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 點擊查看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全球經濟中,物流機器人技術正成為推動工業自動化和供應鏈效率的關鍵力量。本文基于Interact Analysis 2024年11月發布的《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2024版》報告1,深入解讀移動機器人市場的整體發展概況、需求變化、應用趨勢、競爭結構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
作者:Ash Sharma, Jonathan Sparkes, Jan Zhang
Interact Analysis
全球移動機器人預測下調,宏觀經濟因素持續施壓
盡管全球經濟相對疲軟,但移動機器人市場繼續保持增長。根據Interact Analysis(以下簡稱“IA”)的數據,2024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出貨量的增長率依然高于20%,共交付大約19萬臺自動引導車(AGV)和自主移動機器人(AMR)。過去六年,該市場實現了連續不斷的兩位數增長,盡管2023年和2024年的增長率與前幾年相比大幅降低,但考慮到行業目前的規模,這一成績仍然令人矚目。從應用來看,用于訂單履約和物料搬運的機器人占據的市場份額旗鼓相當。
自2018年發布第一版移動機器人報告以來,IA首次在更新報告中對市場預期進行了下調——將2027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的預測降低18%。這一調整主要歸因于2024年以來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包括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地區沖突頻發、零售業后疫情時代的轉型調整、中國經濟表現不及預期等。這些因素或抑制需求,或推高成本并擾亂供應鏈,共同導致制造業企業和零售商推遲了自動化投資步伐,進而阻礙市場采用移動機器人的速度。
盡管短期預測變得更謹慎,但展望到2030年,移動機器人市場仍有兩位數的年增長潛力。為此,IA構建了樂觀、中性和悲觀三種不同情景的市場預測(見圖1)。在最為樂觀的預測情景中,到 2030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出貨量有可能接近200萬臺。
用戶對移動機器人的考量,如何左右采購決策
移動機器人已成為物流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各個行業和應用提供了靈活性、可擴展性和效率。但顧客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們如何評估和選擇不同的技術和供應商?我們對300位移動機器人用戶進行的調查顯示,即便經濟不景氣,大部分受訪者2024年在自動化方面的支出還是比2023年有所增長(最高約18%)。移動機器人在不同行業的應用普及程度正在逐步提升,但每個領域的應用速度和深度存在明顯差異。大型公司(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比小型公司更有可能使用移動機器人,制造商(尤其是汽車、電子和半導體行業)比零售商、3PL或其他行業更有可能使用移動機器人。
圖1 三種不同情景下的全球移動機器人出貨量預測(臺數)
調查還揭示了阻礙客戶采用移動機器人的一些擔憂和顧慮,如表1所示。
表1 移動機器人普及阻礙因素與當前狀態
我們現在預測,客戶對移動機器人的接受度將繼續以線性增長而非指數增長的速度推進。盡管勞動力成本還在不斷上升,但由于價格的下降速度將低于之前的預期,兩個因素的疊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移動機器人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同時,隨著消費者逐漸回歸到2020年前的購買習慣,導致所謂的“后疫情時代”調整期延長,疊加高通脹和高利率,這些都會進一步影響消費者支出。
盡管如此,企業仍在推進自動化計劃,以應對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和經濟不確定性等風險,確保業務的連續性和韌性。在這樣一種趨勢的推動下,我們看到,一方面移動機器人的采購規模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相關的評估、審核和內部決策時間卻也越來越久,延長了銷售周期。所以,對于機器人供應商來說,這是一把雙刃劍,既帶來一定的波動,也蘊含著巨大的潛力。IA預計,2024年移動機器人全球市場營收約55億美元。
移動機器人行業的長期發展前景依舊向好
盡管短期內移動機器人市場面臨一些挑戰,導致中期的增長預期不如之前樂觀,但我們相信其整體的長期前景依然向好。最主要的原因是,移動自動化的基本驅動因素(勞動力稀缺、勞動力成本上升、電子商務增加、向靈活制造轉變等)依然強勁,且沒有減弱的跡象。勞動力短缺依然是推動移動機器人需求增長的最大驅動力,特別是隨著勞動力成本上漲以及制造業的近岸化和回流趨勢而變得更加明顯。我們預測,2030年以前,移動機器人的出貨量將繼續以每年約20%~3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30年底,全球移動機器人的安裝量將突破420萬臺,其中2030年一年內就將新增近100萬臺(不包括亞馬遜使用的部分)。
即便以這樣的增長率去推算市場規模,到2030年,移動機器人的滲透率仍然相對較低。例如,IA研究表明,到2030年,所有叉車出貨量中,自動化叉車超過3%,13%的倉庫將部署至少一個訂單履約AMR。這也從另一個維度揭示了移動機器人巨大的增長空間。
IA預測,自動引導車(AGV)的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和二維碼移動機器人(QRbot)的收入增長將更快。到2030年,它們合計將占到市場整體銷售額的近84%。這兩種機器人是訂單履約和較低有效載荷(小于2000公斤)點對點輸送應用的首選類型,因此預計它們將迅速增長。在未來六年中,二維碼移動機器人(QRbot)將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增長強勁的貨架到人(S2P)機器人和料箱到人(T2P)機器人主要應用的就是二維碼導航技術。盡管隨著技術發展,SLAM 導航或復合導航在“貨到人”機器人中的應用逐漸增多,但二維碼導航憑借其在成本、部署、定位、適應性、維護及線路調整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依然是“貨到人”機器人導航的一種常用且有效的方式,體量將保持更高。以SLAM 導航或復合導航為主的自主移動機器人份額也在不斷攀升,尤其在制造業場景中——需要移動機器人具備高度靈活性以適應生產布局的變化,同時滿足在復雜車間安全運行,又能符合高精度作業的要求,因而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更受青睞,也因此在以制造業為主推動力的市場,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市場份額已經逐漸趕超二維碼機器人。
2023年全球所有移動機器人產品的混合平均價格下降了3.1%(與2022年的下降幅度相當)。工業和物流領域的勞動力短缺和技能危機將有利于使移動機器人的價格維持在相對穩定的區間內,同時,這也讓移動機器人在提高投資回報率方面變得更加容易。但我們也必須留意到,移動機器人本身的產品組合極為復雜,加之全球市場存在顯著差異。因此,當單獨剖析各類產品以及各個地區的情況時,會發現價格差異明顯且波動幅度較大。比如,歐洲和北美的價格相對穩定,但過去3~4年中國的價格迅速下降。隨著來自中國的移動機器人產品在全球各個市場的快速增長,這可能會對全球價格產生壓力。
中國市場面臨嚴峻挑戰
2023年,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機器人市場,占全球出貨量增長的70%以上,但隨著其他地區市場(如東南亞、日韓)的快速發展,中國對全球增長的貢獻在2023年再次縮小。并且由于中國地區移動機器人的價格相對較低,中國的增長貢獻率僅占全球收入增長的32%。
圖2
圖2 移動機器人廠商銷售額(按公司總部劃分)
在歐洲和美國,來自物流倉儲自動化的需求是移動機器人最主要的驅動力;與之不同的是,在中國市場,移動機器人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制造業,特別是在工廠物流、物料搬運和生產集成方面。2023年,大約66%的總出貨量專用于這些應用,預計這一趨勢在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
移動機器人在物流行業的應用,表現出產品更標準化、解決方案更成熟、項目規模更大的特點。包括分揀、搬運在內的各環節對機器人的需求和功能相對明確和統一,因此產品設計和功能趨于標準化,現已經是大規模大批量部署的階段。相較而言,制造業由于生產流程和工藝復雜多樣,不同行業、不同工藝段、不同企業甚至不同工廠對移動機器人的需求均存在較大差異,這導致制造業中移動機器人的產品種類繁多,難以實現高度標準化。
另一個問題是,國內同質化競爭嚴重。當某一行業或應用出現明顯的需求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思路時,國內企業往往扎堆進入形成同質化競爭甚至低價競爭。2019年至2022年間,中國移動機器人每單位平均收入大幅下降,這一方面是產品規模化應用帶來的成本降低,但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競爭的加劇。就同品類移動機器人來看,中國市場的價格通常是歐美市場的30%~40%。加上之前3~5年,相當一部分移動機器人企業在資本市場的助推下,密集擴張所產生的一些“泡沫”,都讓中國的移動機器人市場在面對低迷市場需求時面臨著格外嚴峻的挑戰——財務障礙加劇、行業競爭升級、業務精簡、人事動蕩以及戰略調整。
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移動機器人公司開始專注于少數幾個特定行業以建立競爭優勢;同時去探索新的應用和創新,以增強移動機器人的價值和競爭力。國內需求疲軟也加快了中國供應商向國際市場擴張的步伐。
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競爭格局:行業整合仍未顯現
中國供應商繼續主導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見圖2),2023年貢獻了全球近一半的移動機器人收入和三分之二的出貨量,這也凸顯了中國作為制造業強國的地位。而中國廠商在全球市場的地位更是不容小覷。在2023年全球移動機器人市場的份額表中,銷量排名前10的公司中有8家為中國企業;銷售額排名前10的公司中有5家為中國企業。海康機器人和極智嘉分別是這兩個統計維度的全球第一名。
移動機器人行業每年都在不斷涌現更多的供應商,這兩年亦不例外,且越來越多的工業公司開始推出自主移動機器人(AMRs)。但是自2018年以來,前10大供應商以及前20大領先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幾乎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盡管發生了眾多收購,然而移動機器人市場實際上并未實現整合。部分原因在于“移動自動化”這一概念涵蓋了多種機器人類型、眾多行業以及廣泛的應用場景。從在汽車生產線上運行的自動化牽引車,到在配送中心揀選單個物品的移動機械手,各種應用場景豐富多樣。正因如此,供應商的業績表現差異巨大,但業績表現往往與其自身的戰略、產品或性能關聯不大,而更多受到其所在行業發展趨勢的影響。
結論:盡管面臨挑戰,市場依然蓬勃發展
盡管目前面臨挑戰,移動機器人市場仍有強大的增長動力,背后是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和消費購買模式及制造策略的轉變等宏觀因素的支持。市場長期趨勢依然向好,將持續增長,我們預計2030年,全球將有超16萬臺移動機器人被部署。
———— 物流技術與應用 ————
編輯、排版:王茜
本文內容源自,有刪改。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轉載請聯系后臺。
廣告宣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