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湘大地的法治實踐中,湖南省政協特邀信息員、衡陽市政協特邀信息員、石鼓區政協委員、湖南君杰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小軍始終以雙重身份踐行使命 —— 既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法律工匠,又是傾聽民聲的政協履職者。他深耕法治建設,將專業優勢轉化為推動社會治理的強大動能,用實際行動詮釋著 "人民政協為人民" 的深刻內涵。
勝訴退費改革:讓司法溫度直達民心
2024年2月,許小軍委員撰寫的《探索實行勝訴退費制度,助力營商環境建設》社情民意引發強烈反響。他通過走訪發現,勝訴當事人往往因退費流程繁瑣、材料重復提交等問題陷入 "贏了官司難拿錢" 的困境。在他的持續推動下,湖南省高院將 "勝訴退費主動退" 納入司法改革十項舉措,創新推出訴訟費自動退付機制,當事人立案時勾選 "自動退付" 選項,勝訴后 15 日內即可收到款項。這一改革使全省退費周期從平均 45 天縮短至 5.8 天,惠及群眾。湖南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衡南項目負責人柏雄鷹在收到近13萬元訴訟費退費之后感慨:"沒想到現在法院退訴訟費這么快,也不需要我們來回跑,太省事了。感謝許小軍委員替群眾“代言”,為法治建設傾注心力,讓法律的威嚴照進了現實。"
參政議政:為法治建設注入民本思維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許小軍始終將民生痛點轉化為履職重點。他提交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法治教育的建議》推動建立 "三位一體" 普法體系;《汽車加價銷售監管建議》促使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同種漏罪量刑司法解釋建議》被農工黨中央辦公廳采納,為統一全國司法裁判尺度建言獻策。2024 年,他被聘為湖南省政協特邀信息員,其撰寫的《司法機關錯誤指定監視居住納入國家賠償》等 30 余篇社情民意信息,均得到省、市相關部門的采納。
專業深耕:鍛造法律職業共同體標桿
在律師執業領域,許小軍以 "工匠" 精神打磨專業能力。他承辦的一起故意傷害案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因程序規范、論證嚴謹,被司法部收錄為全國司法行政示范案例。作為衡陽市律師協會懲戒委員會委員的他,深知肩負的重任,始終秉持著對行業規范的敬畏之心,嚴謹對待每一項懲戒工作。他認真審查每一個案件,不徇私情、公正無私,嚴格按照懲戒程序,深入調查、精準定性,確保懲戒結果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為維護律師行業的良好形象和職業聲譽不遺余力,讓衡陽律師行業在規范的軌道上穩健前行。2024年被衡陽市律師協會評為懲戒委員會優秀委員。
公益普法:讓法治陽光照亮角落
“普法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讓法律成為群眾的護身符。”許 小軍將這句話刻在“說法面對面”微信公眾號的首頁。為將法律知識親民、易懂,他還將日常辦理、咨詢的案件寫成通俗易懂的普法案例依托“說法面對面”微信公眾號向公眾普及法律知識,讓法律的溫暖灑向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彰顯了律師的社會擔當。因其公益普法成績突出,先后被評為衡陽市“最美普法志愿者”、湖南省“尊法守法·攜手筑夢”先進個人。
榮譽背后:群眾心中的 "法治守護者"
“真心感謝許律師的法律援助,是他以扎實的法律理論、能言善辯的口才為我贏得了這場行政訴訟!讓我在這20多年的維權訴訟路上終于看到了旭光。”一位70余歲的退休教師將一面“捍衛正義,維護公平”的錦旗送到許小軍手中激動地說道。這份榮譽的背后,是他用專業與溫情書寫著法律人的擔當。正如他在獲獎感言中所說:“律師的榮譽不在獎杯上,而在群眾的口碑里;政協委員的價值不在提案數量,而在解決問題的實效中。”
如今,許小軍委員仍在法治建設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在他看來,法治中國的宏大敘事,正是由無數個這樣的民生細節構成。正如他常說的:“每一次為群眾發聲,都是在夯實法治中國的根基;每一次推動問題解決,都是在書寫人民政協的時代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