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中國志愿軍突然截獲一封情報,稱美軍將會有運輸飛機在萬年德山附近降落。為了面對突如其來的敵情,我軍在指定區(qū)域做了嚴密地埋伏。
深夜時分,萬籟俱寂。
遠處終于傳來了飛機的引擎聲,戰(zhàn)士們早就聽熟悉了,這就是美軍戰(zhàn)機特有的聲音。
隨著聲音越來越近,美戰(zhàn)機沒有開燈,但趁著月色還能看清飛機的輪廓,不一會兒,只見一坨黑色的東西從飛機上緩落下來。
戰(zhàn)士們一動不動地盯著這個下墜的東西,落地后方看清是一個人,大家立馬沖上去將他團團圍住。
為了摸清這個人的來路與目的,我軍決定連夜審訊,于是這個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了丁公量,他是保衛(wèi)部長,精于情報工作。
丁公量,生于1921年,浙江海定人,14歲加入組織活動,16歲就被公派到蘇聯(lián)大使館擔任國際情報交通員。
“皖南事件”爆發(fā)后,為了掩護部隊突圍,丁公量不幸成了敵人的俘虜,被關(guān)進了上饒集中營。在那里,他遭受了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但是堅定的信念讓他挺了過來,接著,他和集中營里的戰(zhàn)友團結(jié)起來繼續(xù)斗爭。在一次被轉(zhuǎn)移監(jiān)獄的路上,丁公量抓住機會,用皮帶扣撬開腳鐐,逃了出去,輾轉(zhuǎn)多次,終于回到了組織。
有了這樣的經(jīng)歷,丁公量在情報工作上精進了不少。
面對美軍飛機投下的這個人,丁公量自知十分重要,遂安排在一個獨立的房子里審訊。
“你叫什么名字?來干什么的?”丁公量的聲音低沉,面色威嚴地看著這個人問道。
可是,被抓的人不屑一顧,無論丁公量怎么問,他就是不吱聲,只是時不時做些奇怪的動作,過一會兒,他就會撫摸一下自己的胸口,丁公量立即命人搜身。
戰(zhàn)士領(lǐng)命開始搜身,搜到胸口處突然大喊道:“報告!他的胸口有東西在亂動!”
丁公量心里多少有了底,他走到那人面前,用眼神盯著他,忽然快速撕開他的外衣,掉出一個很小的鴿籠,里面還有一只鴿子。
這就是他胸口亂動的答案了。
“說吧,這是怎么回事?”丁公量不怒自威地又問道。
見事情敗露,此人也慌了神,開始一五一十地交代問題。他叫樸北時,本是一名南朝鮮特工,趁夜?jié)撊耄莵砗鸵粋€潛伏在此的特工“張瘋子”接頭。
如果順利接上頭,他就會把鴿子放飛回去,說明事情辦成功了,美方就可以正常進行下一步計劃,如果鴿子沒有飛回,那就說明出事了,他會第一時間毀掉這只鴿子。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剛一著地就被抓個正著,連毀鴿子的機會都沒有。
鴿子是自古以來的情報傳輸工具,但在當時美軍無線電已相對發(fā)達的情況下,還選擇繼續(xù)用鴿子,那說明敵人已經(jīng)在我方的領(lǐng)地里建立起了復雜的信息網(wǎng)。
好在“張瘋子”在前幾天已經(jīng)暴露,被我軍及時處置了。通過進一步的嚴審,丁公量突然有了制敵辦法,那就是“將計就計”。
只見他慢慢將鴿籠打開,輕輕伸手拿出鴿子,走到窗邊,往上一拋,伴著清晨的第一抹陽光,鴿子展翅飛向了遠方。
丁公量將計就計的目的就是要讓敵人判定樸北時成功了,然后開始下一步計劃。他倒要看看,敵軍究竟唱了一出什么戲?
審訊完樸北時,他立馬調(diào)集兵力四面埋伏,靜候敵人的“佳音”。
然而,一個月過去,對方卻沒有絲毫動靜,就在丁公量和同志們都覺得計劃已經(jīng)落空時,當天下午他們又截獲了一封密報,內(nèi)容是:三日后將空投3名特務到萬年德山,為你增援。
原本都以為敵人放了個煙霧彈,這個情報立馬就讓戰(zhàn)士們滿腹活血起來,大家埋伏在萬年德山,兩眼有神地注視著天空。
三天后的夜晚,天空果然出現(xiàn)了情況。
只見七架敵機“嗡嗡”飛來,投下七個降落傘后便調(diào)轉(zhuǎn)機頭飛了回去。待物體落地,我軍迅速將其一網(wǎng)打盡,抓住了三名特務,繳獲了四箱物資。
審訊完畢,丁公量高興地說:“這是敵人送上門的肥肉,我們得好好吃他一頓”。過了幾天,他便以三名特務的口吻給對方發(fā)了一封電文,說設備摔壞了,讓他們趕緊補給過來。
第二天,敵軍就空投了四臺大功率電臺過來,這讓丁公量樂得合不攏嘴。要知道,我軍的電臺小且信號差,收獲了這四部電臺,那可是如虎添翼呀。
隨著我軍戰(zhàn)線的拉長,四部電臺也是不夠用了,經(jīng)過考慮,丁公量準備再向敵人要些補給,但是這一次敵人猶豫了,并沒有按時空投補給。
一個保衛(wèi)部的同志發(fā)問道:“難道敵軍知道他們的特工暴露了?”
“不急,我認為是敵軍在考驗自己的特工,再給他們點時間。”丁分量鎮(zhèn)定地說道。
果然,被我軍繳獲的敵臺又響了。他們同意再輸送補給,只是改變了投送的時間和地點。
丁公量的判斷是正確的,根據(jù)他的判斷和部署,我軍獲得了敵方大量的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在戰(zhàn)場上取得了大大的主動性。
艾森豪威爾心急如焚,決定實施下一步登陸計劃。
敵臺又傳來信息,他們讓樸北時等四名特務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偵查出我15軍的動向。
回復完敵臺信息,丁公量一拍手,立馬傳達15軍進行防御措施地部署。隨后,他又編輯幾封電文發(fā)去了敵臺,內(nèi)容全是15軍的假動態(tài),發(fā)完之后,他將敵臺全部關(guān)閉,之后的一個半月都沒有再開啟。
丁公量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敵人慌神,找不到地方打。
這一計可是實打?qū)嵉負糁辛藢Ψ降囊Α?/p>
自從電臺消失,美軍就節(jié)節(jié)敗退,得不到我軍的丁點信息,他們的仗真有點打不下去了,處處被我軍牽制,疲于應付。
就這樣牽制了敵人45天后,丁公量又重新開啟了敵人的電臺,并發(fā)去“情報”,告訴他們已掌握志愿軍高層談話和秘密儲備庫。
滑稽的是,敵人一收到信息立馬就回了:“你們成功了,祝賀!但是我們用不上了,正在商討合談事宜。”
看著敵人的這串字,丁公量忍不住哈哈大笑。
知道了敵人的底,我軍在談判中自然是占盡了先機。
原本,艾森豪威爾想借助“仁川登陸”的自豪制造第二次登陸計劃,但被我軍的情報攪亂后,讓他意識到登陸戰(zhàn)隱藏的危險,便取消了。
不得不說,丁公量的這一次“將計就計”,無形當中成功替我軍化解了危機,也為以后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敵人輸?shù)眯姆诜麄儗⑦@些發(fā)送的情報記錄在冊,留存于他們的中央情報局檔案里,珍藏了41年。直到1984年,相關(guān)資料解密,他們才知道自己的特工人員一落地就被抓了。
丁公量自然立了大功,被授予“獨立勛章”。戰(zhàn)爭結(jié)束,他進入相關(guān)部門工作,成績斐然。2017年,95歲的丁公量在華東醫(yī)院離世。
情報戰(zhàn)場是一條特殊的戰(zhàn)線,它沒槍林彈雨,但它時時刻刻要與敵人斗志斗勇,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是很難勝任的。
所以,我們應該繼承先輩們的愛國情懷,歷練出像他們一樣的卓越智慧,為祖國建設出力。
最后,向英雄致敬!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權(quán)即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