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很多省份的家長都在談論2025年中考內容發生的變化,畢竟這變化關系著未來很多孩子們是否能升上高中。而北京的中考變化,非常的典型,錄取總成績滿分510分,計入成績的統考科目只有6門,這意味著歷史、地理、化學、生物學這“小四科”直接被“踢出”了北京中考總分計算行列。
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先說結論,這是好事。但是好事的背后還要家長和孩子們有清醒的認識。
“小四科”地位大洗牌以前,在中考里也是占著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中考不同于高考,你想上好高中,就要盡量滿分,雖然題不難,但是畢竟全面,如果有一門拖后腿,基本就跟好高中說拜拜了。
現在直接不計入總分了,對于一些偏科的學生來說是一大利好。甚至不少學生和家長一聽這消息,覺得這下輕松多了,少學幾門課,壓力能小不少!
尤其是那些本來就不太擅長這幾門科目的同學,也能把學這幾門課的時間都省下來,去攻克其他科目。可事情真的有這么簡單嗎?
大家要知道,孩子學習,大部分孩子學習的目的還是高考。“小四科”初中弱化可不意味著技能“躺平”!有網友說:“不計分可不能不學,否則高考可能吃大虧!”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中考就像是一場選拔賽,它決定了你能不能進入理想的高中,而高中又是通往高考的捷徑。
高一的時候,學生們要學習9個科目的,化學、地理、生物哪個都是基礎,而且還要進行選課。特別是化學,它可是理科中的“理科”,甚至高考選課不選化學的話,就沒有辦法報工科了。
要記住,理科思維,從初中就得抓起。不計分不是不學,而是要學懂學明白了,給高中打基礎,甚至現在國家層面上就是在重視理工,弱化文科。而理科思維就像是一把萬能鑰匙,它能幫學生打開未來職業的大門。
就拿化學來說,它需要我們具備邏輯推理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在初中學習化學的時候,我們會接觸到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通過這些實驗,我們可以學會如何觀察現象、分析問題、得出結論。這種思維方式到了高中,甚至到了大學,都是非常有用的。
當然,筆者建議,也要分一定的情況,譬如成績中等,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多花精力去學了地化生,但可能就只進一個一般的普高,甚至可能進職高;二是應付這幾門,集中精力攻中考科目就能上重點高中。那肯定要主攻中考,再說高考。
但是,如果成績中上,就要文理都要押注,初中都要學都要考,考生可以根據文理科成績,哪個分數高就選擇哪個去報高中,高中同樣也都要學,哪個分數高就選擇哪個報考大學,這樣考生就有了雙重保障。
可是其中也隱藏著一定的問題,因為從之前的經驗來看,中考要是不考這四門,哪怕學生想學,基本上學校都不會好好重視,少教甚至不教。以目前的課程為例,音樂課美術課根本就是擺設,三天兩頭被老師占去上語數外,體育課好點,畢竟中考還有體育。小四門不考了,它們可千萬別步音樂美術的后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