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22日,在第33屆“世界水日”來臨之際,武漢學院以“節水武院、你我同行”為主題,打造沉浸式節水文化體驗活動,設置水科學實驗站、節水黑科技展、校園水質檢測等精彩環節,掀起校園科學用水熱潮。
這場融合科技互動、實踐教育與文化傳播的校園盛會,吸引了全校3000余名師生參與,通過七大創新活動構建起 “知水-節水-護水”的完整教育閉環,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校長李忠云、副校長周承早、校長助理胡達豐出席活動。
在水科學實驗站里,師生們通過生活化實驗探索節水奧秘。在微型水質凈化體驗區,學生們驚喜地發現:原來用常見的石英砂、活性炭過濾,配合明礬與小蘇打,就能讓渾濁污水重現清澈。校長李忠云也親自示范,手持pH試紙與同學們共同檢測直飲水、礦泉水等樣品。
“原來我們每天喝的水藏著這么多學問!”會計學專業大二學生夏夢杰用自己喝的可樂參加了檢測體驗后感嘆道。
相鄰的節水黑科技展區,武漢學院邀請飲用水公司攜智能凈水設備亮相,工程師現場講解凈水技術原理,通過可視化水質凈化系統,現場演示從自來水到直飲水的凈化全流程,并對凈化前后的水質進行儀器檢測,通過全流程透明化演示與科學驗證,直觀展現校園飲水設備的安全性與專業性。
這場跨學科的科學體驗,是武漢學院“服務育人”理念的生動實踐。不少參與師生表示,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既消解了對科學實驗的距離感,又讓節水理念真正“入腦入心”。
除此之外,現場還設置了“1升水極限挑戰”“節水知識闖關”“節水節電簽名墻”“節水觀影區”“節約用水集贊打卡”等形式豐富的節水活動。據統計,活動相關話題通過師生社交媒體平臺傳播擴散,單日總閱讀量超一萬人次,助推節水理念輻射至更廣社會層面。
武漢學院后勤保障處副處長陳斌表示,本次活動是學校踐行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舉措,也是面向社會傳遞節水理念的窗口。以“世界水日”為契機,鍛煉學生節水護水實踐能力,鼓勵師生將節水習慣帶回家庭、帶入社區,為建設綠色節約型校園、守護地球水資源貢獻力量。學校將持續開展綠色主題活動,深化可持續發展教育,將環保理念融入育人實踐,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明校園環境。(通訊員:馮曉萌 夏雙雙 曹珈瑞 李紅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