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不要賣自住房這個問題,年后這段時間問的人比較多,以前也有人問,但不像今年這么頻繁。我相信,除了問我的這部分人外,在北京市場上,還有一部分比例的人,存在這個問題,下面我就簡單來講一講,供各位參考。
2,買房是剛需的問題。過去我們說買房是剛需,實際上某種程度上算是一個借口,因為過去買房有保值投資的屬性,很多人一想,反正房子也要住,都說自住是剛需,那就干脆買了得了,順手還能保值增值。
但是,對于這近十年時間里買房的多數人來說,他們買房子算不上剛需,為啥呢,因為都是掏空家底,疊加上貸款來買的,不僅買的時候有壓力,買完之后,每個月還貸款也有壓力。買自己本身就買不起的東西,最大的動力就是房子能漲價的預期。
而剛需,某種程度上來說,往往是買自己買得起的東西。比如說,我們平時吃米飯,這算是剛需吧,但是如果有一種米飯比較貴,10塊錢一小碗,你還剛需嗎?你買得起,但你也不會買。
從另一個角度說,買房其實就是解決自住需求的,而自住需求的滿足,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什么問題了。
所以,歸結起來,買房是否剛需的問題,跟錢有關,尤其是在市場不漲價的情況下,大家就會思考自己買房的成本問題。
過去還有人說,至少要有三套剛需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父母住,一套留給孩子。在那個人性躁動口無遮攔的時代,只要你敢說,就有人敢信。有很多人會掏空自己家的購房資格,貸款買買買。
到了今天這種市場環境下,大家都不裝逼了。
3,對于市場的預期問題。今年年后的市場我覺得很有代表性,不了解市場的可以刷下我近期關于市場的更文。今年年后明顯能感覺到,賣房的人,有很大的比例是對于未來市場的悲觀,才會果斷出手的。年前僵持,年后降預期,果斷出貨。(擔心會繼續降)
這在以前比較少見。
同時,現在很多人在問的,要不要賣掉自住房,其實也是市場預期的一種表現。大家對于這個市場,沒那么樂觀。
4,到底要不要賣自住房?這個問題,一方面需要結合市場來看,一方面也要結合個人家庭等內部因素,綜合來看。
賣自住房問題,我個人推測,近幾年買房的家庭,比例會高一些,因為普遍貸款買房,持有房子是有壓力的,疊加上房價有繼續下行的預期。房子成了累贅,還不如賣掉輕松。
而房子無貸,且無資金壓力的家庭,賣自住房的比例肯定比較小。
5,看形勢,賣自住房這個趨勢會持續下去。原因很簡單,2016年之后,買房群體里,靠房價上漲預期買房的比例太高了,這些群體里,買房虧錢的比賺錢的多得多。所以,會陸續有很多人把名下的房子出掉。
市場預期想要短期掰過來,難度比較大……
6,對于那些買房早,或者持有房子沒什么壓力的家庭,我個人建議,還是拿著房子,盡量不折騰,好好過日子比啥都強。拿著房子,會比較穩,房子變成錢,就不好說了。
賣房陪跑詳情點鏈接:(價格有調整)
買房會員服務,近期上架。
周六上午的賣房講座,掃碼見詳情。另,周日上午會組織買房講座,下周開始。講座主要是為陪跑會員準備的,其他人想聽可以單獨買講座費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