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s是基于抗體的雙特異性療法,它可以直接靶向T細胞上的TCR/CD3復合物,同時另一部分可以特意靶向腫瘤細胞上的腫瘤相關抗原(TAA)。
這種結合可以激活T細胞,誘導穿孔素和顆粒酶的釋放,從而精準的消滅腫瘤細胞。
然而,實體瘤給藥不便、耐藥性和療效有限等挑戰促使科學家努力改進BiTE設計和開發多功能T細胞結合抗體。
part1
「衰期延長BiTE」
傳統BiTE分子由兩個scFV結構串聯而成,由于分子量比較小,所以在體內的代謝消除非??欤?/p>
通過增加Fc結構域或者增加HSA可顯著延長藥物的血清半衰期,降低給藥頻率并提高患者的便利性。
采用這種設計的案例如安進的AMG 673和AMG 701。臨床試驗表明,這些候選藥物可以在減少持續輸注的同時,保持有效的抗腫瘤活性。
part2
「和免疫檢查點結合的TCE」
將TCE與免疫檢查點阻斷相結合,可以實現增強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活性。
通過靶向腫瘤相關抗原,同時抑制 PD-1/PD-L1 或 CTLA-4 等檢查點,可以克服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抑制,恢復T細胞活化 ,減少脫靶效應,增強T細胞活化,增加IFN-γ的產生,并誘導腫瘤細胞裂解。
理論上,與傳統的TCE相比,這類設計具有更好的抗腫瘤功效。一方面,可以阻斷T細胞抑制,起到PD-1抑制劑的作用。
另一方面,利用TCE的作用,強行消滅腫瘤細胞;如果兩者連在一起,那就形成了1+1>2的酷炫設計!
不過脫靶效應、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和優化檢查點阻斷等仍然給要無敵開發帶來巨大挑戰。
part3
「同時靶向多個T細胞靶點的TCE」
T細胞上的分子千千萬,干嘛只選CD3!
所以,可以多搞幾個靶點,比如同時靶向4-1BB (CD137)、OX40 (CD134)或CD28等合共刺激分子。
這種多靶點靶向T細胞的TCE,提高了T細胞的活化、增殖和存活,放大了抗腫瘤反應并克服了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抑制。
part4
「分泌型的TCE」
把TCE作為一種分泌蛋白,同時使用表達TCE的基因改造T細胞、溶瘤病毒或者細菌,這是一個非常好玩兒的TCE藥物開發腦洞!
part5
「多價或者多表位TCE」
多價TCE可以同時靶向多種腫瘤相關抗原(TAA)。
與靶向單個TAATCE不同,多價TCE整合了額外的靶點。使得TCE抓取腫瘤細胞的能力更強,解決腫瘤細胞的抗原異質性并減少免疫逃逸。
part6
「新型TCE的研發趨勢」
在一項對TCE研究趨勢的統計研究中,發現搜集到的研究文獻,其中BITE以76.6%的占主導地位,其次是CAR-T Endagers,為8.5%。其他新型類型占15%。
CD3是最常見的靶向T細胞的分子(12.8%),剩下的是其他新興靶標,如CD19(4.3%),表明TCE研究中策略的多樣性。
TCE已在實體瘤(10.6%),急性髓粒白血?。ˋML,8.5%)和其他疾病中進行了研究,這也突出了TCE平臺的廣泛治療潛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