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深夜,特朗普一聲令下,部署在紅海的"杜魯門"號航母瞬間化身戰(zhàn)爭巨獸。大批F/A-18艦載機呼嘯升空,對也門首都薩那展開地毯式轟炸。胡塞武裝總部大樓在精確制導炸彈下化為廢墟,防空系統(tǒng)雷達站迸發(fā)出刺目火光。但這場看似"精準"的打擊,卻在平民區(qū)撕開血腥傷口——胡塞武裝衛(wèi)生部16日公布的數字令人觸目驚心:31條生命消逝在瓦礫堆中,101名傷者擠滿臨時醫(yī)院,其中不乏婦女兒童的哭喊。
面對美軍的暴行,胡塞武裝展現(xiàn)出驚人的戰(zhàn)斗意志。在空襲后48小時內,他們連續(xù)三次發(fā)動反擊,72小時內完成四輪飽和攻擊。最震撼的當屬18日凌晨的"導彈雨"——18枚反艦導彈與1架自殺式無人機組成攻擊編隊,突破美軍"宙斯盾"防御系統(tǒng),在"杜魯門"號甲板上方炸出沖天水柱。
這場看似突發(fā)的軍事沖突,實則是特朗普政府精心設計的政治棋局。明面上,美國以"維護紅海航運自由"為由出手,指責胡塞武裝襲擊商船影響全球貿易。但細究根源,矛頭直指伊朗——作為胡塞武裝的最大金主,伊朗每年向其提供數億美元援助。
面對美國的挑釁,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強硬表態(tài):"我們絕不會向霸凌者低頭!"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則呼吁立即停火,強調"武力只會讓中東陷入更深的泥潭"。耐人尋味的是,英法德等傳統(tǒng)盟友集體保持沉默,這種"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折射出西方陣營的裂痕。
看似強大的"杜魯門"號航母戰(zhàn)斗群,實則暗藏隱憂。持續(xù)的高強度作戰(zhàn)消耗著導彈庫存,而胡塞武裝陸基導彈的威脅如影隨形。歷史總是驚人相似:拜登時期對也門的空襲未能遏制胡塞導彈發(fā)展,如今特朗普同樣陷入"越打越強"的怪圈。
當導彈的尾焰照亮紅海夜空,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軍事力量的碰撞,更是霸權主義與反抗精神的較量。特朗普的軍事冒險能否如愿?伊朗會否直接下場?俄羅斯又將如何平衡?這場沖突已超越單純的地緣博弈,成為檢驗國際秩序的重要試金石。各位讀者朋友,您認為美國該如何在中東破局?歡迎在評論區(qū)留下您的真知灼見!
當地時間3月18日凌晨,也門胡塞武裝用18枚彈道導彈在紅海掀起驚濤駭浪,直撲美海軍"杜魯門"號航母戰(zhàn)斗群。這場由特朗普親自點燃的戰(zhàn)火,正將中東局勢推向失控的深淵。
筆者注意到,這已不是美軍首次在也門制造人道主義災難。2016年拜登任內的一次空襲就曾誤炸婚禮現(xiàn)場,造成140名平民死亡。如今特朗普重蹈覆轍,用"反恐"外衣包裹的炸彈,炸碎的卻是無辜者的生活。
這支曾讓沙特聯(lián)軍頭疼八年的游擊武裝,如今展現(xiàn)出正規(guī)化作戰(zhàn)能力。他們改良的"巴德爾-F"彈道導彈射程達15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超過5馬赫。更令美軍膽寒的是,胡塞武裝已掌握"蜂群戰(zhàn)術",能同時操控數十架自殺式無人機實施飽和攻擊。正如胡塞發(fā)言人薩雷亞所言:"我們的導彈能打到以色列,就能打到美國航母!"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精明:通過打擊胡塞武裝向伊朗施壓,迫使其在核談判中讓步。白宮官員私下透露,特朗普曾放言"若德黑蘭不重回談判桌,美軍導彈將直指伊朗核設施"。這種"敲山震虎"的戰(zhàn)術,與此前空襲敘利亞機場、刺殺蘇萊曼尼如出一轍。
筆者觀察到,中東地緣政治正發(fā)生微妙變化。沙特與伊朗在中國的斡旋下實現(xiàn)和解,敘利亞重返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土耳其與埃及關系回暖。美國在中東的傳統(tǒng)影響力正被新興力量稀釋,特朗普的軍事冒險恰似困獸之斗。
更尷尬的是,美國在中東已淪為以色列的"戰(zhàn)爭代理人"。當以色列違反停火協(xié)議時,美國選擇為盟友"擦屁股";當胡塞武裝為巴勒斯坦伸張正義時,美國卻舉起屠刀。這種雙重標準,徹底撕碎了"世界警察"的偽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