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戰友簡介
廣隸聿
患者本人,男,22歲。2019年確診再生障礙性貧血,目前狀態良好,生活狀態正常,擔任公司高管,在事業的賽道上奮力疾馳。愛好:出去玩~
前 言
哈嘍大家好!今天特別開心能受到“博醫同行”的邀請,來和大家嘮嘮我的故事。說實話,生病這事兒聽起來挺嚇人的,但我想用我的經歷告訴大家:就算被生活錘了一拳,咱也能爬起來笑著往前走!
我叫廣隸聿(藝名),22歲,來自美麗的呼和浩特(歡迎大家來草原做客~)。我是一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與疾病共處的七年時光。
一場“普通”的肺炎,
改變了我的生活軌跡
七年前,我還是一名初中生。起初,我以為自己只是得了一場普通的肺炎,但持續一周的高燒讓我不得不前往社區醫院輸液。按照醫院規定,輸液前需先驗血。結果出來后,醫生看著報告,略帶疑惑地說:“我們醫院的機器可能出了故障,正常人怎么可能血小板只有30?建議你去市醫院進一步檢查。”
然而,事實證明,機器并未出錯。當天,我便被市醫院收治入院,還因年紀尚小,被安排在了兒科病房(當時覺得頗為尷尬)。原本成績優異的我,就這樣無奈地休學了。
當地醫院的醫生非常負責,但也列舉了許多令人不安的可能性,什么白血病啊骨髓移植啊,我媽當場腿都軟了,但她特果斷,連夜帶著我轉院至天津血研所。
確診與治療:從恐慌到坦然面對
坦白說,當時我對這個病一無所知,內心充滿了恐懼與無助。我以為需要巨額花費,甚至可能生命垂危。幾經周折,終于掛到了竺曉凡主任的號(內心OS:若早些認識“博醫同行”,或許就不用花費高價找黃牛了)。在血研所經過詳細檢查后,我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
出院時,竺主任僅開了80多元的藥物,囑咐我服用兩個月后復查。我和家人當時都愣住了,甚至懷疑是否開錯了藥。畢竟在我們的認知中,這種疾病理應需要高昂的治療費用。竺主任卻淡然一笑,說道:“沒錯,病情不嚴重,男生,穩住即可。”(解釋一下:由于是男生,不會有月經等問題,只要稍加注意,便不會出現自發性出血,因此主任建議只需維持血象穩定即可。)
就這樣,我帶著藥物回到了家中。盡管主任表示無需過度擔憂,但家人仍舊放心不下,我被“軟禁”在家兩個月,每日除了打游戲便是看劇。兩個月后復查,主任建議我回歸正常生活。于是,我重新踏入校園,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活節奏。
至暗時刻:血小板驟降至個位數
平靜地度過了三年后,一次例行檢查顯示我的血小板驟降至個位數。那一刻,我的心仿佛沉入了谷底,匆忙趕往當地醫院(當時因疫情無法前往天津)。然而,剛入院不久,醫院內便出現了陽性病例,我被“恰好”隔離住院。
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每日面對無數的注射器與鹽水,最令人絕望的是不知何時才能重獲自由。我仿佛陷入了抑郁的深淵,情緒失控,對周圍人發脾氣,晝夜不分地昏睡。真正折磨我的并非疾病本身,而是那種無盡的禁錮感。
經過漫長的檢查,最終確診為“真菌感染”。經過三個月的治療,我終于得以出院。走出醫院的那一刻,陽光灑在臉上,我仿佛獲得了新生。
成年后的新旅程:遇見張鳳奎主任
成年后,我不再適合在兒科就診,竺主任推薦我轉診至張鳳奎主任處。初見張主任,他的和藹可親讓我緊繃的心逐漸放松。最令我感動的是,他總是站在患者的角度,細致入微地為我們考慮。
此后,我以每兩個月一次的頻率前往天津就診。去年,得知張主任將赴北京出診(從呼和浩特至天津需先經北京轉車),我聯系了“博醫同行”的小天使們。雪雪老師熱情地協助我掛號,并詳細梳理了就診流程。就這樣,我在北京高博博仁醫院順利見到了張主任。
起初,我對私立醫院心存疑慮,擔心費用高昂或存在隱形消費。然而,實際就診后,我深刻體會到“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博仁的服務、技術與費用都令我十分滿意,也讓我對私立醫院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這里,我還結識了許多朋友,如博仁的小唐姐,以及“博醫同行”的拉拉和其他伙伴。他們并未將我視為患者,而是如朋友般關心我、幫助我,讓我在疾病的陰霾中感受到溫暖。
生病七年,我居然混成公司高管了
回首這七年的歷程,我并未將生病視為不幸。相反,它讓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至今,我仍保持著早睡早起、不抽煙、不飲酒的健康生活習慣。
現在說起來可能沒人信,生病反而成了我的“人生外掛”。因為不敢熬夜,我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因為怕感染,練就了快速處理突發狀況的能力。現在我在公司帶團隊,同事都說我“像打過仗的老兵,天塌了都面不改色”。(不過他們不知道,我這心理素質都是抽血抽出來的)
要說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帶病生存”。現在每天按時吃藥,定期復查,其他時候該吃吃該玩玩。去年還帶爸媽去海南看了海——七年前確診時,我可不敢想還能有這天。
最后說點掏心窩的話
如果你也在和疾病較勁,記住三件事:
1. 醫生比你更怕治不好——所以乖乖聽醫囑,別自己瞎百度
2. 難受了可以哭可以罵——但哭完記得擦干臉繼續干飯
3. 生病不是你的錯——就像草原會刮風下雨,但草照樣長,花照樣開
咱們這樣的“特殊玩家”,只是拿到了困難模式的人生劇本。玩好了,說不定還能解鎖隱藏成就呢!
聲明:本文圖片和文字內容已取得本人授權,未經同意不可擅自轉載使用。文章觀點僅作為治療經驗交流,如有不適請前往醫院就診。
專家出診動態
張鳳奎教授出診信息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
周一上午
出診院區:團泊院區
周二下午、
周四上午
出診院區:海光寺院區
北京高博博仁醫院
周三下午
14:00-18:00
*以上出診信息供參考,以實際出診時間為準。
想咨詢主任或了解門診掛號,
可掃碼添加小助手
上一期 分享者
@牛奶咕嘟嘟
回顧故事:
戰友故事持續征集ing
特別感恩每一個投稿的戰友,每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對其他戰友來說都是一份極其寶貴的實戰經驗,也是社會了解和關注咱大病群體的窗口。在此呼吁更多戰友發聲,將您家抗癌經歷及所見所聞化作熠熠生輝的希望火種,傳遞給那些在人生旅途正艱難跋涉的朋友。
掃碼添加小助手
內容來源 | 戰友:廣隸聿投稿
排版 | 趙微
審核 | 廣隸聿、方玥立、賈冬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