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邛崍市檢察院會同市林長辦、市法院、市公安局、平樂鎮人民政府,聯合開展“法治護綠,守護鄉愁”宣傳活動。
世界森林日
檢察官們結合發布破壞森林資源典型案例,在千年古榕樹下向群眾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森林資源相關法律法規宣傳,解讀《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核心條款,回答群眾提問,引導群眾樹牢“保護古樹名木人人有責”的法治觀念。
《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明確了古樹名木的定義、保護原則、保護措施以及法律責任?,這是我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規范,填補了古樹名木保護領域國家層面的法規空白,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邛崍市目前有古樹名木898株。其中一級古樹62株,二級古樹118株,三級古樹718株,古樹群7個。
古樹是古鎮歲月變遷的見證者,是古鎮文化的重要符號。平樂古鎮現有古樹147株,樹齡高達1400余年。隨后,邛崍市檢察院、市法院、市公安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平樂鎮人民政府相關工作人員在平樂古鎮聯合巡護古榕樹。
古樹名木保護涉及多個部門,是社會共同的責任。邛崍市檢察院依托“林長+檢察長”機制,不斷強化依法保護古樹名木工作,不斷擴大生態保護“朋友圈”,講好古樹名木故事,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守護好這抹穿越古今的綠色瑰寶。
供稿 / 孫 蕾
編輯 / 孟 懿
一審 / 趙 靜
二審 / 陳志航
三審 / 陳玉峰
微信號|邛崍檢察
新浪微博|邛崍檢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