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于啟章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一、交上答卷
2025年3月20日,鴻蒙的最新消息,再次吸引眾人的注意力。
當天, 華為Pura先鋒盛典及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上,首款全面搭載鴻蒙操作系統 5的手機華為Pura X發布,而看向席間,小紅書、嗶哩嗶哩、百度、京東、釘釘、WPS等企業到場,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存在。
這一幕,至少有兩個不尋常。
第一,首款搭載鴻蒙5的手機華為Pura X終于亮相,現場同時正式宣布鴻蒙電腦即將發布,意味著華為終端自此全面進入鴻蒙時代,這絕對是歷史性的時刻。
第二,現場云集的大咖可不是來做客的,他們全都是參與者,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鴻蒙的時代合伙人。
全中國Top級生態伙伴共生共建,彰顯了此次首款搭載鴻蒙5的新品發布的含金量。
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開啟公測至今,鴻蒙累計收到了超過400萬條用戶反饋的優化建議,這些建議推動鴻蒙操作系統歷經30余次迭代,新增功能特性超過150個。
在這期間,越來越多鴻蒙應用和元服務也都完成適配,微信、抖音、支付寶、高德地圖、京東等20多個應用的下載量更是超過了200萬。
記得去年9月的鴻蒙千帆會戰誓師大會上,也是一眾企業攜手華為和開發者,為全力沖刺鴻蒙正式商用鼓舞打氣。
面對共建鴻蒙生態這個更高遠的目標,平日里有競爭關系、互為友商的他們拋開了往日的“恩怨情仇”,在那一天選擇站在一起,并合唱了一曲《友誼地久天長》。
在做出我們自己的操作系統這件事上,華為從來都不是孤軍奮戰,而是和來自千行萬業的無數伙伴一同攜手,砥礪前行。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當時提起合作伙伴、開發者們的全力投入和日夜攻關,無限感慨。
自誓師大會至今又是5個多月過去,這么多人共同托舉的鴻蒙5究竟有沒有更加流暢、精致、安全、智能并且互聯?
現在,答卷展開。
二、無共生,不鴻蒙
我們不妨就從這第一款專為鴻蒙而生的手機說起。
從發布會釋出的信息來看,這是一款小折疊屏手機,配備約6.28英寸的內屏和約3.48英寸的外屏,16:10的屏幕比例也區別于目前主流的16:9或18:9比例,為的是能給用戶帶來更寬闊的視野和全新的視覺體驗。
在之前的鴻蒙版本中,用戶反饋很多的一個方面就是系統和軟件的兼容性,這次又加上一個硬件的比例變化,鴻蒙應用表現究竟如何?
日夜攻堅的生態伙伴有話要說。
根據現場分享來看,在小紅書、抖音、愛奇藝等應用中豎屏刷視頻,無邊的設計不僅能帶來更沉浸的體驗,16:9視頻源的顯示面積甚至提升了40%。
除此以外,小紅書的鴻蒙技術負責人艾德還提到,為了適配華為Pura X所追求的“闊感體驗”,特別匹配了雙指捏合首頁就可以實現從兩列到三列、三列到四列的布局自由,加上左圖右評論和滑動狀態欄自動隱藏等功能,細節拉滿。
而針對芒果tv、優酷、愛奇藝、嗶哩嗶哩、WPS office等應用,鴻蒙客戶端的內容可視面積增加也達到了30%,《王者榮耀》的響應速度大大提升,不論觀劇、游戲還是閱覽,都提高了流暢度和沉浸感。
顯然,鴻蒙5不止做到了兼容,更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全方位的用戶體驗升維。
金山辦公高級副總裁姜志強回顧過去一年與鴻蒙團隊的合作,直接用了技術的“馬拉松”來形容——重構超過4000萬行代碼,解決了500多個技術難題,并且圍繞鴻蒙“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理念,充分發揮不同硬件的優勢,實現了跨設備協作的“無感切換”。
他還“劇透”了一個進展:WPS AI即將上線鴻蒙,未來無論是AI智能問答,還是生成文檔或PPT,都能在鴻蒙生態的各類設備中完成。
而關于鴻蒙5在AI方面的深度融合,嗶哩嗶哩鴻蒙項目負責人、產品經理露比聊起來也是興致勃勃。在現場,她直接代入一個“看視頻下飯”的場景,演示了小藝從視頻推薦、內容問答、彈幕互動甚至做出“一鍵三連”評價動作的全過程。
事實上,鴻蒙5作為一個AI時代誕生的“原住民”操作系統,已經通過軟硬芯垂直整合,將智能系統架構從OS底層全面重構,把AI能力深度融入到各子系統中,讓智能體驗無處不在。
比如,得益于鴻蒙AI能力,鴻蒙版抖音、嗶哩嗶哩、優酷、愛奇藝全新推出AI智能緩存功能,飛機上離線也能刷視頻,鴻蒙版云閃付、支付寶支持智感支付功能,操作絲滑。
全新小藝也在盤古和DeepSeek雙模型的加持下,不僅能夠輕松應對各種復雜的推理場景,還變得更高效、更智慧、情感也更加豐富,可以帶來更溫馨的陪伴。
目前來看,華為Pura X或許是市面上最接近未來形態的AI手機產品,一個具有快速響應能力和主動性的智能體般的存在。
相較于內屏所追求的沉浸式“闊感”,華為Pura X的外屏則主要適配隨行場景的便捷需求,目前各類鴻蒙版應用也都做了創新的深度適配:
隨時想聽音樂、聽有聲讀物,小屏可以直接控制播放QQ音樂、酷狗音樂、喜馬拉雅、蜻蜓FM等等;
路途中需要導航、票據、打車,高德地圖、航旅縱橫、東方航空、百度地圖、滴滴出行可以從小屏隨時調用;
運動健身騰不開手,折疊情況下就可以操作keep輔助,甚至來電、短信都可以在小屏接聽、暢聊;
圍繞華為Pura X這個“科技新物種”的一場發布會,我們看到了鴻蒙和生態伙伴一起堅信著萬物智聯的未來,并共生在同一個產品哲學之上:
硬件不僅是功能載體,更是場景觸點;軟件不僅是交互界面,更是數據樞紐。
為確保用戶能夠隨時獲取需要的應用和服務,除了聯合更多生態伙伴共同開發,鴻蒙5還提供了多種應用解決方案:主流應用鴻蒙化,打造極致體驗;以小程序/元服務的形式實現輕量交互,即用即走,同程旅行、貓眼電影、奈雪的茶,以及去東南亞旅游常用的打車軟件Grab都已上線元服務;
對暫未鴻蒙化的應用,用戶也可在鴻蒙5應用市場中輕松獲取。
鴻蒙生態如今水草初盛,機制日漸完善,里程碑式成果出現,下一步作何打算?
三、鴻蒙,下一步路
余承東在今年的致全體員工新年信中曾直截了當地說:“2025年,鴻蒙生態要加強投入,10萬個應用是生態成熟的標志,這是未來半年到一年時間的關鍵目標。
其實,回顧鴻蒙的來時路,從真正著手搭建到現在已經有了首部“科技新物種”、覆蓋超過10億搭載設備、720萬注冊開發者,也不過花了6年。
這么一看, 10萬應用的目標似乎也并不激進。
然而,挑戰客觀存在,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3個:
1. 用體驗突破習慣
用戶對操作系統的依賴,本質是對“肌肉記憶”的依賴。一個安卓用戶切換到鴻蒙,可能需要重新學習如何批量刪除照片、調整通知優先級,這些細微差異會形成遷移阻力。
數據顯示,30%的華為老用戶在換機時因操作習慣問題選擇其他安卓品牌,這暴露出生態轉換的隱性成本。
鴻蒙的突破口在于創造“不可逆體驗”。例如在全場景互聯上,當用戶發現手機與電視的投屏延遲從2秒降至0.5秒,會議紀要能自動同步到平板和筆記本,這種效率提升會逐漸瓦解舊習慣。
正所謂用戶不會為“差不多”買單,但會為“好十倍”的體驗背叛習慣。通過此次發布會,筆者也發現這正是鴻蒙在強化的方向——把跨端協同、AI服務等長板做到極致,讓用戶覺得“回不去”。
淘寶、支付寶、京東、小紅書、嗶哩嗶哩、Keep、大麥等應用在華為Pura X上支持“碰一碰”功能。用戶無需展開手機,只需將兩臺手機頂部輕輕一碰,就能瞬間完成支付或分享。例如分享正在觀看的嗶哩嗶哩視頻或UP主頁、分享淘寶和京東的商品,和好友組隊跑步等等,超級便捷。
而鴻蒙5獨特的安全訪問機制,由“管權限”變為“管數據”,不僅能充分保障用戶隱私,更將權限授權彈框對比iOS減少76%,鴻蒙用戶安全訪問次數已經達到了28億次。
中老年用戶的教育則是另一場攻堅戰。
他們往往記不住復雜的手勢操作,更依賴直觀的按鈕和文字提示。鴻蒙的“數字適老化”不是簡單的界面放大,而是從交互邏輯重構入手,降低認知負荷。
2. 生態建設的長期性
盡管鴻蒙應用和元服務數量已經越來越多,但與安卓、iOS生態規模仍有明顯差距。
這種差距并非單純是數字問題,而是生態成熟度的體現——安卓和iOS經過十余年積累,覆蓋了從社交、娛樂到醫療、金融的全場景應用,甚至包括小眾領域如天文觀測、寵物訓練等長尾需求。
對開發者而言,選擇生態的本質是“算經濟賬”。海外開發者尤其看重投入產出比:若適配鴻蒙需要重構代碼、學習新開發工具,而用戶基數不足以覆蓋成本,他們自然會猶豫。
更深層的挑戰在于生態“毛細血管”的完善。即使主流應用完成適配,若用戶無法在鴻蒙上找到健身環的配套App、小眾相機的濾鏡工具,生態體驗仍不完整。
不過我們也要明白,生態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再高的樓也要一磚一瓦去蓋,客觀認識生態規模上的差距,有利于鴻蒙在發揮長項的同時更有指向性地去補足短板。
未來,期待看到越來越多開發者參與到這場數字系統的“大基建”之中。
3. 國際競爭與地緣風險
美國對華為的技術封鎖仍未完全解除。所以客觀來看,盡管鴻蒙今日所到達的地方已經是國產操作系統未曾到過的地方,從未獲得如此大規模、大范圍、深入的應用,但可能也僅僅是拿到了和國際玩家坐在一張牌桌上的“入場券”,尚且無法談及抗衡以及制約。
鴻蒙生態依然需要更多的包容與支持,需要大量的伙伴共建才能更加豐富與堅實,這注定是一個極其困難卻又極其正確的事情。
回顧歷史,多個行業巨頭都未能征服操作系統這座大山,例如諾基亞收購的塞班、三星的Bada、加拿大的黑莓、微軟的Windows Phone等,都曾在市場上存在過,最后無一例外消失在與安卓和iOS競爭的洪流中。
體驗過時、技術挑戰是一方面。作為后來者,只是簡單模仿安卓和iOS,實現前二者已經實現的功能,對用戶就毫無吸引力。
這背后恰恰也反映出了鴻蒙獨特的優勢。
在時代機遇之下,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一系列智能體大模型接入手機終端,手機用戶的AI體驗也將隨之提升,使得智能手機從操作系統層面越來越接近“AI手機”的特征,鴻蒙的系統級AI就已經獨具一格。
“全場景”也是iOS和安卓目前比較明顯的掣肘,在這一點上鴻蒙的提前卡位非常明智。
發布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同步預告了鴻蒙電腦新品將在2025年5月發布,自此,我們有望看到鴻蒙實現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甚至與智能汽車的全場景互聯。
最后,我們還是回到生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提到過,操作系統成功與否,關鍵不在其本身,而是生態系統。這是一個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系統工程。它需要搭建起完整的軟件開發者、芯片企業、終端企業、運營商等產業鏈上的各個主體。
這背后所蘊含的難點在于,這件事用錢砸不出來,用文件推動不出來,很多生態伙伴在鴻蒙初期冷啟動的時候就義無反顧加入進來,更顯得尤為珍貴。
而一個操作系統的生態想要搭建成功,首先需要足夠多的設備裝載,第二就是需要有應用的開發,鴻蒙發展至今日,在兩方面都稱得上“幸運”。
設備裝載方面,鴻蒙的優勢就在于不用從0開始。
當前,華為手機業務持續復蘇。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在2024年四季度,華為以18.1%的市場份額躍居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榜首,銷量同比增長15.5%,而2025年1月,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激活量為634.81萬臺,同比增長27.70%,市場份額為19.30%,排名第一。
再擴及平板、智能穿戴設備和汽車領域,這是鴻蒙覆蓋10億搭載設備并且能夠在智能互聯方面快速發展的基礎。
應用開發方面,鴻蒙的優勢則在于得天獨厚的凝聚力。
就像余承東在誓師大會上喊出的那句話:
“打造鴻蒙操作系統是不得已而為之,既然要為,我們就要把它為好。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我們別無選擇,只有義無反顧。”
共建鴻蒙,很多企業也是帶著擔當毅然出發。
提起華為和千行萬業的企業,跟廣大開發者一起為鴻蒙從“能用”到“好用”砥礪研發的這些日子,華為終端云首席戰略官林振輝在一次訪談中用了“不可思議”這個詞。
“這么短的時間,這么多人跟你一起在做,而且真的做出來了”。
當然時至今日,創造鴻蒙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對抗打壓,一個萬物智聯時代已經向我們展開,新的需求正在涌現。
鴻蒙的下一步,就是繼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讓時代的需求與鴻蒙生態互相哺育,帶來系統的持續繁榮。
四、參與這個時代
維特根斯坦曾在《哲學研究》中有這樣一個斷言:想象一種語言就意味著想象一種生活形式。
同時他也預言:語言的進化將帶來存在方式的革命。
當通用人工智能的第一把火從大語言模型處點起,話語體系不容忽視的重要性就再一次得到強調。
其實,一個操作系統就是一種數字世界的話語體系,而操作系統的競爭,本質上是看誰的進化性更強,更能跟上時代的腳步。
華為Pura X這場發布會最深刻的啟示,在于揭示了一種非對稱創新路徑——不再追隨安卓/iOS的既有規則,而是以“闊折疊形態革命×鴻蒙系統重構×AI生態”的三維突破,重新書寫操作系統的價值邏輯。
余承東曾用“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形容鴻蒙的誕生,而今天,這條路已延伸向更遼闊的疆域:
40%性能躍升和76%權限彈窗精簡,不僅是華為“端云協同”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中國操作系統打破“依賴癥”的宣言。
而鴻蒙電腦的預告,則預示著多端協同的終極形態——手機、平板、PC、汽車將共享同一套數字基座,這種全場景無縫流轉的能力,恰恰是iOS與安卓尚未攻克的領地。
當開發者們為鴻蒙應用的創新和迭代持續攻堅,推動鴻蒙生態日新月異,他們實現的不僅是應用適配,更是一種去中心化的生態韌性。
這種來自千行萬業伙伴、開發者以及廣大用戶的包容、陪伴與支持告訴我們:
打破常規,從來不是獨行者的演奏,而是共生者的交響。
排版| 椰子| 于啟章輪值主編| 夏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