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善無惡是心之體
初釋:無善無惡是心的本體。
壺天山人詮釋:無善無惡是心之體。其實這句話揭示了儒釋道三教最根本的大道理。因為他本有的這個良知也好,還是道家的元神也好,還是佛家的如來藏也好,他其實都是至善的。但這個至善,它并非是三維世界的至善,他這個至善是超越三維世界的有無善惡,這才是叫至善,所以叫無善無惡,是為心之體。他所指的這個無善無惡,這個善和惡都是指的三維世界的分別心。他要超越這個三維世界的分別心,才能夠進入無極世界的大善之境。所以叫做非有非無之謂道。他是這個道,是先天的無極大道,它是超越后天的有無善惡的。是這個邏輯。
應用:其實在修學的過程中間,最重要的實際上是要修一顆平常心。所謂的平常心,就是一顆客觀公正的心,不帶任何的偏見,沒有一個主觀的定界。這一點,我推薦大家可以看一下古龍的小說。因為古龍的小說中間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很像是偵探小說,往往你看到的好人他就是壞人,而你認為的壞人可能恰恰是好人。他通過這個方式來校正你對善惡的一種定界,其實倒頗有意思。您不妨一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