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是法律禁止的家庭暴力。檢察機關依法嚴厲打擊涉家暴刑事犯罪,依法支持起訴,為受侵害的弱勢群體提供司法保護。在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九周年之際,《檢察日報》特邀辦案檢察官通過講述辦案故事,鼓勵深陷家暴泥潭的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勇敢地向家暴說“不”!
執意自首的她被認定正當防衛
講述人: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檢察院檢察官 靳長榮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檢察院檢察官靳長榮(右一)向群眾了解當事人生活狀況。
從檢30余年,這起家暴案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3年1月初,滿手是血的李某跑到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某鎮派出所自首,進門就說自己殺人了。民警到達現場后發現,其丈夫王某醉醺醺地躺在地上,頭上有一道傷口。但救治后王某堅稱傷是自己撞的,李某卻執意自首。
2023年1月底,公安機關對該案立案偵查并對犯罪嫌疑人李某刑事拘留。同年2月,公安機關將該案移送檢察機關提請批準逮捕。作為該案承辦人,我仔細閱卷后發現,當事人李某的行為可能涉及正當防衛。提審中,李某反復說只要能離開王某,就算是判死刑都認了。我感覺到“離開”二字背后有隱情,便多次前往看守所與她談心,讓她想想自己的后半生、想想在北京打拼的女兒,無論前路多難,都不要放棄生活的希望。經過交流,李某最終卸下心理包袱哭著對我說,自己結婚20余年,一直處于被王某家暴狀態,身上新傷疊舊傷,這次王某醉酒后因家庭瑣事抄起鋤頭就打,她怕被打死,情急之下才奪過鋤頭進行反抗。
現場勘查、法醫鑒定及周圍鄰里的證言均證實了李某的說法。案件辦理至此,是按正當防衛將李某無罪釋放,還是按涉嫌故意殺人罪將其批捕?為聽取多方意見、提升辦案效果,經院黨組研究決定,我們到李某、王某居住地村委會,上門召開公開聽證會。
“王某打李某不是一回兩回的事兒了。”“性命攸關,面對家暴還手反抗是本能。”參加聽證的村民和聽證員積極發表意見,一致認為李某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李某隨后被無罪釋放。
為防止次生傷害,我聯系李某的女兒將李某接到北京贍養,并對李某進行心理疏導。同時,我院聯合多部門對王某進行訓誡教育,并建立家暴預警檔案,還推動建立了婦女權益保護信息共享平臺,開展反家暴普法宣傳百余場。李某乘車赴京那天,我去車站送她,這位樸實的大姐淚中帶笑,說感謝檢察機關,在她心中我不僅是檢察官,也是她的妹子、她的親人。
兩年來,我一直通過微信、電話與李某保持聯系,李某離婚后在北京開啟了新生活。而離婚后的王某性子也收斂不少,獨自在老家務農。
婚姻和愛情需要兩個人用心經營,暴力和恐嚇只能讓感情的熱度降到冰點。我們要努力把生活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敢于對家暴、威脅等違法行為說“不”,勇于走出困局、走向遠方,要相信法治的陽光會照亮每個角落,法治的力量會穩穩地為幸福托底。
司法護航助她開啟新生活
講述人: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檢察院檢察官 李晶雨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檢察院檢察官李晶雨用心用情辦理每一個案件。
5年前,大學畢業的小穎順利進入老家某銀行工作。2020年4月的一次網絡邂逅,大她9歲的李某以“傳統文化研修”之名侵入了小穎的生活。從此,李某向小穎灌輸因果輪回、編造“附體”邪說,還誘導小穎將微信中的家人、親戚拉黑,切斷與親友的聯系。
2022年5月,李某慫恿小穎向單位提出離職,在趕走上門勸導的單位領導后,帶著小穎在東北老家登記結婚,隨后隱匿在蘇州。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小穎始終處于李某控制之下。李某要求其在家“修學”,不讓她工作,還以教育為由對她進行毆打,有一次打得小穎肋骨、手掌、脊柱多處骨折,血氣胸伴右肺萎陷。
“父母朋友聯系我時,他同意了我才能接電話,他在旁邊告訴我該說什么,不聽就打。每次毆打都想置我于死地,還不讓我去治療,威脅說如果敢跑就殺我全家。”2023年10月的一天,小穎終于逃出魔窟,并在鄰居幫助下報了警。
小穎長期遭受毆打且未就醫,陳舊性骨折與新鮮傷痕交織,傷情的形成較為復雜,公安機關輾轉3家司法鑒定機構,鑒定意見顯示,小穎的身體損傷程度5處達到輕傷,符合立案標準。
2024年9月30日,公安機關將該案移送我院審查起訴。李某拒不認罪,供述避重就輕,僅承認扇耳光、掐脖子等行為,還稱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當調出小穎入職體檢報告時,婚前無骨折史的鐵證擊碎了李某“舊傷嫁禍”的狡辯。經鑒定,李某作案時無精神疾病,一系列傷情報告、證人證言等形成了完整證據鏈,患有“精神疾病”的謊言也被識破。2024年11月15日,我院以涉嫌故意傷害罪對李某提起公訴。此時,小穎在東北老家法院提出的離婚訴訟也在同步推進。
法律能夠制裁暴力行為,卻無法直接修復受害者的心理創傷。小穎的遭遇讓人心痛,經過多次心理疏導,小穎逐漸走出了這段婚姻的陰影。
李某將伴侶視為私有財產,試圖通過暴力維系對婚姻關系的絕對控制,并通過事后懺悔、示好等進行情感操控。希望姐妹們遇到家暴,要堅決說“不”,尋求法律幫助。司法機關在依法懲治家暴的同時,還會聯合婦聯等部門積極幫助受害者,同時加強反家暴法治宣傳,為廣大婦女撐起法治“保護傘”。
支持起訴讓她擺脫不幸婚姻
講述人:安徽省渦陽縣檢察院檢察官 高峻
安徽省渦陽縣檢察院檢察官高峻(左一)出庭支持離婚起訴。
“只要能把婚離掉,讓我少活十年都愿意,除了孩子我什么都可以不要。”這是李某來我院申請支持起訴時流著淚對我說的話。
2024年8月8日,李某來我院反映丈夫張某長期對其實施家暴,請求檢察機關幫助其走出困境。李某與張某婚后育有三個子女,但生活中張某經常酗酒后毆打李某。2017年8月,李某首次起訴離婚,法院以“子女年幼、張某承諾悔改”為由駁回了李某的訴求。此后,張某屢次違反保證書中的承諾,變本加厲地對李某實施暴力行為,李某被迫租房分居。2024年6月,李某再次起訴離婚時遭到張某毆打,報警后,公安機關隨即向張某出具了家庭暴力告誡書,但張某仍不收斂,李某于是向檢察機關尋求幫助。
面對李某的求助,我仔細分析案情,認為李某多次遭受張某家暴,其權益受到嚴重損害,考慮到李某自身維權能力弱,我院決定依法對其支持起訴。受案后,我第一時間協助李某到公安機關調取出警記錄、告誡書等關鍵書證,固定家暴事實。考慮到李某遭受到家暴的現實侵害及張某存在繼續實施家暴的可能性,我還幫助李某向法院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禁止張某實施暴力及騷擾行為。
8月15日,我院依法向法院發出支持起訴意見書,支持李某提起的離婚訴求。開庭時,我出庭支持李某提起的離婚訴訟,同時表明檢察機關反對家庭暴力的鮮明態度。8月20日,法院依法作出判決,認定張某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多次對李某實施家庭暴力,符合準予離婚的情形,判決準予離婚。李某與張某均未上訴。至此,李某終于擺脫了不幸婚姻,走出家暴泥潭,開啟了新生活。
家是溫暖的港灣,不是滋生暴力的溫床。對家暴“零容忍”,既是法治的鮮明立場,也是全社會的基本共識。作為一名檢察官,我愿每一個家庭都遠離暴力,愿每一個人都能在愛與被愛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三維機制”幫母女倆走出陰影
講述人:四川省簡陽市檢察院檢察官 鄭典君
四川省簡陽市檢察院檢察官鄭典君在審查案件。
在不久前的一次回訪中,戢某面帶笑容地翻動著女兒的成績單給我看,在她臉上已經找尋不到一年前失魂落魄的神情了,我很欣慰。
2024年4月,戢某來到我院求助,見到我時,她卷起袖子展示著手臂上的傷痕。這些傷痕的始作俑者正是她的丈夫劉某。
戢某與劉某2014年登記結婚,次年迎來了女兒小敏。然而,婚后的生活并沒有戢某想象中和諧溫馨。劉某酗酒成性,酒后經常打罵戢某,她也曾到法院起訴離婚,但經調解后劉某簽署了保證書。可是,戢某盼來的不是劉某的改變,而是變本加厲的家暴行為。更令戢某無法忍受的是,劉某還多次毆打年幼的女兒。
“媽媽,我害怕……”看著年幼的小敏在父親摔酒瓶時顫抖的哭喊,戢某意識到,為了自己與女兒的安穩生活,她必須拿起法律的武器。于是,她再次到法院起訴離婚,并隨后向檢察機關申請支持起訴。
當悔過保證書淪為廢紙時,檢察機關的介入成為關鍵轉折。檢察官第一時間幫助戢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為其協調提供法律援助律師,并同步展開走訪調查。調查發現,劉某長期打罵戢某母女,寫下保證書后仍持續進行家暴。因此,我院決定支持起訴,法院審理后也支持了戢某的離婚請求,小敏如愿隨母親戢某一起生活。
案子辦結了,但這對母女的生活還要繼續,還能為她們做些什么呢?快速到賬的司法救助金解了戢某母女的燃眉之急,我們還協調市司法局為戢某提供職業培訓,會同心理咨詢師對小敏進行心理疏導,并用沙盤游戲撫平小敏受傷的心靈。
“檢察官姐姐,老師今天表揚我了。”數月后的一次回訪中,我欣慰地發現小敏不僅學習成績提高了,臉上也多了幾分笑容。
如今,戢某曾經淤紫的手臂已能夠靈活地穿針引線,小敏種下的向日葵正追著陽光拔節生長。這起案件留下的不僅是一紙判決書,更構建起“法律震懾+生存重建+心理修復”的三維保護機制。
依法支持離婚,結束一段噩夢
講述人: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檢察院檢察官 楊曉霞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檢察院檢察官楊曉霞(右一)在接待被家暴婦女。
在辦理的眾多案件中,最令我揪心的當數家庭暴力案件。每一個案件的背后,都隱匿著一段傷痕累累的經歷和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
劉某手腕上猙獰的疤痕刺痛了我的眼睛,這位多次因家暴住院的女性不久前來到我院接待室,顫抖著遞給我一份離婚支持起訴申請書。
劉某與費某2012年開啟了甜蜜的婚姻,一雙兒女的降生讓這個家庭充滿歡聲笑語,然而一切美好終止于費某的投資失敗。經濟壓力讓費某喪失了理智,開始對劉某進行謾罵、毆打,甚至限制人身自由。更令人痛心的是,費某竟指使未成年的兒子去購買農藥,揚言要毒死劉某。由于孩子不知道去哪里買農藥,誤走進藥店,警覺的藥店工作人員果斷報警才避免了一場災難。2023年12月的一天,再次遭受家暴的劉某萬念俱灰,割腕自殺,幸好被及時發現送往醫院搶救才保住性命。出院后,劉某鼓起勇氣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但因證據不足被駁回。2024年3月6日,她走進檢察院尋求幫助。
以往處理支持起訴離婚案件時,但凡夫妻雙方矛盾不是特別尖銳,我都會勸說申請人慎重考慮離婚一事。但與劉某深入交談后,又親眼看到她因自殘留下的觸目驚心的傷痕后,我意識到這已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案件,而是關乎一個亟待救助的鮮活生命。
基于劉某講述的離婚緣由,我展開了一系列調查。同時,我積極為劉某協調法律援助律師,組織案情研討會,針對費某不同意離婚的棘手情況,制定了詳盡周全的訴訟策略,力求為劉某爭取最大利益。2024年3月14日,我協助劉某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3月22日,法院依法作出裁定,禁止費某對劉某實施家庭暴力,嚴禁對劉某及其近親屬進行騷擾、跟蹤等不當行為。鑒于費某長期實施家暴,夫妻雙方感情已經破裂,繼續維持這段婚姻只會給雙方帶來更大傷害,我院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果斷作出支持劉某起訴離婚的決定。最終,在多方努力下,劉某與費某就離婚、子女撫養及夫妻共同債務等問題達成調解協議,這場漫長的婚姻紛爭終于畫上了句號。
此后,我多次打電話向劉某了解情況,生怕費某繼續對其進行騷擾。得知離婚后的劉某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婚姻帶來的傷痛也在慢慢愈合,我心中的石頭才算落了地。
家庭暴力,傷害的不僅僅是受害者的身體和心靈,更破壞了家庭應有的和諧與幸福。所以,面對家暴,應勇敢直面問題,用正確、合法的方式去解決矛盾。法律存在的意義就是為遭受傷害的人提供堅實庇護,為家庭的溫馨港灣筑牢堅固防護堤。
來源:檢察日報·先鋒周刊
整理:王浩淼 趙兵 盧志堅
卜藝璇吳熒 閆石 查洪南
唐梓睿 李昭 丁艷紅
編輯:李君瑞 劉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