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
以其便捷、環保的特點
成為居民日常出行的
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隨著我市電動車數量的急劇增長,其充電問題也日益凸顯,成為了城市消防安全的新挑戰。特別是小區、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私接飛線、樓道內充電等違規充電行為屢見不鮮,這些行為不僅違反了消防法律法規,更埋下了重大的火災隱患。
近年來,因電動車不當充電引發的火情時有發生,不僅造成了財產損失,更威脅到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委員提案
在政協孝感市七屆四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孝感市分公司助理工程師李家熙提交了《關于規范我市電動車充電行為,消除火災隱患,保障消防安全的建議》的提案,聚焦電動車充電難題,為守護城市消防安全建言獻策。
記者探訪
3月17日,記者跟隨提案人李家熙深入孝感城區多個小區實地走訪。在仙女路36號院、雙馨園小區單元樓外發現幾處高懸的“飛線”,電線雜亂交錯,好似“空中蜘蛛網”。
走進小區停車棚,發現充電樁不多,但仍有不少空位。部分規劃科學的小區,充電樁布局合理,居民有序充電,車棚利用率頗高。
可一到下雨天,問題又浮出水面,居民紛紛反映停車棚空間供不應求,露天停放車輛不僅加速車輛部件老化,更存在漏電風險,無奈之下,樓道又淪為電動車的“臨時停放點”,擁堵不堪。
李家熙告訴記者,導致這一亂象的根源主要是供需矛盾突出,充電設施覆蓋率低,電動車主無奈私拉電線充電;部分市民安全意識淡薄,對充電引發的火災風險認識不足,心存僥幸;監管存在盲區,執法力量有限,處罰力度不夠,導致“法不責眾”現象出現;責任體系缺失,社區、物業等相關部門主體責任不明確,缺乏長效管理機制。
委員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
李家熙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一是建立健全電動車充電設施規劃體系。由政府牽頭,制定電動車充電設施建設規劃,明確充電站(樁)的布局原則、建設標準和技術要求,特別是在居民小區、商業中心、工業園區等電動車集中停放區域,加快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充電設施建設,通過政策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激發市場活力,擴大充電設施覆蓋范圍。
二是強化宣傳教育,提升公眾安全意識。組織開展電動車消防安全知識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活動,利用媒體、網絡平臺等多種渠道,普及電動車正確充電方法和火災預防措施。強調違規充電的危害性,提高公眾自覺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規的意識,形成“人人關注消防安全,人人參與隱患排查”的良好氛圍。
三是嚴格執法,加大處罰力度。消防、城管、公安等多部門聯動,加強對電動車違規充電行為的日常巡查和監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四是完善應急響應機制。在電動車集中停放區域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定期組織消防演練,建立電動車充電火災事故應急預案,明確各部門職責,確保火災事故發生時能高效協同處置。
五是鼓勵居民自治與社區管理。倡導居民成立電動車管理自治組織,參與日常管理,形成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的良好機制。社區、物業公司等部門加強對小區內電動車充電行為的管理,引導居民規范充電。
來源:孝感日報 全媒體記者李恒 通訊員張瀟遙
制作:周洋
校對:鐘明
責編:楊濤
終審:朱霞
出品:孝感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