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醞釀多年的軟件國產替代計劃也逐漸落實。
文 |動點科技
作者|黃塵
排版|Miziko
本文預計閱讀時長9分鐘
華為正在經歷全球化進程中最漫長的寒冬。從被質疑設備安全性到安卓系統斷供,從芯片代工渠道封鎖到光刻機進口受限,這家中國科技企業十年間承受著來自多國的技術圍堵。當合作運營商臨陣毀約、海外5G訂單接連流失時,華為手機銷量曾從全球第二跌出前五,甚至不得不剝離經營多年的榮耀品牌。
但沉默的蟄伏期里——被列入”實體清單”的第六年,搭載自研芯片的Mate 60悄然引爆市場,鴻蒙系統開啟系統的國產替代,星閃技術突破藍牙功耗瓶頸。當國際供應鏈的高墻越筑越高,這家公司從被動防御逐漸轉向主動突圍。
初步圍堵
2012 年 10 月 8 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表報告,稱華為和中興通訊的設備可能被用來針對美國民眾進行間諜活動,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而這些美國議員們甚至還向加拿大、歐盟等盟國發出呼吁,希望“慎重考慮”自身安全利益,對華為、中興通訊進行封殺。
加拿大官方也暗示,華為可能被排除在加拿大政府網采購計劃外。隨后,英國議會情報和安全機構則宣布,“全面審查”華為,以評估其是否適合參與英國通訊基礎設施建設。而澳大利亞早在年初便公開拒絕華為投標總價值達375億美元的全國性寬帶網絡項目。
有報道稱,歐盟國家出現是否允許中國公司參與5G網絡建設的問題源于美國對華為的指控。
2018年 1 月,與華合作的美國運營商 AT&T 突然單方面取消了合作,導致華為旗艦機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泡湯,隨后 Verizon 等運營商也終止了和華為的合作。
2020年,歐盟總部布魯塞爾發布建議,要求將華為等設備供應商排除在歐盟地區5G網絡建設的供應鏈之外。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于2019年11月22日通過一項決定,將華為認定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并禁止美國農村地區運營商使用通用服務基金(USF)購買華為設備。12月5日,華為在美國法院提交起訴書,請求法院認定FCC有關禁止華為參與聯邦補貼資金項目的決定違反了美國憲法和《行政訴訟法》。但這次起訴被美國法院駁回了。
2020年2月19日,路透社報道,美國地方法院法官阿莫斯·馬贊特(Amos Mazzant)在一份長達57頁的裁決中做出了對美國有利的裁決,稱美國國會有權禁止聯邦機構及其承包商從華為購買產品。
當年,彼時華為在美國面前自然是蚍蜉撼樹。轉而將國際市場拓展轉向歐洲、亞洲等非美主導區域,并加速自主研發芯片和操作系統,啟動“備胎計劃”,將原本作為備份的自主研發芯片和技術全面啟用,以確保華為產品的連續供應和戰略安全。
日前,歐洲動態網援引掌握的一份歐洲議會的文件報道稱,至少14個歐盟國家不想在發展5G網絡方面減少對中國華為和中興公司設備的依賴。該文件指出:“歐盟14個成員國尚未對構成重大安全威脅的高風險(5G設備)供應商出臺任何限制?!?/p>
此外,據丹麥斯特蘭德咨詢公司數據顯示,17個歐盟國家“未完全遵守”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將中國設備供應商排除在5G網絡建設之外的建議。
“實體清單”加緊打壓
2019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稱將華為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清單”?!皩嶓w清單”被認為是美國出口管制的“黑名單”,被列入的實體需要獲得美商務部頒發的許可證,才能購買美國技術。美國企業可以申請向這些被列入名單的公司出售產品,但美國政府會抱著拒絕的態度審視此類申請。
2020年8月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一個月后,美國開始限制臺積電、三星等非美企業代工華為芯片,徹底切斷7nm及以下先進制程供應。其后,谷歌終止華為在海外銷售的產品獲得安卓系統更新和GMS服務許可,全球移動設備賴以生存的ARM也暫停技術授權。
由于美國商務部主導對華半導體出口限制,荷蘭和日本等國在美國的授意下,逐步減少了對華光刻機的出售,尤其是具有最先進的極紫外(EUV)光刻機技術的ASML。
在被列入“實體清單”后,華為手機等產品銷量大滑坡,從各大排行榜上極速跌落。2020年11月17日,為了保住中低端手機業務的華為集團正式對出售榮耀業務發布了聲明。華為表示,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對于交割后的榮耀,華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蟄伏三年后,在2023年8月29日中午,華為在未正式發布的情況下,突然在華為商城上線Mate 60 Pro手機,隨后引發官網的搶購熱潮。
重新崛起的華為終端業務迅速回血。2024年一季度,華為經歷13個季度后重奪中國大陸手機市場第一,在Mate及nova系列助推下,出貨量達1170萬臺,同比增長70%,市場份額達17%。
另一方面,華為醞釀多年的軟件國產替代計劃也逐漸落實。2024年10月22日,華為原生鴻蒙操作系統正式發布,這也是繼蘋果iOS和安卓系統后,全球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此次發布的原生鴻蒙,實現了系統底座的全部自研,系統的流暢度、性能、安全特性等提升顯著,也實現了國產操作系統的自主可控。
五年前華為被禁令制裁后,藍牙聯盟隨之“除名”華為。而現在,功耗僅藍牙60%的星閃技術(NearLink)通過融合5G極化碼技術,重構了無線通信的底層架構。星閃技術已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經過5年的發展,華為自研的麒麟芯片重出江湖,雖然沒有向外界披露太多信息,但是其確保了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的成功上市。此外,海思還在AI算力領域不斷突破,推出昇騰系列產品,成為國內重要的AI芯片供應商。
全力圍堵
由于美國政府持續施壓,2024年1月2日,ASML發布聲明稱,荷蘭政府部分撤銷了此前頒發的NXT:2050i和NXT:2100i光刻機在2023年發貨的出口許可證,這將對ASML在中國的個別客戶產生影響。
2024年4月,美國政府試圖要求ASML切斷對中國已售光刻機的維護服務,試圖通過”設備慢性死亡”遏制中國芯片產能。同年9月荷蘭政府調整出口許可規則,將TWINSCAN NXT:1970i/1980i兩款DUV光刻機的審批權從美國移交荷蘭。
2024年5月,美國政府撤銷了英特爾、高通供應華為半導體的許可證。高通首席財務官Akash Palkhiwala表示,隨著中國電信行業轉向5G芯片并停止采購高通獲準銷售的4G芯片,公司預計2025年將不再從華為獲得收入。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眾議員麥考爾聲稱,這是阻止中國開發先進人工智能的關鍵之舉,并表示,“我們一直擔心這兩家公司(英特爾和高通)與中國關系過于密切?!?/p>
路透社稱,該決定是美國在對華為出口限制政策進行了多年審查之后,限制中國獲取半導體技術的最新舉措,可能會影響華為近期復蘇,同時也會損害獲準與該公司開展業務的美國供應商利益。
據了解,華為依舊在緊鑼密鼓尋求突破。海思打造的”盤古”5.0芯片采用多重曝光技術,在DUV設備上實現7nm等效性能,2024年出貨量達4000萬片。
過去,華為的“備胎計劃”主要集中在芯片和操作系統領域,例如自主研發的麒麟芯片和鴻蒙操作系統。而隨著形勢的變化,華為”備胎計劃2.0″將聯合國內2000家企業重構半導體、工業軟件等關鍵領域生態,目標2028年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化率超70%。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對華為的供貨許可將到期。去年9月,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曾在央視直播間公開表示,受制裁影響,“Windows PC可能停止供貨了,可能是最后一批了,以后只有用我們的鴻蒙PC了”。3月20日下午,余承東在發布會中透露,首款搭載鴻蒙操作系統 5操作系統的電腦將在2025年5月亮相。未來,鴻蒙手機、鴻蒙電腦、鴻蒙平板將會組成強大的互聯系統。
據悉,鴻蒙操作系統 5通過底層優化,實現整機性能提升40%。目前,鴻蒙生態已然覆蓋了多達18個領域,吸引了超過720萬的鴻蒙開發者參與其中,接入的設備數量已經成功突破了10億臺。時至今日,諸如微信、支付寶、抖音、高德地圖、京東、小紅書、B站、百度、WPS、QQ音樂、大眾點評等主流應用,均已推出鴻蒙版。
華為還在“抗爭”中。
本文為動點科技記者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或開白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 - - - - - - - END - - - - - - - -
互動話題
華為如何應對技術封鎖?
快來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吧!
*想要獲取行業資訊、和志同道合的科技愛好者們分享心得,那就趕快掃碼添加“動點君”加入群聊吧!群里更有不定期福利發放!
精彩好文值得推薦
一鍵轉發,戳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