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打完高爾夫就直奔美軍指揮部,親自監督美軍“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在內的海空兵力突襲也門,表現出一副輕松拿捏戰爭的樣子。然而特朗普或許沒想到,這次美軍在紅海,又一次和胡塞武裝打了個有來有回。
(特朗普親自在指揮部督戰)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接受媒體采訪,證實了在上周六,美國對也門胡塞武裝控制區發起了以空襲為主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隨后胡塞武裝公開了傷亡數據,并表示將以“進一步升級”的行動予以回應。
就在第二天,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發表視頻講話稱,為報復美軍對也門的空襲,胡塞襲擊了位于紅海北部海域的“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
葉海亞宣布對美軍的打擊取得了重要戰果,在持續數小時的導彈和無人機打擊后,成功挫敗了美軍的襲擊,迫使美軍戰機返航,“多枚導彈和無人機被發射至杜魯門號航母及其部分戰艦”。
胡塞武裝還表示,未來將把所有美國航母和軍艦作為襲擊目標。
【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
根據美國方面的消息,胡塞武裝這次發射了18 枚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以及1架無人機,攻擊并未給杜魯門號打擊群造成任何損失。
這一點倒是并不讓人意外,胡塞武裝雖然反擊規模并不小,但導彈的突防能力并不強,加上打擊手段協同使用能力較差,無法形成飽和式打擊,美軍航母打擊群只要不犯低級錯誤,就能處理這類強度的空襲。
特朗普這一聲令下,美國和胡塞武裝之間的戰火被再次點燃。特朗普政府并沒有打算像結束俄烏沖突那樣,結束和胡塞武裝的軍事對抗。
紅海護航戰已經持續一年多,美國對也門的空襲也已數不清次數,結果證明,美軍空中打擊非但不能瓦解胡塞武裝的作戰意志,反而進一步激發了后者發動襲船戰的欲望,更是讓胡塞武裝在巴以沖突中脫穎而出,成了中東地區目前“最能打”的非國家實體。
拜登政府的紅海護航戰已經被證明是無效戰爭,既然巴以有了停火的機會,為什么特朗普還要親自試一試胡塞武裝的強度呢?
【杜魯門號打擊群艦船發射戰斧導彈攻擊也門】
替以色列出頭顯然是首要因素,那還有其他的啥原因嗎?這背后還涉及了特朗普政府中東政策的另一個重點,那就是通過打擊胡塞武裝來迫使伊朗讓步。
特朗普親自下達美軍空襲命令的同時,還嚴詞警告伊朗,要求其停止對胡塞武裝的資助。對此,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回應說:“美國政府沒有權力,也沒有資格干涉伊朗的外交政策。”,并譴責美軍的行動違反了《聯合國憲章》。
對比佩澤希齊揚政府在其他方面對美國的妥協、軟弱態度,伊朗在胡塞武裝問題上的回應堪稱罕見的強硬。
一方面胡塞是伊朗保守派在境外的主要力量,作為目前實力尚存且實戰表現亮眼的“小弟”,胡塞武裝不容有失。另一方面,伊朗若是在特朗普殺雞儆猴后,表現出畏縮退讓的態度,只會讓美國得寸進尺,伊朗反而會更接近戰爭。
更何況,紅海沖突的現實就是,美軍拿不下胡塞武裝,別看每次都是也門出現死傷和損失,而胡塞傷不到美軍分毫,但從戰爭消耗的資源來看,明顯是美國的損失更大。
雙方剛剛開打時,高舉“保衛紅海安全”大旗的美軍,還時不時會派船為穿行紅海航道的西方國家商船提供貼身護航服務。到了今天,美軍艦船已經不敢輕易靠近也門海岸,特別是連通紅海和亞丁灣的曼德海峽。包括航母在內的整個打擊群,基本只在數百公里外的紅海北部活動。
以前的美軍可是能大言不慚地表示,只要自己的航母開到對手國家的近海,對方就會迫于壓力不戰而降。可現實情況是胡塞武裝不怕這招,反倒是美軍自己迫于壓力后撤了。
【在紅海執行任務的美軍卡尼號驅逐艦】
胡塞武裝曾在去年聲稱自己擊中了艾森豪威爾號航母,雖然這一戰績并未得到任何事實支撐,但艾森豪威爾號確實在那次襲擊之后火速北上遠離也門。
艾森豪威爾號的艦長事后在采訪時稱:“我們在部署期間遭遇的每一種情況都是“史無前例”的,找不到任何歷史經驗。”你看,胡塞武裝給美軍制造的壓力,都讓他們有些神經過敏了。
盡管胡塞武裝還沒有取得任何擊落美軍戰機或擊中美軍艦船的戰果,但只要雙方還沒停火,這種可能性就依然存在,換句話說,是美國給了胡塞武裝重創美軍的機會。
如果美軍真的出現損失,那么特朗普政府不僅要面臨中東政策破產的風險,顏面掃地后的美軍又該如何維持自己的“不敗神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