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normal"@@-->
你有沒有接到過一些莫名其妙的來電,不是電信詐騙,就是廣告推銷,他們是怎么知道我們的電話號碼的呢?
這次的3.15就進行了披露,當下信息泄露的現象極其嚴重。
可能一個評論、點贊,一次轉發,不法分子就能悄然獲取我們的個人信息。
央視記者曝光,云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一款大數據獲客軟件,幫助商家尋找目標人群,簡直易如反掌。
只要商家下載了這款軟件,在這款軟件的界面下,就可以看到,我們消費者常用的短視頻、購物平臺,導航,綜合信息等2000多個APP,一應俱全。
商家先選定一個短視頻APP,然后輸入一個關鍵詞,把它設為標簽,軟件就可以自動掃描該視頻下方的評論區。
一旦發現相關的評論,這款軟件就可以強行抓取這個用戶的電話、微信等聯系方式,而平臺和用戶對此卻全然不知情。
信息泄露之后,極有可能變成不法之徒詐騙我們的工具。
他們會收集我們在各大購物平臺的消費記錄,從而挖好坑,等著我們往里跳。
有位姓康的女士,接到一個自稱電商客服的電話,對方說她網購的衣服,質量有問題,并承諾退款。
聽到對方能完整說出訂單信息,康女士不疑有他。
添加客服微信后,對方立刻發來“退款”鏈接。
沒做他想的康女士,按要求如實填寫個人信息,還有手機上剛收到的驗證碼,結果,康女士沒有等到退款,而是收到騙子轉走她銀行卡中13000元的扣款短信。
某公司的會計小張,收到一份郵件。
他一看,發件人是自己公司“老板”的名字。
對方要求他進公司QQ辦公群。
小張入群后,發現群里的其他幾位成員都是公司的同事。
“同事們”在群里談論公司事宜。
一番鋪墊后,“老板”說,有兩筆急款需付給客戶,讓小張操作。
小張轉完帳,打電話通知老板,才知被騙。
還有一位老爺爺,在公園遛彎時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他的戰友“老喬”,因生病住院,急需用錢,希望他能幫自己一把。
老爺爺確實有一位叫老喬的戰友,雖久未聯系,老爺爺還是信以為真,就匯款2000到對方的賬戶。
過了一段時間,老爺爺又收到對方的電話,說病情加重,還需8000,等老爺爺把錢匯過去,再打電話,那邊已經拉黑了他。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在這個AI與自媒體飛速發展的時代,個人隱私越來越容易被泄露。
手機聯網、銀行賬戶、注冊APP都要求我們實名制。
各種APP一使用,就要求訪問我們的通訊錄,相冊。
看似很便利,通過互聯網,世界成為一個整體,實則把我們曝光于大眾中,任何不法之徒,運用大數據的爬蟲技術,就能知道我們的所有信息。
數字時代,越便捷,我們就越危險。
加強信息監管,保護普通人的隱私,刻不容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