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唐氏,用科學和愛點亮希望
—西安工會醫院·西安康復醫院—
2025年3月21日是全球第14個“世界唐氏綜合征日”,主題為“關注唐氏,支持和行動”。該主題旨在倡導全社會關注唐氏綜合征,鼓勵生育人群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同時呼吁社會各界為唐氏患者創造更好的社會融入條件。
01.
認識唐氏綜合征
·染色體異常的先天疾病·
唐氏綜合征(Down綜合征)是一種由染色體異常引發的先天性疾病,因患者第21號染色體多出一條(即21-三體)而得名,發病率約為1/700-1/1000。其典型癥狀包括:
特殊面容:眼距寬、鼻梁低平、耳位低、通貫掌等;
智力障礙:多數患者存在輕度至中度智力發育遲緩;
多發健康問題:約半數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并發癥。
研究表明,母親生育年齡是主要風險因素。35歲以上孕婦生育唐氏兒的風險顯著升高,如40歲時風險高達1/100。此外,遺傳因素(如父母攜帶染色體易位)也可能導致唐氏綜合征。
02.
科學預防
·降低唐氏兒出生率的關鍵·
1. 產前篩查與診斷
通過規范的孕期檢查可有效識別高風險胎兒:
NT檢查(孕11-14周):通過B超測量胎兒頸后透明層厚度,結合母體年齡評估風險;
血清學篩查(孕早/中期):檢測母血中的生化指標,綜合計算風險值;
無創DNA檢測(孕12周后):通過母血分析胎兒游離DNA,準確率超99%;
羊水穿刺(孕16-22周):確診金標準,適用于高風險人群。
2. 高危人群重點干預
35歲以上孕婦、有唐氏兒生育史或家族史者,建議直接進行產前診斷。我國《母嬰保健法》明確要求醫療機構為高齡孕婦提供產前診斷服務。
03.
支持與行動
·構建包容性社會·
1. 醫療與康復支持
早期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通過語言訓練、運動療法和特殊教育,部分患者能掌握基本生活技能。例如,部分“唐寶”在支持下可從事簡單工作,實現自我價值。
2. 教育與社會融入
融合教育:推動普通學校接納唐氏兒童,配備特教資源教師;
就業支持:鼓勵企業提供適合崗位,如超市理貨員、手工制作等;
政策保障:完善殘疾人福利制度,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3. 消除偏見與歧視
社會對唐氏綜合征仍存在誤解,如認為患者“無法溝通”或“缺乏情感”。事實上,他們情感豐富,渴望被接納。媒體應加強正向宣傳,展現唐氏群體的生活潛力。
04.
關注唐氏,人人參與
準父母:重視產前篩查,科學孕育健康新生命;
醫療機構:規范篩查流程,提供遺傳咨詢與心理支持;
社會各界:捐建特殊教育學校、支持唐氏家庭互助組織。
唐氏綜合征雖無法治愈,但通過科學預防可顯著降低出生率,通過醫療、康復、社會支持能極大提升患者生存質量。2025年“關注唐氏,支持和行動”的主題,既是警示,也是號召。讓我們以更開放的胸懷接納差異,用行動為唐氏群體鋪就一條充滿尊重與希望的道路。
聯系電話:029-87910295
地址:西安市東儀路與西部大道十字東南角西安工會醫院兒童康復科
稿件來源 | 兒童康復科
內容編輯 | 外宣辦 安明燕
稿件審核 | 兒童康復科 穆寶妮
發布審核 | 外宣辦 譚曉青
《西安工會醫院·西安康復醫院宣傳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