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丫髻山腳下
隱藏著一座寧靜而美麗的村莊
錦山村
這里
有著遠近聞名的“雙峰朝旭”花縣舊八景
也是名將宋士臺將軍故里
家國情懷深厚
如今
乘著“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創建的東風
這座總面積5.53平方公里的小山村
煥發出新的生機
繪就了一幅“綠水青山繞村流、
鄉親笑語滿心頭”的
美麗鄉村新畫卷
走進錦山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暖黃色調的農房,房屋外墻上的詩意風景畫和俏皮可愛的晶寶梨“吉祥物”涂鴉格外引人注目。據錦山黨總支部書記徐惠虹介紹,按照典型村創建要求,錦山村制定了全面的整治路線,包括農房風貌提升、主導產業培育、四好農村路建設、人居環境改善等。暖黃色的房屋外墻,正是此次創建工作的亮點之一。
“我們選用以黃色為主色調的農房風貌提升板帶,同時完善了一些基礎設施,對周邊巷道也進行了硬底化的提升改造,使村莊整體美觀度得到了極大提升。”徐惠虹自豪地說,“整改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經過的人都說好,整齊又美觀。”
道路提升+環境整治
整潔度up
在道路提升和環境整治方面,錦山村也取得了顯著成效。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駐村工作組、村干部和黨員全面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先后開展了14次大整治行動,對現有“三線”情況重點排查整治,對交叉重疊“蛛蛛網”、線路亂拉亂搭等各種問題進行集中處置。“三線”整改全面完成,42棟農房改造同步到位。
“三線”整治前
“三線”整治后
如今,站在干凈整潔的錦山大街上,可以一覽無余地看到近年建設完成的“四好農村路”——原先泥濘的村道變成了雙向通達的雙車道瀝青公路,照明和安全指示設施一應俱全。這條蜿蜒寬敞的公路不僅提升了村民出行的便捷度和安全度,也成為了山村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道路整治前
道路整治后
特色產業多點開花
村民收入up
路通財通,錦山村的“朋友圈”也日益充實。隨著新赤公路等內外交通設施的通達,御盛馬場、民航學院、培正學院和汽車配件企業等相繼落戶,帶動了村集體收入的穩步提升。廣州市浩宇汽車用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該企業產品出口國外,2024年上半年的營業額達到一千萬元,已上升為規上企業,不僅增加了村集體收入,也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近年來,錦山村還新引進了一米農耕園、小草坪咖啡和香蒲地等休閑場所,逐漸形成了以農文旅休閑觀光、晶寶梨和汽車配件為主導的特色產業格局。
錦山村
“口袋公園”隨處可見
幸福感up
雨后的錦山大街旁,紫荊樹花開正盛,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新建成的村民休閑廣場和健身步道干凈整潔,健身設施嶄新齊全;不遠處的林蔭廣場上,那棵有著四十年樹齡的仁面子樹成為了村民心中的“風水樹”,夏天坐在樹下聚會,清涼遮陽,暑意全消;村內的籃球場也進行了翻新,周邊區域種植了各類花木,四季花開不斷,景觀環境全面提升。
隨處可見的口袋公園和健身場所,是村民飯后娛樂、親子活動和聚會的好去處,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為這座小村莊增添的幸福要素。
“非常感謝村委干部帶領我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現在村里面干凈又衛生,整個環境都變好了,感覺很舒暢。有空我們都會出去散步、運動一下,真的很開心。”村民黃阿姨笑盈盈地說。
據徐惠虹介紹,接下來,錦山村還要進一步做好硬件設施提升工作,如巷道硬底化、魚塘加裝護欄等。緊緊圍繞創建典型村目標,在人居環境、鄉村風貌等方面持續發力,吸引更多優質產業落戶,借助典型村創建的東風,讓錦山村真正村如其名,風貌披“錦”,絢麗綻放。
來源:花都區融媒體中心
圖文:馮理聰 武楠
編輯:花三文
“花都融媒視頻號”內容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