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孕開始,總會收到七大姑八大姨、熱心的朋友的關心,“禁忌”“偏方”“經驗”......這么多說法和講究,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有些謠言可能對孕媽和胎兒健康造成誤導或危害,需特別注意:
1. 飲食類謠言
吃葡萄能讓寶寶眼睛變大
胎兒眼睛大小由基因決定,與飲食無關。葡萄含糖量高,過量可能引發妊娠糖尿病。
吃鵝蛋能清胎毒
醫學上無“胎毒”概念,新生兒黃疸、濕疹多為生理現象,與孕期飲食無關。
忌食火鍋,易流產
食物本身不直接導致流產,關鍵在于食材新鮮和烹飪衛生。需避免的是生食、未滅菌乳制品和酒。
2. 醫療與用藥類謠言
孕期不能吃藥
硬扛疾病可能危害母嬰健康。許多藥物(如部分抗生素)在孕期是安全的,需遵醫囑使用,避免自行用藥或偏方。
無痛分娩會導致胎兒智力受損
無痛分娩使用的麻醉劑量極低,且藥物不進入血液循環,對胎兒和母乳無影響,是安全的分娩方式。
牙疼必須忍著,不能治療
孕期牙病可能引發早產或感染,應及時就醫。牙醫可根據孕期階段制定安全治療方案。
羊水少可以通過喝水補充
不一定。不同原因導致的羊水減少,應對方法也有所不同,并不是只靠多喝水就能增加羊水。
3. 生活習慣類謠言
穿防輻射服能抵御生活中各類輻射
防輻射服只對單一的電磁輻射有一定的防護作用,日常無害的輻射不用防,有害的輻射它防不住。
孕期要遠離電子產品,連WiFi都有輻射!
手機、電腦等家用電器產生的輻射非電離輻射,并不會對寶寶產生傷害。
孕期要少動,多躺保胎
若無先兆流產等特殊情況,適度運動(如散步、瑜伽)可降低妊娠糖尿病風險,改善情緒和體力。
孕期不能養寵物
弓形蟲感染風險可通過科學養寵避免(如不接觸貓砂、定期驅蟲)。備孕時可進行弓形蟲篩查。
孕期不能化妝
孕期可以化妝。絕大部分化妝品不會經過皮膚吸收進入體內,對胎兒不會造成傷害。
4. 其他常見誤區
“酸兒辣女”預測胎兒性別
口味變化由激素引起,與胎兒性別無關。性別由染色體決定,無法通過飲食改變。
孕期要“一人吃兩人份”
過量飲食易導致肥胖、妊娠糖尿病。應注重營養均衡,而非盲目增量。
孕期水腫需少喝水
孕期水腫和喝水量無關。相反的,孕期多喝水有助于排出胎兒的代謝廢物和多余的水分。
5.科學應對建議
理性辨別信息
遇到不確定的說法,優先咨詢醫生或參考權威醫學指南。
關注個體差異
孕期反應因人而異,如嚴重孕吐、胎動不明顯等特殊情況需及時就醫,而非迷信“經驗之談”。
控制體重與營養
孕期增重建議不超過12.5公斤,避免高糖、高脂飲食,注重蛋白質、鈣和葉酸的攝入。
姐妹們,孕期雖特別,但也沒必要被“經驗之談”嚇到。通過科學知識破除謠言,減少不必要的焦慮,為胎兒創造更健康的發育環境。
一起留言聊聊:你遇到過哪些奇葩孕期謠言?
是一種鼓勵 |是最好的支持
關注我幫你解決更多育兒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