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近日就近期涉軍問題發布消息。有記者問,近期,日媒報道稱日方艦艇2月過航臺灣海峽。日防務部門官員稱這涉及自衛隊運用,不會談論此事;但對中國軍隊在日本周邊活動趨于活躍表示嚴重關切,將冷靜堅決進行應對。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張曉剛說,中方尊重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的航行權利,但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在臺灣海峽興風作浪,侵犯中國主權安全,向“臺獨”分裂勢力傳遞錯誤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防衛省公布了新型彈道導彈研制計劃,據說射程高達3000公里,已經遠超“專守防衛”的范疇。日本還表示,這是響應美國盟友要求提升打擊能力的進攻性武器。目前,臺灣問題日益緊張,南海又有菲律賓虎視眈眈,日本此時突然發難,就是想打亂中方的節奏,給本已緊張的中日關系再添一把火。而且日本一直想構建“亞太版北約”,想在亞太地區拉起一支對抗中國的隊伍。然而,他似乎忘了,日本國內那條“和平條款”并不是擺設,擴軍備戰的道路注定不會平坦。
導彈(資料圖)
分析認為,石破茂政府選擇這條路線,一個原因就是日本國內右翼勢力抬頭,推動了軍事擴張政策。日本政府通過渲染“中國軍事威脅”和“周邊安全擔憂”,為擴軍和部署中導尋找借口,以獲得國內民眾對其軍事政策的支持。另一個原因是日本放棄“專守防御”,轉向“先發制人”的打擊模式。日本政府批準的一系列軍事計劃,這些擴軍舉措旨在增強自身軍事力量,改變地區軍事平衡和中國叫板。他們在印太地區一直希望當“強國”,但被戰敗國條約束縛。
日方的計劃沒有向全球通報,他們似乎忘了“戰敗國”地位的影響,堂而皇之地擴大威懾范圍。計劃在2025年度末開始部署一種遠程導彈,其最大的作用是“可用于摧毀他國疆域內導彈基地等的反擊能力(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這種三菱重工名古屋產的導彈是12式岸艦反艦導彈的改進型,預計射程達一千公里,能對中國整個海岸線產生影響。而且這次日本一部署就是1000枚以上,準備在日本國內到處都插滿這種武器,針對的目標不言而喻。
石破茂和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英國天空新聞網早前報道,澳大利亞反對黨指責工黨政府對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日前演訓活動回應態度“軟弱”之際,澳防長馬爾斯呼吁澳大利亞人對此保持“深呼吸”(意指“保持冷靜”),同時直言,“實際上,澳大利亞海軍艦艇靠近中國的頻率,比中國艦艇靠近澳大利亞的頻率更高?!盇BC稱,澳大利亞現任工黨政府多次表示,中方有關行動未違反國際法,但反對黨對此展開攻擊,指責政府忽視有關事件的“戰略意義”。
此前在澳方非法入侵南海的時候,被中方戰機進行驅離,隨后澳方就發布不實言論。對于澳方的行為,中方進行了合理合法的強有力回應。近期中方部隊在澳方周邊水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演習,一共出動了三艘戰艦,以實戰的方式舉行了航行補給、裝備實彈射擊等訓練。中方的舉動沒想到卻讓澳方感到非常的驚慌失措。澳防長當場表示:“呼吁澳方人民保持冷靜,中方并沒有違反相關法律,且澳方戰艦靠近中方的頻率,要比中方戰艦靠近澳方的頻率還要高。”
軍艦演練(資料圖)
正如澳大利亞防長所言,澳軍艦艇編隊出現在中國海域附近被驅離的次數并不少,今年澳大利亞軍機甚至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擅闖我國領空。在澳大利亞內部,不少所謂的“專家”及“評論人士”,更是長期渲染“中國威脅論”,并鼓吹讓澳大利亞對華開戰的言論。近些年來,澳大利亞跟隨美國,在國際社會上處處和中國針鋒相對的同時,還派遣軍機、軍艦進入我國領海領空,對此,我國駐澳大使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澳方的種種言論,完全就是在和“不存在的敵人”戰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