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空紙
編輯 | 空紙
前言
在國際地緣政治的舞臺上,美國強占巴拿馬運河一事吸引了全球目光。特朗普上臺后,這一問題更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特朗普一上任,便對巴拿馬運河展現出了強烈的野心,其任命的國務卿魯比奧,上任后的首次外訪就選擇了巴拿馬。
魯比奧此行目的明確,旨在落實特朗普奪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的目標,特朗普甚至一度揚言要派出軍隊,以武力奪取運河控制權,態度十分強硬。
魯比奧訪問巴拿馬期間,采取了一系列極具針對性的行動。他一方面大力的施壓,想要巴拿馬拿出一帶一路的協議,另一方面又想要巴拿馬停止和香港的長期合作,想要擁有巴拿馬運河控制權力。
這一系列舉動,無疑給巴拿馬運河的局勢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美國為何對巴拿馬運河如此執著?這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戰略考量?這一事件與中國又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系?
運河爭奪背后的戰略棋局
美國近年來的一系列動作,顯示出其從全球化擴張轉向戰略收縮的趨勢。在這個情況下,美國想要整合一下北大西洋的緊急情況,從而按照自己的意思來進行經濟內循環。
從地理層面而言,北美洲與西歐諸國距離頗為相近,此情形為美國的經濟圈構想奠定了某種基礎。美國期望通過整合北美與歐洲的經濟結構,打造一個以自身為核心的經濟循環圈子,以此來應對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
而巴拿馬運河,恰好處于這一戰略布局的關鍵位置,成為了美國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門戶。
東亞地區與大西洋經濟圈的海路連接主要有三條,第一條經印度洋和紅海,穿過蘇伊士運河,經地中海抵達歐洲國家沿岸。
第二條經過印度洋繞過非洲好望角,然后沿大西洋北上,去往歐洲或者美國東海岸。第三條橫跨太平洋,穿過巴拿馬運河,從而進入美國東海岸。
在這三條航路中,繞行非洲好望角的航路由于路途遙遠且難以控制,美國將重點放在了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上。對美國來說,掌控這兩條運河,特別是巴拿馬運河,便能從外部截斷來自東亞地區的貿易競爭。
因為從東亞地區出發,穿過印度洋繞行好望角,再北上穿過大西洋抵達美國東海岸的距離,要比從歐洲穿過北大西洋直達美國東海岸多出好幾倍。
一旦美國成功掌控巴拿馬運河,東亞貨物運輸成本便會急劇增加,其全球貿易競爭力亦將被削弱,這會為美國構建北大西洋內循環經濟圈創造有利條件。
美國針對中國的“組合拳”
2025年2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然宣稱,欲對中國船舶與航運企業征收高額港口費,其行徑可謂悍然。
此舉措恰似一枚重磅炸彈,在國際航運界掀起軒然大波。美國進口商協會測算,這一港口費可能使亞洲-美國航線運價上漲15%-20%。
這不僅直接增加了中國造船業的運營成本,削弱了中國船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還對東亞到北美航線進行了定向狙擊。
嚴重影響了中美之間以及東亞地區與北美地區的貿易往來,試圖從運輸成本上打壓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為其所謂的經濟內循環計劃掃除“障礙”。
美國在對中國船舶征收高額港口費的同時,還在巴拿馬運河問題上大做文章。美國施壓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備忘錄,想要收回巴拿馬運河相關港口的控制權。
美國的這一系列行為,無疑是在破壞中國與巴拿馬的正常合作,企圖通過控制巴拿馬運河及其相關港口,限制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進而對中國的全球貿易布局造成沖擊。
香港長和集團在巴拿馬運河相關港口的運營,原本是正常的商業合作,卻被美國無端干涉,其背后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維護美國自身的霸權地位。
中國的應對與反制
美國于巴拿馬運河問題屢屢挑釁,中國豈能坐視?務必采取積極且有效的應對之策,捍衛自身利益與全球貿易穩定。
中國應積極推動物流通道的多元化,減少對巴拿馬運河的依賴。一方面,強化與埃及等國的合作,拓展蘇伊士運河的使用規模。
蘇伊士運河乃連通亞非歐三大洲的關鍵水上要道,于全球貿易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與埃及的合作,中國可以確保在巴拿馬運河出現問題時,貨物仍能順利通過蘇伊士運河運往歐洲和其他地區。
另一方面,積極探尋北極航線的開發與利用之道。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航線的通航條件逐漸改善,其在未來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將日益重要。
中國可與俄羅斯等北極國家強化合作,共同開發北極航線。如此,既能縮短通往歐美的運輸距離,削減運輸成本,又能減少對巴拿馬運河等傳統航線的依賴。
為了應對美國對巴拿馬運河相關港口的控制,中國應積極投資非洲、東南亞等地的替代性港口,構建新的貿易樞紐。
在非洲,中國可以加大對尼日利亞萊基港等港口的投資與建設力度。萊基港是尼日利亞首個現代化深水港,也是西非地區最大的港口之一,其建成運營將有力推動尼日利亞乃至整個中西非地區的經濟發展。
中國對萊基港的投資,不僅可以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還可以為中國貨物在非洲地區的運輸和貿易提供便利,減少對巴拿馬運河相關港口的依賴。
在東南亞地區,中國能夠強化與馬來西亞、泰國等國的合作,對當地的港口進行投資建設。馬來西亞的皇京港等項目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能,一旦建成,便有望成為地區性的關鍵貿易樞紐。
中國投資這些港口,能夠構建新的貿易網絡,確保全球供應鏈穩定,減少美國在巴拿馬運河問題上對中國的掣肘。
結語
美國打著強占巴拿馬運河的幌子,將遏制中國發展作為其深層目標,一系列舉措盡顯霸權主義的蠻橫與無理。然而,美國此種損人不利己的行徑,僅僅是其于全球影響力衰退進程中的掙扎之舉罷了。
中國以開放包容之姿,積極構建多元化的貿易通道與合作網絡,這一應對策略不僅是破局之舉,更是邁向更廣闊全球化舞臺的堅實步伐。
在這場博弈中,美國霸權的衰落已現端倪,而中國將憑借自身的智慧與韌性,在世界經濟與貿易的浪潮中,駛向更為光明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