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院校亟須對現有教師教育培養方案進行反思,尤其注重審查師范生培養的直接手段——教師教育課程的前沿性、時代性和科學性,通過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優化賦能師范生的專業發展。
作者 | 李 森
全國文化名家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教授
原標題:教師教育課程優化是提升師范生培養質量的關鍵
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近年來,教師職業發展前景向好,越來越多的名校畢業生投身教學一線,“國優計劃”的實施更是大大加快了這一進程。“國優計劃”創新了我國教師培養形態,進一步健全了中國特色教師教育發展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國優計劃”在為基礎教育吸引優秀人才的同時,也給傳統師范院校帶來了競爭壓力。名校畢業生憑借優秀的學術背景和綜合素質獲得中小學校青睞,部分師范畢業生卻在教師招聘中遇冷,導致有關師范院校培養質量的質疑聲漸起。
師范院校作為教師教育的主導力量,在教師培養中占據優勢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師范院校積累了豐富的教師培養經驗,形成了獨特的優勢。首先,師范院校擁有系統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能夠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教育理論知識和教學技能訓練。其次,師范院校通常與中小學保持密切合作,能夠為師范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再次,師范院校在辦學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尊教重教氛圍和樂教愿教精神,無形中強化師范生的身份認同,激發了其從事教育事業的熱情和使命感。然而,目前師范院校在課程設置上部分前沿知識內容更新不及時,不能滿足新時代教育發展需求;部分學校實踐課程有流于形式之嫌,缺乏深刻性和系統性。此外,在師范生的創新能力和跨學科素養培養方面,師范院校也有待加強。因此,師范院校亟須對現有教師教育培養方案進行反思,尤其注重審查師范生培養的直接手段——教師教育課程的前沿性、時代性和科學性,通過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優化賦能師范生的專業發展。
修訂課程標準,引導課程優化。目前,我國現行的《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簡稱《課標》)頒布于2011年,這一文件的出臺對我國教師教育改革與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但是,由于長時間未進行更新、修訂,《課標》與《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配合度稍顯不足,最新的教師隊伍建設要求也并未納入其中,不同層級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要求還有待完善。因此,及時修訂《課標》將有助于指導師范院校對教師教育課程方案進行更新,從而優化課程設置,充分發揮不同類型課程在師范生培養中應有的作用。
建議盡快啟動《課標》修訂工作,號召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教育、學科教育、心理學等領域學者和教學管理人員代表等專家參與其中,組建具有廣泛代表性并能夠進行聯合攻關的專家團隊,持續征求各方意見,最終形成能夠指導師范院校持續優化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引領性文件,修改應充分體現當前教師教育的新要求、新趨勢和新方向,遵循《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文件要求。
更新課程內容,強化實踐環節。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師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教育課程內容必須隨之與時俱進。教師教育課程內容的更新有三個著力點:一是新興教育技術。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深刻改變著當前的教育面貌,教師教育課程需要將新技術的理解和應用納入其中,培養師范生的數字素養。二是教育前沿熱點。經典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核心素養教育、大單元教學、項目式學習等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作為當代教育的最新成果,亦需要師范生及時掌握并應用于實踐。三是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中國傳統“師道”在長久積淀中于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出的勃勃生機,是對教師文化的全新塑造。將教育家精神貫穿教師教育課程始終,不僅有利于塑造師范生個體教育文化,更對社會集體文化提升有益。
教育見習、實習和研習是教師教育課程中重要的實踐環節,需要對其進行更加細致、系統的規劃。既要保證教育實踐在時長上有足夠積累,也要重視其促進師范生教學能力提升的實效性。積極探索“雙導師制”,健全組織機制以確保高校教師的理論教導和中小學優秀教師的實踐指導并行不悖,使師范生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持續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探索跨校培養,共享優質資源。我國正在逐漸形成師范院校為主導、高水平高校積極參與的教師教育新格局。師范院校專于教師教育,以理工科見長的高水平高校則在專業教育方面占據優勢。不同類型高校跨校整合優質資源,聯合培養師范生,將有利于打破校際壁壘,深度融合高水平大學的特色學科專業優勢和師范院校的教師教育學科優勢,共享優質教師教育課程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比如,2024年陜西師范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制訂了兩校“國優計劃”聯合培養方案,協同探索建立“部屬師范院校+一流綜合大學”的共育新模式,通過強強聯合以深化師范性與學術性的融合統一,為師范生跨校聯合培養提供了經驗范式。相關有益經驗應逐步推廣,將聯合培養模式拓展至本科師范生,打造本研一體化的聯合培養方案,以教育類與專業類課程學習的融通推進理論學習和能力錘煉的協同。
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優化是提升師范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名校畢業生涌入教師隊伍對于師范生培養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強力的競爭促使師范院校必須不斷反思,調整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以符合當前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提升師范生培養質量,使之滿足社會對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期待。教師教育大有可為,需要久久為功,既要留住優秀人才,更要為教育事業發展培養合適的人才。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白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