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易感基因在血液腫瘤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在疾病的精準診療過程中更是意義重大。900+遺傳易感基因檢測對血液腫瘤的精準診療意義重大,能幫助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少走很多彎路。
900+惡性血液腫瘤遺傳易感基因的分類
900+血液腫瘤遺傳易感基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類:DNA修復、DNA復制、轉錄因子和轉錄調控、蛋白質翻譯、染色體組織和重塑、蛋白質穩定調控、RNA穩定性調控、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蛋白質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先天免疫異常、代謝異常、抑癌基因與致癌基因以及免疫缺陷相關基因等。
總的來說,這些遺傳易感基因變異通過影響造血免疫細胞增殖、分化、凋亡導致血液腫瘤。
惡性血液腫瘤發生的多種原因絕大多數血液腫瘤的發病是先天(內因)與后天(外因或環境)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解釋了為什么在相同致癌因素條件下,一些人患癌,而另一些人不患癌;一些惡性腫瘤患者接受放化療后易患其它腫瘤,而另一些不會。因此,稱這類為先天性基因或染色體異常。
1
先天因素
先天基因變異(又稱為胚系基因變異)和/或染色體異常,也是引起血液腫瘤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隨著檢測技術尤其是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發現越來越多的先天基因變異(簡稱易感基因)或染色體異常與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有關,攜帶這些易感基因者患惡性腫瘤的概率明顯高于其它人群。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將髓系及淋巴細胞系遺傳易感性血液腫瘤單獨分類。
研究顯示,達50%的兒童亞二倍體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攜帶先天TP53基因變異;7%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72%的伴-7的MDS攜帶有先天GATA2基因變異;7%-11%伴CEBPA變異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攜帶先天CEBPA變異;唐氏綜合征繼發的髓系白 血病常有體細胞GATA變異,多為M7;繼發B-ALL 伴ETV6-RUNX1者同時有CRLF2變異者比其它患者多10倍,可能對JAK抑制劑有效;伴RUNX變異的AML要注意是否有遺傳血小板異常;EBV+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要注意先天免疫缺陷,如1型X性聯的淋巴增殖性疾病。
對治療相關性腫瘤患者要注意攜帶有先天基因,如先天TP53變異者易發治療相關性髓系腫瘤;75%的FA患者在45歲前發生實體瘤,40%的DC患者在40歲前發生實體瘤;21%的發生治療相關性AML的乳腺癌者攜帶有先天BRCA1、BRCA2、TP53、CHEK2、PALB2基因變異;50%的治療相關性ALL攜帶有先天TP53基因變異;80%的攜帶FANCD1/BRCA2雙變異者在10歲前發生AML;1/1000的新生兒有t(15;21)異常,T(15;21)發生羅伯遜易位的患者發生B-ALL伴iAMP21是其它類型的2000倍。
2
后天因素
?化學毒物:化療藥、吸煙、苯等化學毒物;
?輻射:放療、環境輻射物;
?病原:EBV、HCV、幽門螺旋桿菌、人類皰疹病毒6-8型病毒;
?多種原因導致長期免疫低下(如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艾滋病、長期情緒低落、過度勞累等),導致易感血液腫瘤。
為什么要檢測900+遺傳易感基因?
在惡性血液腫瘤治療中有哪些意義?
1
900+基因檢測可以幫助確定是否需要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CT)
童春容主任強調,先天易感血液腫瘤如果伴發以下問題,應考慮異基因移植:標準化療后發生嚴重感染、標準化療后血液細胞嚴重低下難以恢復,影響及時治療、標準化療后產生致病性新的染色體或基因變異、標準化療后不能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相應的療效,或者疾病復發。
童春容主任分享了幾個具體案例:
病友案例1
是一例遺傳免疫缺陷導致長期E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反復化療8療程,家族中有多個腫瘤患者。7年前查父母各攜帶一UNC13D突變,但未移植。查700種遺傳易感基因,顯示其父母均攜帶遺傳易感基因,選擇好非血緣供者準備移植。患者半年前發熱,血EBV-DNA很高,診斷遺傳性HLH,移植后及時控制病情,最終獲得康復。
病友案例2
是一例遺傳免疫缺陷導致HHV7感染及HLH的患者,經治療病情反復。基因測序發現患者穿孔素基因突變,做了非血緣移植,完全緩解至今24個月。該患者家族五代沒有疾病史,但后續基因檢測發現,其家族中有7人攜帶穿孔素基因缺陷。患者的父母各攜帶一個缺陷基因,遺傳給患者導致患病。
病友案例3
患者出生時就有皮疹,反復皮疹13年,經過多年治療后來到醫院就診。基因測序顯示患者的父親和爺爺攜帶相同的基因變異,導致免疫球蛋白降低,NK細胞比例下降。經過基因專家分析,選擇母親作為供者順利移植,痊愈至今。
因此,對于遺傳性的嚴重的血液/免疫系統疾病應該進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否則化療可能導致嚴重感染以及對腫瘤無效且發展快,甚至治愈機會。
2
檢查異基因供者900+基因檢測可以幫助確定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復發原因,以及是否需要更換供者進行二次移植
病友案例1
是一位B急淋患者,2017年1月接受了姐供妹的移植,7月復發,回輸了CD19和CD22 CAR-T后緩解。2019年2月全身多發髓外白血病,后來得知第1次移植的供者姐姐是甲低,因此第2次移植時更換了供者,選擇患者的兒子做供者移植,移植后緩解至今5年。
病友案例2
是一位香港B急淋患者,反復化療9個月復發。2018年7月用妹妹做供者行半相合異基因移植,12月復發來到博仁醫院治療。
基因檢測顯示患者TP53基因缺陷,供者基因不好,需要更換非血緣供者。后患者回輸CD22 CAR-T達到CR,更換非血緣供者后完全緩解至今5年多。
3
900+基因檢測還可以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靶向藥
一個67歲的老年B急淋患者,在外院3個化療不緩解,屬于原發耐藥B-ALL,基因檢測發現BRCA2突變。
基于此,臨床給予序貫CD19和CD22 CAR-T,CD38單抗,還加了奧拉帕利+維奈克拉+地西他濱+5氮雜胞苷治療,緩解至今4年。
此外,900+基因檢測還可以:
? 幫助確定異基因移植預處理方案;
? 幫助選擇親緣異基因移植供者;
? 了解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包括CAR-T細胞)療效不好的原因,幫助選擇自體免疫細胞種類;
? 還可以為先天遺傳易感基因變異的攜帶者提供一些防治方案。
遺傳易感基因檢測對血液腫瘤的精準診療意義重大,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從而制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此外,根據患者的遺傳基因,醫生可以個性化地選擇靶向藥和免疫治療方案,提高治愈率。希望更多的血液腫瘤患者認識并理解基因檢測對血液腫瘤治療的意義,在疾病診療過程中少走彎路,早日獲得康復。
白血病免疫與靶向治療
病友答疑集錦
血液病領域權威專家高博醫學(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醫院童春容主任、林躍輝醫生傾情解答和分享。50+個白血病患友的真實提問及案例,覆蓋免疫治療、CAR-T、基因檢測、靶向藥等問題!快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患友吧!
備注:本手冊僅供患友及家屬學習交流使用,不作為診療依據,具體的診療意見請咨詢您的主管醫生。
▼點擊下方即可在線閱讀
《不懂就問》問題征集中
「不懂就問」欄目,聚焦腫瘤及血液診療、康復、醫保、藥品、就醫政策等疑問!歡迎病友們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問卷,您可留下胃癌、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神經內分泌瘤、食管癌等實體腫瘤以及白血病、淋巴瘤、地貧、MDS等血液病問題,我們將為您提供專業的解答!
內容來源 | 不懂就問-白血病免疫與靶向治療
排版 | 趙微
審核|方玥立、賈冬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