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有言:“巧詐不如拙誠?!?/p>
什么意思呢?“巧詐”指工于心計的虛偽手段,“拙誠”則是笨拙卻真誠的態度。翻譯過來就是再精巧的欺詐,也不如質樸的真誠可靠。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確實通過“巧詐”獲得短暫的利益。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這些都只是暫時的。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這些“巧詐”總有一天是會被識破的,一旦被他人知道,那么得到的就是別人的懷疑和不信任。
可能有的人會說,我的手段高明別人根本就發現不了。越是這樣越是在自欺欺人。是啊,不管是做人、處世、為政,誠信永遠是關鍵。
正如北宋奸臣蔡京深諳權謀之道,曾用"豐亨豫大"的謊言哄得宋徽宗大興土木,卻在金兵鐵騎踏破汴京時,被憤怒的百姓活活餓死在流放途中。
歷史長河中,那些機關算盡者往往在短暫的得意后,迎來更慘痛的敗局。就像精心搭建的紙牌屋,越是追求精巧復雜,越容易在某個細微的震顫中轟然倒塌。
當代社會也不乏這樣的"聰明人"。某網紅餐廳用預制菜冒充現炒,用刷單制造虛假繁榮,卻在真相曝光后遭遇口碑雪崩;職場中靠剽竊創意上位的新人,終究在需要真才實干的崗位上原形畢露。
正如《圍爐夜話》所言:"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巧言令色或許能贏得一時青睞,卻筑不起信任的長城。
反觀商鞅在變法時發生的"徙木立信"的故事至今令人動容。當他在南門豎起木頭宣布"移至北門賞十金"時,百姓皆以為詐。直到獎金增至五十金,才有人嘗試搬運。
商鞅當即兌現承諾,用最笨拙的方式建立起變法最堅實的信用根基。這種"寧失千金,不失一諾"的拙樸,反而成就了流傳千年的政治智慧。
是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告訴我們,有些事情需要都是需要守住底線的。如果底線守不住,那么最后的結果就是“一招走錯,滿盤皆輸?!?/p>
正如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說棋品如人品,說得也就是誠信。在《紅樓夢》里面有這樣一段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p>
確實,一個人可以不信命,但不能不信因果。那些用欺騙得來的東西,看似當時擁有了??墒窃谑虑閿÷吨蠖际菚サ摹?/p>
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都應該要明白為什么“巧詐不如拙誠”。的確,那些自以為自己能夠騙得了所有人。
他所用的伎倆都是行不通的,只是被揭穿的時間或早或晚。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到最后得到的只能夠是身敗名裂。
很多事情也都在告訴我們這一點。當你欺騙的手段被所有人知道后,得到的結果只能是人人喊打。
就好像那些靠欺騙獲得一定流量的“網紅”。當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騙局時,這個時候不管他換了多少次“馬甲”都不可能重新成功的。
就在于不守信用的行為從來不是一件小事。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誠信,那么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基礎。因為早晚會因此失敗。
正如我們都知道“狼來了”的故事。當你的誠信沒有了,真正發生事情的時候,就真沒有人在相信你的。到時候再明白已經為時晚矣。
所以,我們都應該要明白,人間最頂級的處世智慧,不過“誠信”二字。正如《道德經》所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