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車“價格屠夫”居然虧錢賣車?
這你敢信?
前段時間小米SU7(參數丨圖片) Ultra用前無古人的價格,成功塑造了“純電高性能車守門人”的角色。
不過剛剛小米發布了24年全年財報,有些人根據數據簡單測算出小米SU7單臺平均虧損4.5萬。這個數據聽起來有些嚇人,難道雷軍會賠本掙吆喝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小米SU7交付量達136854輛,而且2024年小米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凈虧損為62億元,所以平均每賣一臺車虧損4.53萬元。因為數據都是小米官方提供的,好像這樣算下來也沒毛病,但我們認為,實際上是非常不嚴謹的。
首先現代汽車工業都是平臺化造車,小米在宣布造車之后,首先是拿出來了摩德納技術架構。
這個架構內涵十分豐富,包括了高性能電機、碳化硅高壓平臺、超級大壓鑄、以及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等全套技術。相當于先花重金把基礎打好,然后再開始大批量造車,這個平臺肯定不會只有SU7一款車,平臺包含的所有技術和制造能力都會得到充分的復用。就像燃油車時代,汽車廠家開發一款發動機和變速箱,一定會盡量的在所有的產品序列中普及一樣。
所以,如果將前期大量的成本都攤銷到才賣了幾個月的第一款車型上沒有太多意義。
其次,如果我們觀察一下小米汽車的毛利率,會發現小米的汽車業務非常的健康,甚至可以說領先非常多新勢力的品牌。
小米財報顯示2024年汽車業務毛利率為18.5%,在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就實現20.4%,已經達到新能源頭部品牌成熟期的表現。
今年小米將會有新的車型和工廠投產,隨著產量的拉升,交付規模不斷擴大,虧損收窄是遲早的事。
最后是小米恐怖的市場潛力。
這一點,恐怕雷軍本人和行業都沒有預料到。
小米SU7于去年4月3日才開始交付,8個多月就實現了超13萬臺銷量。到目前為止,SU7已經連續五個月交付量超過2萬臺。
小米已經不再公布具體銷量數據,因為產能遠遠跟不上訂單,部分車型要等待8個月甚至一年時間,YU7上市以后,小米的銷量還會上一個新臺階。
結束語
汽車是一個非常講究大規模生產的行業,必須要有足夠的量才能活下來。小米前期規劃的產能其實比較保守,現在市場很明朗了,雷軍已經充分發揮他在手機行業的那一套打法。性能拉滿,價格極致,小米想要的恐怕遠遠不止掙錢這么簡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