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蒂耶納·博諾·德·孔狄亞克(1714-1780年),法國啟蒙哲學家,主張知識源于感覺轉化,代表作《論人類知識的起源》、《感覺論》。
1.所有知識都始于感覺,且只能通過感覺獲得。
2.若將人的心靈比作最初無感知的雕像,觸覺會為其刻上第一道痕跡。
3.分析復雜觀念時,必須追溯其組成的簡單感覺元素。
4.記憶是弱化的感覺,而判斷是對感覺關系的認知。
5.抽象能力并非先天存在,而是通過反復感知訓練形成。
6.語言符號的本質是將感覺經驗轉化為可傳遞的思維工具。
7.數學的精確性源于人類對數量關系的經驗抽象。
8.所謂必然真理,不過是重復經驗形成的心理慣性。
9.物質實體的概念,只是各種感官屬性的集合名稱。
10.因果律是經驗觀察的產物,而非事物固有屬性。
11.時間觀念的建立,依賴于意識對感覺連續性的記錄。
12.空間感知始于身體與外物的接觸,最終擴展為幾何概念。
13.教育應遵循感官認知規律:從具體經驗到普遍原理。
14.哲學的使命是成為“觀察感覺的科學”。
15.懷疑論者否定感覺可靠性時,卻正在使用感覺本身。
16.科學實驗的價值在于驗證感覺間的恒定關系。
17.趨樂避苦是人類行為的根本動力與價值尺度。
18.自由選擇的能力,建立在對不同感覺經驗的比較之上。
19.天賦觀念論者將思維成果誤認為思維前提。
20.錯誤產生于感覺材料的錯誤聯結,而非感覺本身。
21.動物的局限在于無法將感覺升華為符號系統。
22.美感的本質是感官體驗的和諧比例關系。
23.邏輯規則是思維經驗的總結,而非先天框架。
24.知識的邊界由感官能力劃定,越界即陷入虛妄。
25.哲學革命應當效仿自然科學,以可驗證的觀察為基礎。
26.真理的標準在于能否指導新的感知實踐。
27.每個觀念都必須接受“感覺溯源”的檢驗。
28.比較與聯結是思維活動最基本的兩大操作。
29.所謂“自我意識”,實為感覺累積形成的統一體。
30.將復雜問題分解為可感知的簡單要素,是哲學研究的根本方法。
══════════
我是“或有所得”,感謝【關注】和【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