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美國白宮近日發表聲明說,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上午通電話,就俄羅斯和烏克蘭停止襲擊能源設施、實施“部分停火”達成一致。聲明說,澤連斯基在通話中重申愿意接受全面停火澤連斯基在通話中要求美向烏額外提供防空系統,尤其是“愛國者”導彈系統,特朗普同意與其合作“尋找可用資源,特別是在歐洲”。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了“非常好”的電話交談,“從未如此接近和平”。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將很快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特朗普當天還簽署行政令,動用《國防生產法》啟用緊急措施提高美國礦產產量。特朗普要求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和新設立的國家能源主導委員會與國防部、內政部、農業部、能源部等部門合作,確定優先礦產開發項目,為本土礦產項目提供資金和貸款,并設立專項基金扶持新項目。美國早在2月就計劃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由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特朗普在白宮發生歷史性爭吵,簽約儀式被取消。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資料圖)
根據美國和烏克蘭此前公布的雙邊協議草案,烏克蘭的重建基金可能達到 5000 億美元,基輔將繼續向該基金捐款,直至達到這一數額。該文件稱:“關于該基金的協議規定,烏克蘭的捐款將占該國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和其他資產收入的50%,直到基金總額達到5000 億美元。”此外,該協議還要求,烏克蘭將向該基金提供兩倍于美國在協議簽訂后所撥資金額的捐款。文件還規定,該基金將作為一個商業結構運作,其管理權將移交給美國財政部、商務部和美國副總統辦公室。
這種“霸王條款”連西方盟友都看不下去,法國《世界報》直言“比殖民時代更赤裸裸”。但最終文本卻出現戲劇性轉折,刪除了5000億美元硬性要求,明確雙方共同管理且資金必須用于烏克蘭境內投資。畢竟,烏克蘭已探明稀土儲量雖達全球3%,但開采成本比中國高出47%。強行收割這些資源不僅經濟上不劃算。而新協議既鎖定了美國對烏克蘭戰略資源的優先開發權,又避免背上“掠奪者”罵名。更關鍵的是,協議第7條明確要求“優先保障美國供應鏈安全”,這為后續排擠中國企業埋下伏筆。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根據烏克蘭、世界銀行、歐盟和聯合國聯合發布的重建評估報告,烏克蘭的重建資金需求達5240億美元、。烏克蘭政府雖嘗試通過貸款與國際援助維持基本運轉,但其資金基礎薄弱的現實卻難以支撐如此巨大的需求。從沖突初期至今,烏克蘭損失高達1760億美元,其中最嚴重的損失集中在住房、交通、能源和工業領域。據統計,全國至少13%的住宅受損或完全被毀,涉及250萬戶家庭,能源基礎設施受破壞的比例高達70%。而中國以效率著稱的基建能力是否會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各方爭論的焦點。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月在基輔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希望能夠在烏克蘭停止戰爭、恢復和平以及未來重建過程中得到中國的援助。近日,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舉辦2025年一季度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此事詢問中方態度。對此,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新聞發言人表示,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共向烏克蘭提供了四批人道主義援助。中方將繼續做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積極力量,捍衛全球公平正義的進步力量。愿繼續根據當事方的意愿,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資料圖)
這一句話,對烏克蘭來說,可算是一顆定心丸了。跟西方那些拖拖拉拉、光說不練的態度比起來,中國這話說得實在多了。中方愿意幫烏克蘭重建,主要是因為人道主義的原因。烏克蘭危機一爆發,中國已經給他們送去了四批人道主義援助,這充分體現了負責任大國該有的態度。不過呢,得說清楚,中國給烏克蘭的幫助可沒有夾帶什么政治私貨。中國一直堅持不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的原則,也不會因為烏克蘭要重建就摻和到那些復雜的地緣政治爭斗里去。我們可以幫忙,但絕不會當誰的棋子。
烏克蘭向中國“求助”,讓人感慨萬分。三年前,烏克蘭還在依賴西方的援助,如今卻不得不轉向東方,這背后折射出的不僅是戰爭的殘酷,更是國際局勢的復雜性。從澤連斯基的話中可以看出,他對中國企業的信任是建立在實際表現上的。相比西方國家,中國企業在國際項目中一直以高效率、低成本著稱。對于烏克蘭這樣一個急需重建的國家來說,這無疑是最需要的。不過,合作能否順利,還要看烏克蘭能否提供穩定的環境。否則,哪怕中國企業有再大的能力,也難以發揮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