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雅創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創電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不超過2億元,購買上海類比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類比半導體”)部分股權,最終投資金額和持股比例尚未確定,交易完成后,類比半導體預計將成為公司的參股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雅創電子1999年成立于上海閔行區,深耕汽車、工業及電力領域,是國內知名的主被動元器件代理商與車載娛樂導航方案提供商。
類比半導體2018年成立于上海臨港,公司專注于汽車智能驅動、線性產品、數據轉換器等領域的芯片設計,產品主要面向工業和汽車等市場。成立至今,公司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榮譽,并于2023年獲評潛在獨角獸企業。
01
雅創電子:分銷起家、多次收購
雅創電子為國內知名的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商及自研IC設計商,主要從事汽車領域內的電子元器件的分銷及電源管理IC的設計業務。
2019年,雅創電子邁出關鍵一步——收購韓國Tamul公司的電源管理芯片業務,正式切入芯片自研領域。主要包括收購韓國Tamul汽車電源管理芯片相關經營領域的“營業權”、庫存商品和知識產權,并聘用Tamul IC設計團隊獲取其IC設計經驗。
2022年,公司以2.4億元購買深圳歐創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創芯”)60%股權,將其納入合并報表。歐創芯專業從事模擬數字集成電路設計研發、專用芯片(ASIC)定制設計服務。
在電子元器件分銷領域,雅創電子于同年完成對深圳市怡海能達有限公司55%股權的收購,并在2023年至2024年期間分批次收購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威雅利電子(集團)有限公司87.76%股權。威雅利電子擁有意法半導體(ST)、旭化成微電子、村田、三墾電氣、索尼等國際知名原廠的授權代理資質。
從近幾年操作來看,雅創電子始終貫徹“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和“汽車模擬IC自主研發設計業務”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
目前,公司自研IC業務主要聚焦于汽車及工業電子等領域,覆蓋馬達驅動IC、LED驅動IC、LDO以及DC-DC等,相關產品已通過車規級認證并已成功導入吉利、長城、比亞迪、現代、一汽、起亞、小鵬、蔚來、問界等業內知名車企,通過Tire1或Tire2實現批量供貨。2019年以來,雅創電子自研IC業務年銷售額從2445.52萬元逐級攀升,2024年已突破3億元。
業績方面,得益于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及電源管理IC設計業務的持續放量,雅創電子銷售額實現增長,盈利能力也顯著提升。據2024年業績預告來看,雅創電子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3億元到1.45億元,同比增長144.07%到172.24%;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億元到1.15億元,同比增長98.13%到127.85%。
雅創電子表示,公司持續專注于汽車電子領域,在穩定現有產品線業務的同時,圍繞客戶需求開展增量業務,積極布局汽車智能駕駛市場,公司代理的產品在汽車域控、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汽車線控底盤以及風扇等多領域均可應用,近年布局的產線陸續放量,其中SONY、ARX、CYNTEC以及KEC累計已形成過億元的銷售額,打開增量空間,為公司貢獻新的利潤增長點。
從市場端看,公司除在中韓兩國逐步滲透取得一定成績外,也在積極通過日本本土代理商開拓日本市場,2024年,日本市場也貢獻了人民幣712萬元銷售額。隨著自研IC銷售額的增加,成本優勢逐漸凸顯,毛利率有所提高。
在汽車及工業電子領域外,雅創電子也正積極尋求新的增長曲線,圍繞AI產業鏈,布局了AI服務器、光通信模塊等應用領域。2024年公司光通信模塊業務已實現較大規模出貨,為公司貢獻增量收入。雅創電子表示,伴隨著AI大模型等技術的發展,算力與數據中心資源需求與日俱增,公司代理分銷業務的產品存儲器、電源模塊、被動器件等均可應用于上述領域。
02
類比半導體:汽車驅動+信號鏈
類比半導體是一家模擬及數模混合芯片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平均工作經驗超過18年,主要成員曾在TI/NXP/ADI等國際頂尖半導體公司擔任要職。
業務方面,類比半導體專注于“汽車智能驅動”和“信號鏈”芯片的研發銷售,目前已量產的芯片超過300余款。
具體來說,公司汽車智能驅動芯片涵蓋車規高低邊驅動和車規電機驅動產品線,單車產品價值量預計千元以上,其中車規高低邊驅動產品線已量產超過20余款芯片,車規電機驅動產品線已量產超過10余款芯片,已大批量出貨國內、國際頭部車廠及Tier1,應用覆蓋車身控制、智能底盤、智能座艙、安全舒適系統、車燈照明、熱管理、智能配電、空氣懸架等;信號鏈芯片包括模擬前端、數據轉換器、線性產品及音頻產品。
在汽車智能驅動領域,類比半導體的車規級高低邊驅動芯片門類齊全,導通電阻覆蓋1mΩ至100mΩ,支持IO控制、SPI控制及電子保險絲(eFuse)功能,已批量應用于車身控制、智能底盤、座艙系統等領域;其車規電機驅動芯片則聚焦于車身電機控制場景,通道數從單通道到八通道靈活配置。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產品在智能配電、空氣懸架、域控制器(如ZCU/DCU)等高端汽車電子系統中實現規模化出貨。
信號鏈芯片方面,類比半導體布局模擬前端(AFE)、高精度ADC/DAC、線性產品和音頻芯片,產品涵蓋嚴肅醫療AFE、通訊AFE、電池檢測AFE及32bit Sigma-Delta ADC等高端品類,技術壁壘顯著。主要優勢上,其高精度Sigma Delta ADC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ADI、TI等國際巨頭的壟斷。這類芯片是工業自動化、醫療設備的核心部件,此前國產化率不足10%。
03
整合資源,完善芯片業務布局
作為半導體行業風向標,美國德州儀器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營收40.07億美元,同比下滑2%。意大利和法國合資企業——意法半導體的業績下滑情況更為明顯,其2024年第四季度營收33.2億美元、凈利潤3.41億美元,分別同比下降22.4%和68.4%。意法半導體首席執行官謝里坦言,歐洲市場正面臨工業復蘇滯后、庫存積壓以及汽車需求放緩的三重壓力。
相比其他市場,中國市場需求較為穩定,展現強勁韌性。德州儀器首席執行官哈維夫·伊蘭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中國市場在四季度同比和環比都實現了增長,大約增幅為15%。有分析認為,在行業疲弱背景下,中國市場或成為全球汽車芯片廠商未來破局的關鍵因素。
眾所周知,相比消費級芯片,車規級芯片的工作環境更惡劣、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認證流程更長,尤其是進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其安全性、可靠性、性能等要求將進一步提高。
政策層面,在中國已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情況下,多地政府針對汽車芯片產品領域的技術研發、技術培育出臺了多項相關產業政策,鼓勵車規級芯片發展。
從產業端看,中國芯片產業布局車規級芯片的企業相對完善,受國產替代的規劃目標需求,部分零部件企業的車規級芯片已成為國產替代的選擇,目前功率類和存儲類芯片國產化率相對較高,其余芯片相對較低。
這輪產業變革的浪潮中,企業層面的戰略突圍顯得尤為關鍵。此次雅創電子收購類比半導體部分股權,將進一步加強雙方在自研IC業務領域的合作。
雅創電子表示,本次交易事項是圍繞公司戰略發展方向進行,是實現公司自研IC業務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將進一步完善模擬芯片的業務布局,擴充產品系列及豐富產品型號,綜合提升產品競爭力,有利于公司進行研發團隊及資源的整合,構建以上海總部研究院為核心,輻射深圳、中國臺灣、韓國等地的研發網絡,充分發揮雙方的技術優勢,完善公司產品IP儲備,拓寬公司產品在汽車、工業等應用領域的應用。
從分銷到自研,從國內到全球,雅創電子的轉型路徑清晰可見。此次收購能否成為其汽車芯片戰略的關鍵落子,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