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家務中選擇一個最讓人崩潰的,你會選擇什么?
很多人會選擇洗碗。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本想享受一頓溫馨的晚餐,可想到飯后還要掙扎著爬起來洗掉沾滿油漬的碗盤,讓很多年輕人甚至連飯也不想吃了。逢年過節家族聚餐,熱熱鬧鬧地吃完團圓飯,廚房里杯盤狼藉,更是看一眼就能get巨大的心靈創傷。
在西方,洗碗機和洗衣機一樣,是把人從重復又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的“家電業代表”。但在中國,洗碗機和洗衣機受到的待遇堪稱冰火兩重天。
相比起一早就家家戶戶必備的洗衣機,洗碗機起源于美國,從上世紀80年代就被外資品牌帶入了中國。但直到2015年之前,滲透率都沒到1%,2014年中國全年洗碗機銷售額只有可憐的5.5億元人民幣,還不到同年洗衣機市場規模的零頭。
但一家中國公司的入局,卻成了行業改變命運的節點。
2015年,方太水槽洗碗機上市,將整個中國的洗碗機行業一舉帶入了高速增長的進程之中,僅2016年,洗碗機市場規模就增長了104%,到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87億元人民幣,引領行業5年增長了10倍。
一個被外資占據30年的行業,為何在十年間就被中國品牌改寫了市場規則?方太又是如何用“中國式創新”,破解了“舶來品水土不服”的魔咒呢?
西方標準失靈:洗碗機中國化的市場覺醒
2015年,方太用水槽洗碗機,開啟了中國洗碗機市場規模化增長的元年。但這款產品的起源,還要追溯到2011年。
那年,方太決心進入洗碗機市場,于是組建了一支自主研發團隊,歷時5年,走訪25個城市,1000多個家庭,10萬公里行程,為的就是搞清楚一個問題:中國人到底想要什么樣的洗碗機?
西方洗碗機的設計理念,源于其自身的飲食文化和生活習慣。特點有兩個:一是以低溫輕油的烹飪方式為主,餐具上的油污相對較輕;二是餐具以淺口的盤子為主,而且形狀相對比較規則。
但中式烹飪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特點,常用的煎、炒、炸、燴等方式,都重料重油,且餐具品類極為豐富多樣,有深有淺,還有各式各樣的材質。外國人洗破天也就是能洗下來一些料汁油污,中國人做菜花椒八角陳皮蔥姜蒜,火鍋紅油、煲仔飯、雞蛋羹,有時洗下來的料渣都是外國人沒聽說過的模樣。
外資企業的確把產品帶入了中國,但三十年來,似乎很少去想:中國人真的想要,又真的需要這樣的產品嗎?
研發探討過程
正是因為從沒好好想過本土 需求,所以洗碗機進入中國三十多年,安裝都還是個難題,連最基本的尺寸匹配問題都沒能解決。
中國超過50%的家庭廚房面積是低于10平方米的,直到2021年中國廚房平均面積也只有6.1平方米。相比之下,美國的廚房平均面積約為12-15平方米,是中國的一倍還多。
簡而言之,適用于美國廚房尺寸的洗碗機,是不可能普遍適用于中國廚房的。導致中國洗碗機市場被限定在了極為小眾的人群里。只要沒有大房子大廚房,裝修時沒能預留足夠的空間,那么后期改造就很難匹配尺寸,讓絕大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
西方的家電品牌有領先的技術,領先的商業策略,領先的營銷推廣手段,也有領先的市場經驗。他們習慣了將自己的標準化產品推向全世界,無論向哪里做市場擴張,都有種“以我為準”的自信,以至于他們幾乎很少根據當地人的習慣做本土化的產品。
而這種傲慢,讓它們在面臨市場環境變化的時候,遠不如本土企業更敏銳。
進入 2010 年代的中國,已經積累了一段時間的經濟高速發展成果,中產階層逐漸崛起,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日益強烈。“懶人經濟” 隨之興起,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購買能夠節省時間和精力的產品,以提升生活便捷性。洗碗機作為解放雙手的神器,正好契合了這一時代需求。
機會來了,而抓住機會的,是一早就嗅到機會,開始加大洗碗機領域研發投入的方太,以及一批中國國產家電品牌。
水槽洗碗機是方太找到的“答案”:中國人想要的,是廚房裝得下、東西洗得凈、滿足一餐一洗習慣的多功能洗碗機。于是,這款產品幾乎顛覆性地拋棄了傳統洗碗機的設計范式,巧妙地將水槽、洗碗機和果蔬海鮮凈化機三種功能融合在 一起,而且布局上實現了 “對位替代”,無需對廚房布局進行大的改動,就能輕松安裝。
也正是這款產品,徹底打 響了洗碗機的新一輪普及,讓中國洗碗機市場迎來了真正的覺醒時刻。用產品創新,開啟了行業的黃金十年。
方太破局:用“人本” 思維重構產品邏輯
方太的成功,絕非偶然。只要深入剖析方太的發展歷程,你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背后有著一套獨特的產品邏輯,而這套邏輯的核心便是 “人本” 思維:從產品洞察的原點,到技術先行的產業重構,每一步都緊緊圍繞著消費者需求展開。
從2011年到2015年,5年10萬公里的調研路,讓方太發現了許多問題。在中國廚房存在一個 “黃金三角區”,即洗→切→炒的動線。在這條動線上,水槽是一個關鍵的“樞紐”,飯前飯后準備和清理工作中,有超過75%的時間直接與水槽相關,它不僅承擔 著清洗食材的功能,還與烹飪、餐具清洗等環節緊密相連,卻是整個廚房唯一沒有被電器化的空間。
而水槽不光要洗碗,還要洗果蔬,洗海 鮮,甚至洗一切。中國人雖然廚房小,但愛吃也會吃,又保持著一餐一洗的習慣,普通家庭每餐所需清洗的碗筷數量并不算多,但所需清洗的種類多,次數也多,復合型使用場景很多。為了設計合適的碗籃,方太甚至在全國各地征集碗碟配合研究,光開模但未上市的就做了多代產品。
這種洞察才推動了方太進行三合一功能設計,把洗碗機變成了中國廚房整體解決方案的一個部分,倒逼整個行業開辟了“水槽式”的新賽道。
然而,水槽式只是一種產品形態,真正讓方太脫穎而出的,不僅僅是洞察,更要有過硬的技術能力。從洞察到產品的鏈接,歸根究底,還是由技術完成的。
你能想象,不到一個立方米的普通家用電器里,同時凝聚了汽車、潛艇、航天相關的技術要素嗎?方太的洗碗機里就有。
2015年方太的水槽洗碗機采用了創新性的“無管路結構”,既節約了空間,也避免了洗碗和洗果蔬共用腔體而出現交叉污染,但卻會影響水泵壓力。而方太借鑒了汽車發動機的渦輪增壓系統,做出了一個“開放式雙泵”,才解決了無管路結構下的水壓問題。
到了2016年,方太科研人員開始著手研發新的清洗技術時,又將目光投向了“空化射流”這種潛艇清洗技術。它通常被用于清洗艦艇底部外殼,既能夠高效清洗所附著的海洋生物,還不會傷到船體。然而這個技術在民用領域根本沒有先例,方太跑了全國的許多高校,在一次次被否認又一次次選擇堅持的反復拉扯中,花了四年時間才讓其正式落地,這就是方太的“高能氣泡洗”。
而到了2022年,方太干脆跟高校一起,做了個和航天同源的科技。技術來源于火箭發動機的工作過程,這個過程本身包含了液體和氣體的兩項混合,火箭推進器中拉瓦爾噴管的結構,也和洗碗機的噴淋臂結構非常相似。方太的科研人員據此對洗碗機噴口及流道進行優化升級,最終讓空化效果提升了一倍以上,也讓氣泡洗技術的清潔度較上一代有了大幅提升。
正是高能氣泡洗,解決了“洗不干凈”這個中國洗碗機行業最痛的痛點。實驗數據表明,高能氣泡洗技術的沖蝕深度提高了 194%,沖蝕重量提升了 60%,水流沖擊力提升了 27%,噴口流量節省了 50%,相比普通純水洗清潔,擁有更高的清洗力和清洗效率。
而方太不僅做了技術的國產替代,產品的國產替代,還要做標準的國產替代。
2018 年,方太參與 IEC 國際標準《IEC 60436 Electric dishwashers for household use-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的編寫,主導推動將中式餐具類目加入國際標準中,為中國洗碗機行業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話語權。
2022年,方太攜手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聯合發布了洗碗機行業首個清洗技術團體標準《洗碗機氣泡洗清洗技術規范》,這不僅是行業首個氣泡洗技術團體標準,也是首個針對中式烹飪清潔問題所量身定制的氣泡洗團體標準。在解決痛點之外,開啟了新的標準和技術規范,將中國的洗碗機行業從“適配西方餐具”,帶向了“為中國碗盤和中式典型餐飲污漬定制清洗標準”的新時代。
截至2025年3月,方太洗碗機擁有2124項國內專利、500項發明專利、23項國外專利,截至2024年2月,方太已經成為中國洗碗機清洗相關授權專利量第一,也是中國洗碗機行業高價值專利被引用第一、中國洗碗機節能環保相關授權專利量第一。
在方太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關注洗碗機市場,加大了在研發和生產方面的投入。一時間,各種創新型的洗碗機產品層出不窮,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這種競爭不僅促進了產品的更新換代,也推動了整個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
截至2024年,方太洗碗機已走入230萬戶家庭,據統計,方太洗碗機的用水量僅為手洗的三分之一左右,按照每天用洗碗機洗一次碗計算,每年可節水1854萬立方米,能滿足上海市居民一年飲水量,相當于節省1.28個西湖。
而方太還在追求更多的創新。以2024年發布的水槽洗碗機Y系列來說,已經進化成為餐前、烹飪、餐后凈洗的全場景產品,可以實現下層洗碗、上層洗鍋、鍋碗同洗的靈活操作,還把瀝水板、瀝水籃和航空級硬質鋁板面板進行結合,共同構成Y系列的臺面區域,做到了洗切配瀝,一站集成。
可以說,中國洗碗機行業發展到現在,早就不再是一種普通的家用電器,而是已經變成了一種全形態的廚房清洗解決方案,方太用嵌入式洗碗機、水槽洗碗機、集成凈洗中心和臺嵌式洗碗機,共同構成了可以滿足不同場景、不同人群清洗需求的洗碗解決方案,全面覆蓋了從大到小各種廚房空間,從人多到人少各種人群的個性化需求。讓每個消費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洗碗機。方太用技術顛覆產品邏輯,用產品打造新的品類,用品類又帶動了整個行業崛起,乃至是普通人生活方式的改變。
黃金十年啟示錄:方太只是中國品牌崛起的一個縮影
市場會用錢投票。
2016年-2024年方太洗碗機連續9年精裝修市場占有率第一,從 2015 年到 2025 年,方太帶動中國洗碗機行業走入第一個黃金十年,成功突破了外資洗碗機搞不定的中國廚房洗碗困局。
但方太的成功,不僅是自身品牌的勝利,更是中國品牌崛起的一個縮影。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本土化創新范式與技術攻堅戰略的必然產物——既要深植本地土壤,又要突破技術桎梏;既需洞察用戶痛點,更要重構行業規則。
這種“中國式創新”的底層邏輯,正在成為國產超越的通用方法論。
首先是尊重本土,但不封閉的本土化。
傳音曾經有句非常著名的口號,叫作“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全球化視野,本地化執行)”。意思是不管去了任何地方,都要尊重當地的市場,深入研究當地的消費者需求。但思考如何滿足其需求的時候,要打開思路,博采眾長,從全世界去找解決方案,去所有領域尋求技術組合來幫助滿足本土需求。
方太在進入洗碗機行業之前,在油煙機起家時就是這么做的。無論是參考汽車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技術路線,還是潛艇、航天技術的民用化,都是延續了這種尊重本土,但在實現本土化的手段和路徑上開放靈活的理念。
其次是技術攻堅但不冒進的創新節奏。
中國家電領域的競爭極其激烈,這樣殘酷的市場競爭節奏其實很快。但從空化射流技術到高能氣泡洗,方太的創新路徑始終遵循“市場驗證-技術突破-標準建設”的三段式閉環,展現出了極佳的戰略定力。
水槽洗碗機的研發期間,方太做了274次專案研討會和超過150張設計稿。正是這種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和對產品的打磨,讓方太累積了上千件相關專利,并進一步主導制定國際標準中的中式餐具清洗規范,實現從產品輸出到標準輸出的跨越。
方太專利長廊
可以說,真正的創新不是實驗室里的參數游戲,而是丈量過千萬個中國廚房后的技術結晶——這才是中國品牌全球化的底層密碼。這二者共同構成了中國品牌在商業成功與用戶價值兩側的高度同頻。
當我們將視野擴展到更廣闊的中國制造版圖,會發現相似的創新基因正在不同領域萌發:新能源汽車突破電池技術封鎖,智能家電重構人機交互邏輯,工業軟件實現核心算法替代。這些行業的突圍者與方太共享著同一套成功密碼——用本土需求倒逼技術創新,以技術突破重塑全球標準。有數據顯示,2015年后國產洗碗機企業注冊增速連續三年超70%,帶動市場規模五年增長10倍,這既是方太帶來的創新效應,也是中國制造系統性升級的一個注腳。
結語
正如方太洗碗機產品線總經理徐慧所言:中國品牌在過去的發展中,逐漸擺脫了對國外技術和模式的簡單復制,轉而基于本土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深度洞察和“從0到1”的創新。而這種以本土需求為驅動的創新,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也為全球市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產品模型。
過去多年,中國品牌已經開始登上全球舞臺,輸出中國技術、中國方案。方太的水槽洗碗機就因為多功能、一體化的集成設計完美契合了對空間利用和清洗實用性的需求,在北 美市場吸引了房車用戶的關注。
方太洗碗機的十年破局,不僅改寫了中國廚房的清潔方式,更預示著中國制造從“追趕者”向“定義者”的歷史轉身。當中國方案寫入國際標準,當水槽式設計成為全球競品對標對象,這場始于廚房的革命正在突破行業邊界——它證明了中國企業完全有能力在成熟市場中開辟新賽道,用本土化創新重構全球競爭規則。
未來,隨著更多“方太式破局者”在高端芯片、生物醫藥、精密制造等領域涌現,中國制造將完成從技術應用到標準制定的質變,從產品的國產替代,走向標準的國產替代。
正如方太在洗碗機領域實現的跨越:不再滿足于做西方技術的優化者,而要成為行業規則的制定者。從方太的廚房望出去,望見的是全球產業變局與創新浪潮。我們正在見證的,或許是中國智造從“跟跑”到“領跑”的史詩級躍遷。
····· End ·····
星海情報局 系統研究
中國制造與國產替代
專注中國產業崛起故事
▲關注產業資訊,破解科技密碼
追趕先進技術風口,看中國制造的星辰大海
入駐媒體平臺
36Kr/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網易
虎嗅/ 雪球/ 騰訊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