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回復 品牌 免費送你《135本品牌營銷必讀書》
作者 | 王暉 來源 | 首席品牌觀察
昨天華為新機Pura X一出,花粉論壇直接炸出兩千多條差評。
說好的"形態突破行業想象"呢,結果真機就是個16:10比例的豎折手機;說好的"人人買得起”呢,結果7499元起的價格,讓月均收入不到四千元的城鎮居民瞬間覺得“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圖源:華為發布會
不少人喊話余承東,能不能專心搞產品,不再瞎營銷?發布會前把期待值拉得太高,發布會上拉了坨大的,這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和余承東遭遇同樣尷尬的,還有萬科創始人、前總裁王石。
最近,因為代言了品牌燕之屋,74歲的王石成為輿論焦點。
? 圖源:燕之屋官微
沒想到,曾經叱咤商界的“萬科教父”,并沒有展現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噱頭拉滿的“總裁燕窩”,3天僅賣出30盒,銷售額連10萬元都不到。
王石代言總裁燕窩
528元一碗
和余承東"人人買得起”口號不同的是,王石代言的燕之屋新品,直接表現出了“不坑窮人”的格局,因為它的名字叫“總裁碗燕”,直接告訴消費者,這是賣給廣大總裁們的燕窩。
? 圖源:王石微博
為了配得上總裁們的身份地位,燕之屋煞費苦心。
一是品牌定位上,打的標簽是“全球首款男人的燕窩”,以全球視野,對標的是全世界的燕窩品牌,逼格直接拉滿。
你或許覺得這句文案有違反《廣告法》的嫌疑,放心,燕之屋早就考慮到了,海報上的一串小字“男人的燕窩是指燕之屋燕窩研究院專為男人研發的燕窩”,就是規避風險的。
? 圖源:燕之屋官微
二是產品研發上,用8種食材為總裁補充能量。
既然是總裁吃的燕窩,總要和普通人不一樣。
燕之屋日常賣的燕窩,產品配料主要是純凈水、冰糖和燕窩。“總裁碗燕”則不同,號稱攜手中國藥科大學聯合開發,精準配伍了融合燕窩、鐵皮石斛、長白人參、蛹蟲草、茯苓、肉蓯蓉、杜仲雄花、鮮白茅根八大原料。
還表示根據唐代孫思邈所著《千金要方》中相關記載進行加減劃裁,經科學精控燉煮,實現“0脂肪、0防腐劑、0增稠劑、0添加劑”。
三是定價上,拉開總裁和普通人的消費距離。
燕之屋天貓旗艦店顯示,王石同款燕窩的到手價是3168元,規格為158g×6碗,相當于一碗燕窩528元。
? 圖源:燕之屋天貓旗艦店
這確實是我們月薪5000元的打工人不配擁有的。
只是,普通消費者買不起,霸道總裁們似乎也不買賬,“總裁碗燕”推出三天,銷量顯示只有30單 (截至3月21日) 。
有網友戲稱:“王總的面子,終究敵不過智商稅質疑。”
男性燕窩賽道
是藍海還是死海
回顧燕之屋品牌的爆火,離不開明星效應的助力。
當時有100多位明星都在吃燕之屋的說法,包括張碧晨、熊黛林、薛凱琪、鐘麗緹、白冰、張萌、鄭希怡等女藝人,都曾推薦過燕之屋,代言人更是林志玲、劉嘉玲、鞏俐、趙麗穎、金晨等大牌女星。
? 圖源:燕之屋官微
可以看到,燕之屋起初瞄準的是女性消費者,畢竟,“女人吃燕窩滋補養顏”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觀念。
2024年5月20日,燕之屋有了第一位男性代言人王一博,雖然被認為是品牌年輕化的考量,但已經有了向男性市場發力的苗頭。
根據燕之屋的介紹,推出男士燕窩是基于對現代男士滋補需求的深度洞察,特別關注現代商務領袖的三大需求:緊張節奏中的便捷性、高強高壓工作的續航力以及男士精力補充的科學性。
產品詳情頁中,也出現了“大補元氣,補腎積精”、“益精氣,補腎助陽”等字眼,這不免讓人聯想到匯仁腎寶片的經典廣告語,“是不是腎透支了?把腎透支的補起來”。
? 圖源:燕之屋天貓旗艦店
有意思的是,曾光明正大宣傳“壯陽”效果的現制酸奶品牌Blueglass,就號稱在酸奶中加入了人參、肉蓯蓉,它與燕之屋還頗有淵源,雙方聯名推出過一款膠原蛋白肽鎖鮮燕窩。
或許從Blueglass取了經,燕之屋決定開拓男性燕窩這個藍海市場。王石,就成了敲門磚。
某種程度上,王石很能代表高凈值男性群體。
事業上,一手創辦萬科集團,并在66歲功成身退;生活中,52歲曾成功登頂珠峰,至今仍保持著攀巖、健身等習慣;家庭中,娶了比自己小30歲的田樸珺,近70歲時生下了小女兒。
以上這些,都是不少總裁追求的人生,也是燕之屋給廣大男性造的夢,這從王石拍攝的廣告片中就能體現出來。
? 圖源:燕之屋官微
但為什么玩脫了呢?
大概在于,強行給燕窩貼上“男性專屬”標簽,實在太過牽強,因為千百年來,男性有自己的一套補腎妙方,有網友就吐槽:“喝燕窩補腎壯陽?不如直接吃六味地黃丸!”
更何況,退休多年的王石,江湖上已經很少有他的傳說,缺乏引領男性消費的號召力。
而如今真正有這種影響力的總裁大佬,或許是雷軍,是任正非,但這兩位,都是燕之屋請不動的級別。
失寵于女人
失信于男人
燕之屋將燕窩強行賣給男性群體,或許明知不可為,但不得不為之。因為,單純靠著把燕窩賣給女性用戶,燕之屋已經很難賺到錢了。
誠然,曾經靠著女性消費者,燕之屋賺得盆滿缽滿,并在2023年12月,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燕窩第一股”,風光無限。
但隨后的財報,并沒能將這種風光延續。
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公布了上市后第一個半年報,雖然營收10.59億,同比增長11.36%,但利潤同比下降了44.07%,僅有6005萬元。
而2024年年報則顯示,燕之屋2024年營收為20.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9.64億元增長4.38%。但全年利潤僅為1.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12億元下降24.53%。
“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燕之屋在營銷上的成本太高。
財報顯示,燕之屋2024年銷售及經銷開支6.7億元,較2023年的5.63億元上漲了19%,占總營收的32.7%,但全年研發費用僅為2854萬元。
砸錢賺吆喝或許能短時間提升品牌曝光度,但事實證明,如果沒有產品創新,品牌往往很難延續增長勢頭。重營銷輕研發的燕之屋,也被吐槽為“不是在賣燕窩,是在賣廣告” 。
此外,在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當中產們開始趨向理性消費,一直被詬病為“智商稅”的燕窩品類,難免受到沖擊。
事實上,科學界對燕窩本身的營養價值一直持懷疑態度,營養學家們普遍認為,燕窩的蛋白質含量不如雞蛋,燕窩產品能賣出高價,更多是“心理溢價”。
而品牌在營銷上的“文字游戲”,也加深了大眾對燕窩“智商稅”“割韭菜”的負面印象。
比如此次王石代言的“總裁碗燕”,雖然詳情頁“補腎助陽”“大補元氣”等文案讓人對其功效浮想翩翩。
但仔細觀察會發現,角落里還有一串不起眼的灰色小字注明“僅為科普,不代表功效”,這堪比紅燒牛肉面的“圖片僅供參考”,應了那句老話,好比離譜他媽把離譜放在小車上,忒 (推) 離譜。
? 圖源:燕之屋天貓旗艦店
所以,74歲的王石接下燕窩品牌代言,或許想為小女兒賺奶粉錢,燕之屋要靠“男性燕窩”講新故事,但終究成了一場自嗨。
因為,沒有產品力支撐的營銷,再大的咖位也是空中樓閣。
如果還有品牌想打男性錢包的主意,不妨少點“總裁噱頭”,多研究研究普通男性到底需要什么。
比如,一瓶解酒藥,或是一盒防脫洗發水,更容易成為爆款。
*編排 | 三木 審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資訊,盡在【首席品牌觀察】↓↓↓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