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俄烏沖突已進入最后階段,戰火的硝煙雖然尚未完全散去,但烏克蘭的戰后重建計劃已被提上日程。
作為全球基建領域的“領軍者”,中國是否會參與烏克蘭的重建,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澤連斯基希望中國能參與烏克蘭的戰后重建】
不久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公開講話中表示,希望中國能在烏克蘭的和平與重建過程中提供幫助。
澤連斯基為何如此看重中國?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安全保障的需求。烏克蘭的重建不只是蓋房子、修路那么簡單,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保證這些重建成果不會被再次炸毀。
澤連斯基清楚,西方不會真正替烏克蘭兜底,而美國更關心的是如何從烏克蘭身上榨取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他希望能有一個大國給予幫助,至少在外交上給烏克蘭提供一些緩沖,而中國正是理想選擇。
中國不會直接介入烏克蘭的安全事務,但中國在全球外交場上的影響力不容忽視。如果烏克蘭能借助中國的影響力爭取更好的國際環境,至少能降低未來再次爆發沖突的可能性。
而且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中國與歐洲的經濟聯系十分緊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俄烏沖突的“調停者”,有助于地區穩定。烏克蘭顯然希望借助中國的外交影響力,增強國際社會對烏克蘭安全的關注度,避免重建成果再次被戰火摧毀。
【烏克蘭戰后重建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第二,經濟與基建能力。烏克蘭的戰后重建,缺的不是規劃,而是資金和技術。
據聯合國估算,烏克蘭未來十年的重建成本高達5240億美元,僅住房重建就需要840億美元。更不用說交通、電力、農業等領域的損失,每一項都以百億美元計算。
面對如此龐大的資金缺口,西方國家雖然口頭承諾支持烏克蘭,但至今尚未拿出明確的重建計劃。而中國作為世界基建領域的領軍者,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和技術經驗,能夠在公路、鐵路、電力、住房等方面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說白了,在重建烏克蘭這件事上,中國是最靠譜的合作伙伴。
那么,中國是否愿意參與烏克蘭重建呢?中方對此給出了肯定答案。近日,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署新聞發言人李明近日明確表示:“中國愿繼續根據當事方的意愿,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其中也包括參與烏克蘭未來重建的工作”。
中方的這一句話,無疑能讓烏克蘭政界松口氣。相比西方的拖延和口頭承諾,中國的表態更加務實,至少讓烏克蘭看到了希望。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我們愿意幫助烏克蘭重建,主要是出于人道主義立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四批人道主義援助,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署新聞發言人李明】
但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對烏克蘭的援助不包含政治意味。中國一直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也不會因烏克蘭的重建而卷入任何地緣政治斗爭。我們可以提供幫助,但不會成為任何一方的棋子。
澤連斯基此前曾暗示,希望中國在重建過程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甚至成為烏克蘭領土完整的“維護者”。但這種期待顯然是不現實的。烏克蘭不能將自身利益與中國利益進行捆綁,更不能指望中國在安全問題上直接站隊。
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始終是獨立自主的,我們關注的是自身的全球戰略布局,而不是被任何一方裹挾。烏克蘭必須明白,真正的安全從來不是依賴外部勢力,而是基于理性務實的外交平衡。如果繼續寄希望于某個外部國家介入自身安全事務,而不主動調整自身戰略,那么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被動。
總之,中國愿意參與烏克蘭戰后重建,和澤連斯基口中所謂的“安全保障”,完全是兩碼事。烏克蘭應該學會從現實出發,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國際局勢,而不是沉溺于對外部救贖的幻想,否則最終只會再次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