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19射高600公里,是美制“薩德”的4倍。據南華早報等多家媒體報道,紅旗-19導彈的射高居然達到了600公里,在珠海航展上我們看到了這枚導彈,而且進行了詳細的解說,當時認為這枚導彈防空防天一體化,是所有防空武器裝備中能力最強,覆蓋范圍最大的一種武器裝備。
美國“薩德”武器裝備號稱是戰(zhàn)區(qū)高空末段,是美國反導武器末段的重要武器,現在看紅旗-19已經把“薩德”150公里的最大射高超越了整整4倍,也說明我們這款武器裝備在防空防天兩個方面都有重大作用。
之前對于各類武器裝備的攔截,一般是大氣層內和大氣層邊緣采取動能或者其他殺傷方式進行攔截,目標是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但是如果攔截高度越高,這樣掩護范圍就會越大,有一定高度,大家可以畫個圈做個數學題。這樣對于地面目標的掩護能力和掩護半徑就會大幅度增加,如果能夠在更高的高度上對目標進行多層次攔截,這樣攔截效果將會進一步提升。
比如現在彈道導彈在末端有機動、有隱身還有變軌,而如果通過一枚導彈搞攔截,這個概率有可能是有限,但是如果在下落過程中有多次機會可以用多枚導彈去攔截,概率一定會上升,當然了這是數學題,這個算得好能夠讓我們的攔截概率更合理。
所以總的感覺,我們在不同高度上通過增加攔截的高度,然后提高攔截點位的概率,這樣可以讓我們攔截效果有明顯的提升與發(fā)展。之前美國“薩德”,無論在以色列部署,包括在韓國部署,號稱都是能夠對彈道導彈構成較強的攔截能力,對巡航彈有較強的殺傷能力,當時是美國戰(zhàn)區(qū)高空末段唯一的武器,那么現在中國是“不干則已,一干驚人” 而且把射高從“薩德”150公里高度就大氣層邊緣結合部提升到600公里,說明我們在動力技術、雷達技術包括攔截技術方面,有了重大進步與發(fā)展。
所以在航展上我們對這枚導彈表現出了高度的關注,特別是在導彈的構型,導彈發(fā)射車,包括編組方面都進行了詳細介紹。如果按照南華早報所聲稱600公里攔截高度,的確讓我們感覺到新的攔截方式,包括巨大攔截空間所帶來的掩護效果很震撼,一把大傘在狂風暴雨中足可以保護國土安全,所以也是要地防空重要武器裝備。
下一步如果通過更新換代,在海基包括我們055,包括052D等新型艦艇上使用,這樣中國海基中段攔截武器裝備將有大幅度提升與發(fā)展,這樣做到一彈多型、一彈多用,實現對各種戰(zhàn)略武器的高效攔截,所以戰(zhàn)略防御能力它也是國家戰(zhàn)略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