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以“一杯咖啡的距離”串聯起影視動漫產業鏈上下游,為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躋身全球電影票房榜前五名提供堅實支撐。
7款“成都造”人形機器人集中亮相,智能機器狗加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巡邏大隊現身街頭,人工智能成長為新的千億級產業。
110個商貿項目開業投運,新落地首店超800家,32個品牌新入選“四川老字號”名單,春熙路商圈年客流量突破2億人次,消費活力十足……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空氣和水,潤物細無聲。在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深化改革“一號工程”的一年多來,成都的經濟發展圖景也一片“花團錦簇”。
向“細”改、往“深”改、
從“實”改,
成都以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和激發市場活力,
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向“細”改
以“簡”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經營主體登錄“信用中國(四川成都)”“成都市政務服務網”等平臺網站,通過法人身份認證后,點擊專用信用報告查詢專區,即可“一鍵”打印信用報告,這份信用報告可以用在申請上市、掛牌、再融資、銀行貸款、招投標等場景中,替代以往需要到注冊地的市場監管、稅務、公積金等多個單位辦理的無違法違規證明,這是成都于2024年4月1日上線的專用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服務。
“以前需要對接十余個政府部門開具無違法違規證明,大約需要1個多月的時間,現在上網直接打印專用信用報告,節約了時間、人力和溝通的成本。”寶利根(成都)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CEO兼執行總裁席振寰說。
企業代表正在查詢《市場主體專用信用報告》
除了以“一份報告替代一摞證明”,在成都優化營商環境的系列改革舉措中,“一”字頭的關鍵詞還有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政策要素“一網通享”、企業訴求“一鍵回應”、經濟運行“一網統管”等。
一,意味著簡潔
成都進一步推進審批服務“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動”,提升“網上辦、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能力。對于企業來說,辦事的便利性、快捷性、時效性保障了企業各項業務的高效運轉,助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輕裝上陣、蓬勃發展。
一,也意味著高效
在促進企業訴求有效解決方面,“一鍵回應”通過做優12345親清在線、優化“蓉易訴”等在線訴訟平臺、制度化開展“蓉易見”等方式,實現訴求響應“一鍵直達”、商業糾紛“易訴快解”、政企互動“親清有為”等;“一網統管”加強企業經營智慧化保障體系,深化以信用為基礎的智慧化監管,加強經濟運行分析研判預警。
統籌安排、擴面覆蓋的同時,細膩度也在提升。2024年5月,成都出臺《成都市惠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辦法(試行)》,該政策聚焦解決惠企政策申報不便利、審核流程多、資金兌現慢等問題,從政策制定、政策聯審、發布推送、申報兌現、評估問效等環節對政策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管理辦法》提出,惠企事項按照“免申即享”“易申快享”兩類進行分類管理,2024年,成都全市兌現政策資金96億元、惠及經營主體超6萬戶次。
往“深”改
以“暖”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改革還在向更細分的領域深入。2月18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后第二天,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聯合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成都知識產權交易中心舉辦了兩場服務民營企業的活動。當日上午,“企需我應”資源對接系列活動之成都集成電路產業“進解優促”對接會上,企業代表發言討論,挖掘合作意向。
當日下午,第31期“民企會客廳”——“知產融合賦能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專場活動舉行,企業代表們提出了在知識產權運用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需求,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為企業提供了政策支持與指導。“由政府部門牽頭,我們可以接觸到潛在客戶,大家在戰略層面上形成共識,能更好促進業務上的合作。”參與活動的成都奕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超良說。
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
在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像這樣的活動每周至少有10場。其中既有政企互動、解決企業發展問題的“民企會客廳”,也有講解政策、答疑解惑的“民企大講堂”,還有推動各方資源匹配對接的對接會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家在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找到了安全感,這種感受又繼續轉化為信心和發展動能。
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向彬表示,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堅持用戶思維、問題導向和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的理念,在提升企業問題解決質效、提升企業需求服務質效和推動政策措施落地質效上下功夫,推動“共性問題”轉變為“長效辦法”。
在成都,“有需必應、無事不擾”已成為政企雙方的默契。四川國軟科技集團是成都的本土企業,公司總經理周俊表示,在平時,企業安心發展,不會因為不必要的考察或檢查分心,但遇到困難時,政府部門會主動幫助解決問題。
“有需必應、無事不擾”同樣也是“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的關鍵詞。在這項工作中,成都市閃送易購智能設備有限公司通過相關部門牽線搭橋有了展示場景,“樣板間”建起后,接到了不少訂單。都江堰市稅務局在走訪中了解到成都眾成新型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融資難的問題后,主動幫助企業進行信用修復,納稅信用貸款額度也從以前的70萬元提升至超過200萬元……
截至2025年2月,成都共走訪服務企業7.89萬戶,線上線下聯動收集問題和訴求建議2.59萬個,辦理2.58萬個。
從“實”改
以“法”護航企業大顯身手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法律服務中心,入駐了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警務工作站、檢察室、審判庭等,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實現政法系統跨部門業務融合。
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運行企業服務中心、金融調解中心、破產事務中心,啟動建設涉外法務中心、法務科技中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
天府中央法務區
2月21日,成都正式推行涉企“一碼檢查”,執法檢查信息“碼上查”、檢查過程“掌上看”、檢查結果“一碼知”,監管部門不用為重復檢查浪費精力,企業也不用為多頭檢查頻頻分心。
3月7日,成都市委政法委牽頭,會同市檢察院、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舉辦的“檢企面對面”座談會現場,企業代表就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涉企案件、法律政策、涉企檢察工作機制等方面的問題現場反映,成都市相關基層檢察院及市檢察院相關部門負責人逐個答復……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成都從“實處”著手,在以“硬核”手段促進公平競爭的同時,也強化柔性執法,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2024年,成都依法打擊串通投標、假冒商標、侵犯著作權等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的犯罪行為;全面推廣實施不予處罰、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首違不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1500余項,開展說服教育、勸導示范、預警提示、行政指導等132萬余次。
同時,成都還探索建立技術事實查明中心,推廣應用“知識產權云警務室”,入駐企業2800余家;開展涉企案件前端治理和訴內“衍生案件”治理,大力實施“雙提速”工程,實現糾紛在院時間下降59.48天,上訴案件流轉耗時提速52天;完善涉外商事多元解紛功能,涉外糾紛化解時間最短壓縮至10天。
? 來源 | 新華網
成都市《計劃報告》要點速覽,這些事與你息息相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