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繼首次在菲律賓部署“堤豐”中程導彈系統后,美軍尋求在太平洋地區部署第二支中程導彈部隊。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近日報道,美陸軍第3多域特遣部隊指揮官麥克·羅斯(Mike Rose)接受采訪時稱,第3多域特遣部隊目前正在接收美華盛頓州劉易斯-麥科德聯合基地兩套“堤豐”中程導彈系統中的第一套,并尋找時機在印太戰區進行前沿部署訓練。
“堤豐”導彈系統(資料圖)
目前不清楚第二個被部署到太平洋地區的“堤豐”導彈營將被具體部署在什么地方,但是已經有傳聞稱美國想要在日本西南的島鏈上部署中程導彈,用來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打擊,并可能攻擊解放軍的戰艦和飛機。因此,美國陸軍第三多域特遣部隊的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堤豐”導彈系統并不具備獨立作戰的能力,因為整個導彈營不包括任何雷達或者光學制導系統,必須依賴美軍現有的作戰體系來完成目標搜索和導彈引導。
自2020年9月首次公開以來,“堤豐”系統就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從研發到部署的全過程。正如邁克爾·羅斯上校所言,這是一次機會的追逐,一場能力的測試。美國希望通過與太平洋地區國家的聯合演習,借此強化自身對區域事務的影響力,讓它成為所謂“威懾中國”的關鍵裝備。另外,美國計劃在2026至2028財年之間,再為其多域特遣部隊配備三套“堤豐”系統,表明這一計劃并非短期之計,而是在布局未來的亞太戰略。
堤豐”導彈系統發射“戰斧”巡航導彈(資料圖)
美國在亞太地區步步緊逼的軍事部署,實則是將霸權野心裹挾于“防御”外衣之下。從菲律賓到太平洋第二支中導部隊,美方以“威懾東大”為名,行“圍堵遏制”之實,其所謂“維護安全”的幌子早已千瘡百孔。菲律賓甘當馬前卒,允許部署射程直達東大腹地的進攻性武器,不僅出賣本國戰略自主,更將東南亞拖入地緣對抗的泥潭。美國撕毀《中導條約》在先,如今又借“多域特遣隊”編織火力網,妄圖以“戰斧”“暗鷹”等武器打造包圍圈。這種冷戰思維的復辟,只會加劇軍備競賽,讓亞太淪為大國博弈的角斗場。
不久前,美國國防部長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美國并不尋求與中國開戰,但將在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下重建軍隊,為戰爭做好準備。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對此表示,美方官員的有關言論,蓄意煽動意識形態對抗,鼓噪中國威脅。奉勸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權邏輯鏡像中國,不要用過時的冷戰思維看待中美關系,不要以戰略競爭為名,行對華遏制、打壓之實。林劍表示,中方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無論是關稅戰還是貿易戰,無論是冷戰還是熱戰,都打不得、也打不贏。
外交部這番表態,乍一聽和過去沒什么兩樣,但最后的“打不贏”,還是非常罕見的。很顯然,“打不得”是中國對戰爭的態度,而“打不贏”則是中國對美國的忠告。這可是官方的外交表述,每句話每個字都有實際意義。中美能不能和平相處,當然是可以的,以當前的國際局勢,你美國放心衰落,中國不爭什么世界第一。但是如果你美國要打仗,要在中美此消彼長的趨勢下放手一搏,企圖捍衛自己的霸權寶座,那中國已經給出了忠告,你美國打不贏。
美國防長海格塞斯(資料圖)
這番話無疑是在警告美方,別想著用對抗來穩固自己的地位,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合則兩利斗則皆傷,一旦爆發沖突,無論是哪一方,都絕不可能成為贏家,只會因為交鋒延緩自身的發展。只不過,重新上臺的特朗普,相比于上屆任期,雖然放緩了對華論調,但手中的動作卻是一點沒停,極力想要利用霸權手段,繼續推行單極秩序。而走在世界對立面的美國,也必然走向衰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