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結直腸癌篩查。結直腸癌在我國發病率位居第2,死亡率第4。2022年,我國估計有約51.17萬結直腸癌新發病例和24萬例結直腸癌死亡病例。結直腸癌雖然高發,但其早期治療后5年生存率超過90%,只要提前發現、及時治療,就能降低它的危害。因此,結直腸癌篩查對早期發現、治療結直腸癌意義重大。
結直腸癌篩查的方法有哪些?
“序貫篩查”策略,很適合那些不太愿意做有創檢查的朋友,那就是先進行無創的初步篩查,如果發現有問題,再去做結腸鏡檢查。
【基礎版:無創初篩】
糞便免疫化學試驗(FIT)
這就像是在糞便里找線索。要是腸道里長了腫瘤,可能會出血,血液就會混在糞便里。FIT檢查就能發現這些隱藏的血液,提示腸道可能有問題。這個檢查簡單、方便,只要留一點點糞便樣本就行。
糞便 DNA 檢測
這個更先進,它能檢測糞便里腫瘤細胞的DNA。腫瘤細胞會不斷脫落,跟著糞便排出來,這個檢查就可以發現這些早期的腫瘤信號。它準確性高,且不需要特殊準備。
血液 DNA 檢測
有些腫瘤細胞會把DNA釋放到血液里,通過檢測血液里的這些DNA,也能發現結直腸癌的早期跡象。
當然,無創初篩雖然方便,但要是初篩結果異常,就得做結腸鏡檢查了。
【進階版: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是結直腸癌的金標準,可以直接看到腸道里面的情況,息肉、腫瘤等病變都能發現,還能取組織做病理檢查。雖然是有創檢查,需提前做好準備,配合醫生,但它篩查的準確率是最高的。
篩查流程看這里
01
初步篩查
從剛才介紹的無創篩查方法中選一個,留個小樣本就行。
02
看結果
如果初篩結果正常,繼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復查就好。要是結果不太好,那就得去做結腸鏡檢查了。
03
后續治療與復查
要是結腸鏡檢查發現了息肉或者其他病變,醫生會根據情況告訴您是切除還是做其他治療。后期,也需嚴格遵醫囑定期復查。
哪些人需要做結直腸癌篩查?
40歲以上的朋友注意了!
【一般人群】
沒有家族癌癥史,也沒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朋友,從40歲開始,每年做一次結直腸癌篩查就可以。如每次篩查結果都正常,還可以適當延長篩查間隔時間。
【高危人群】
有一級親屬(比如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得了結直腸癌,或者自己有長期吸煙、飲酒、肥胖、糖尿病這些情況,那從40歲開始,或者比家族里最年輕的患者診斷年齡提前10年,就要開始篩查了,且每年都要做一次。
朋友們,結直腸癌篩查并不復雜,也不可怕。通過簡單的無創初篩,就能提前發現潛在風險,及時處理。請謹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戰勝結直腸癌的關鍵!讓我們一起關注腸道健康,定期做結直腸癌篩查,健健康康向未來。
參考文獻:《防癌體檢結直腸癌篩查技術應用專家共識》
來源:放射治療科
作者:王欽
薦稿:穆曉峰
排版:李春慧
責編:王占榮 范曉 張潔
出品
北京世紀壇醫院宣傳中心
專欄入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