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舜財經
當中國人驚心于這四年房價的過山車,密切關注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時候,人們都沒看見那只“房間里的大象”——電梯。
電梯在你的房本記載之外,但它卻是你房子的最大軟肋。沒有它,住在房子里的人可以說是“插翅難飛”。
知道這個“秘密”的人正在變多,現在有物業公司開始利用這根軟肋,拿捏它的業主——當然,是不交物業費的業主。
高級小區的業主知道,優質的物業服務是房產保值增值的重要依靠,臟亂差的小區是不可能在二手交易里賣出好價格的。所以那里的物業費不僅很容易收取,而且價格越高、服務越好,收取反而越容易。
《陶舜財經》認為:業主和物業的關系,在一個更高的整體維度里是共生共榮的。
在杭州,中產小區的業主對于物業非常敏感,過去有過案例,某小區業主嫌棄物業太差勁,通過法定程序撤換了物業,引進了在杭州口碑很好的綠城物業,不僅改善了綠化,提升了生活品質,而且二手房的成交價格還漲了。
最難的是在中下階層的居民小區,物業費的收取是個難題,聰明一點的物業公司,懂得設置“交物業費送米面糧油”等獎勵措施,來激活繳費的積極性,笨一點的物業公司就只能通過降低服務質量、拒絕提供基本服務來倒逼業主繳費。
最近發生了一個很突出的案例。四川廣安一高層小區居民反映,他們小區物業撤場多日,小區的垃圾轉運困難、電梯停運,上下班要爬近30層樓。由于大部分業主不交物業費,收繳率很低,加上服務合同到期,物業就撤場了。3月20日,轄區北辰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此事正在協調處理中,電梯陸續恢復運行。
物業撤場的“災難現場”慘不忍睹,不僅電梯停運,垃圾桶也被擠爆,滿地垃圾,毫無生活質量可言。
據《極目新聞》的報道:小區物業費收費標準為0.8元/㎡/月,大部分業主不交物業費,收繳率低至40%。物業管理運行累計虧損數十萬元,無法運營。
有人黑色幽默地說:業主成了最大贏家,不僅節約了物業費,還鍛煉了身體。
這不懷好意的調侃,背后有無數物業工作人員的辛酸。
就中國普遍化的高層建筑來講,電梯是至關重要的空中交通工具。“上上下下的享受”,是上海三菱電梯非常著名也非常成功的廣告語。
現實中,搭乘電梯,多數時候是“享受”,少數時候卻是“驚魂”,比如電梯在運行過程中突然停住,把人困在里面,最危險的還是,電梯突然加速沖頂,導致不必要的傷亡。
2024年11月,廣東梅州客天下圣山湖疊墅院發生事故,19歲的電梯維修工人王某濤在電梯井內,被電梯轎廂擠壓導致死亡。
乘梯人同樣存在這種風險。
2025年2月18日,在云南昆明,59歲的韋某上樓取東西,“電梯失控仿佛過山車,猛然間從17樓疾速墜落到負2樓,緊接著又猛沖至33樓”,韋某頭部遭受重創后出血,不幸遇難。
錢江晚報:電梯疾墜又猛沖至33樓,業主不幸身亡!誰來擔責?
我們知道,坐在車里是要系安全帶的,當突然加速減速,乘員可以被牢牢的綁在位置上,不會跟車的四周產生沖撞。
電梯并沒有這樣安全帶,當電梯突然失控加速,人體的腳部和頭部就有可能跟電梯的頂底產生沖撞,人就會像皮球一樣在鐵盒子里被摔來摔去,這種情況往往導致重傷甚至死亡。
為了避免這種事故,國家規定,電梯需要定期檢修。出事的電梯要么是建造的時候工程質量有問題,要么就是檢修不及時。而所有的這些,都對應著成本費用。
3月19日那天晚上,杭州的龍湖濱江天街一電梯突發墜落,電梯到6樓的時候突然下墜,幸而在4樓停住,十來分鐘就脫困了。據杭州《都市快報》的報道,前來救援的工作人員外衣上有“上海三菱電梯”的字樣。
不僅是三菱電梯,我自己居住過多個小區,老舊小區電梯出故障的情況太多了,新小區同樣也不能避免故障維修,這些事情使我對低樓層的房屋產生了偏好——電梯壞了還爬得動樓梯。
綜上所述,電梯是你生活中的軟肋,也必然是房屋在資產層面的軟肋,電梯安全值得每一個人高度重視!
陶舜財經——你的醒腦陪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