,但公布了最新進展:
截至2024年12月底,安踏已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泰國、文萊及尼泊爾等市場成功布局,隨著安踏集團布局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市場,業務將覆蓋東南亞及南亞地區的近20個國家的20億人口。同時,迪桑特也已成功進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市場。安踏還成立了中東公司,準備加大拓展中東海外市場。
在歐美市場,安踏主要通過歐文系列產品拓展,已經進入歐美的主流渠道110家,通過這些產品打開品牌力。集團的目標是五年內讓海外市場的安踏品牌業務占比達到15%。
安踏的千億里程碑,標志著中國運動品牌正在重塑全球體育用品市場的游戲規則,在筆者看來,科技將是安踏突破全球化的最大依仗。
從財報數據看,安踏集團本年投入研發20億,研發支出增長20%。2024年牽頭成立體育用品產業聯合創新體,搭建全球開放式創新生態網絡,包含6大設計中心、70所高校、250個專家及幾百個供應商。
這種投入正在直接轉化為安踏產品端的爆發:PG7跑鞋的百萬銷量,風暴甲的單品爆款、本質上是對“技術普惠”戰略的驗證——將國際品牌千元級產品的功能性(如防風防水、輕量化中底),通過自研技術壓縮至百元價格帶。
據安踏財報會披露,一款風暴甲的銷量一年超過100萬件,去年7月發售的PG7跑鞋,半年內銷量達200萬雙,今年有望單款突破500萬雙。
安踏帶來的材料革命,安踏膜、冰膚科技等專利技術,正在打破國際品牌對高端功能面料的壟斷。以風暴甲為例,其自主研發的“動態防護系統”成本較同類進口材料降低40%,卻實現防水性能提升30%,這種“性價比技術”成為搶占大眾市場的關鍵。
從供應鏈來說,安踏自有的供應鏈也讓其能對市場有更快反饋、更高毛利率。如同CEO徐陽所言:“安踏的價格有可能是整個集團最低的,但它也是整個集團中最有可能成為一個偉大品牌的。”
不久前亞瑪芬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財報,亞瑪芬體育全球首席執行官鄭捷透露,2024年亞瑪芬拿到了25億美元融資,讓資產負債表有了很大改善。自2019年并購亞瑪芬以來,主要通過三方面努力——改變亞瑪芬原先的矩陣式管理模式為品牌模式、將直面消費者的DTC渠道從25%提升至44%、以及在中國市場建立一個成熟的零售和品牌的運營體系,讓公司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亞瑪芬中國從全球的5%提升到25%,展望2025年,亞瑪芬運營利潤率會有50個基準點的改善。
安踏的千億雙輪,轉動的或許正是這樣一個新時代。
注:本文所用圖片來自安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